通信历史连载587-中国移动之研发机构-2001年成立的移动研究院

我是通信人时游 2024-05-13 21:16:50
通信历史连载587-中国移动之研发机构-2001年成立的移动研究院

中国移动研发中心的故事:

2001年8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中国移动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包含网络技术、产品开发、战略研究和试验测试等专业方向。2022年5月:完成神州行用户使用梦网短信业务的技术方案,并在现网开通,结束了神州行用户无法使用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历史。2002年6月:喻明任研发中心主任。2002年 8月29日:提出第一个专利申请《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短消息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的方法》(梦网CMPP协议),实现中国移动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2002年11月:3GPP通过中国移动提交的“彩信”和“WLAN”文稿,这是中国移动提交的文稿首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上获得通过。2002年12月:周建明任研发中心主任。2002年12月:正式启动终端研究,完成中国移动系列手机规范和双模网卡规范制定。完成第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随e行客户端软件开发》。2003年7月:启动中国移动3G实验室试验。完成公司第一部技术发展路标。2004年6月,研发中心王晓云副主任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奖。2005年3月19日:黄宇红(2022年担任研究院院长)当选3GPP SA工作组副主席,实现中国公司代表进入3GPP管理高层零的突破。

2005年:研究院全年的成果:

承担各类软课题和测试项目385项,申报专利92项。在ITU、3GPP、OMA等组织共提交文稿472篇,主导多媒体组播多播技术、彩铃、网络长期演进、多媒体业务的质量体系等重要领域。

中国移动研究院成立的故事:

2005年9月6日:中国移动研发中心更名为中国移动研究院。

周建明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王晓云、杨志强任研究院副院长。

2006年7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注册成立。2006年9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完成了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工作。新机构包括两个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处、科研管理处;9个专业所:无线通信研究所、IP通信研究所、核心网研究所、业务支撑研究所、终端技术研究所、个人业务研究所、集团业务研究所、产品与市场研究所以及测试技术研究所。2006年10月:中国移动研究院正式独立运作,实现财务、人事的独立管理。

黄晓庆进入研究院和管理风格的故事:

1982年:作为“全武汉第一个留美的自费留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黄晓庆孤身奔赴美国,成为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第一个中国大陆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后成为UT斯达康的联合创始人。

2006年6月: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找到UT斯达康执行副总裁兼CTO黄晓庆,说:我们中国移动过去都是学习世界先进水平,哪做的好,我们就学什么,但是一不小心我们就变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了。那现在别人要学我们了。你能不能回国,为中国移动建一个贝尔实验室,让我们中国移动也成为一个国际上技术先进、能够创新的一个组织。2006年12月31日:黄晓庆正式离开UT斯达康。2007年1月5日:黄晓庆回国加入中国移动研究院,担任第二任院长。被业界誉为中国移动新人才战略的示范工程。

黄晓庆的三把火:①让大家用英文写Email。“在工作范围内,第一语言是英文;如果邮件不以英文表述者,一概不给予回复。”②建立学习的氛围。③要求员工学习管理。黄晓庆不接受黄院长或者黄总的称呼,从多年的朋友到中移动研究院的一般员工,所有人都叫他-Bill。诸多中移动研究院员工在谈及黄晓庆时,都表示他带来了研究院难得的宽松研究环境,一个明证就是在以KPI为指导的中国移动,旗下的研究院却不承担任何KPI指标。研究院的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黄晓庆畅谈想法,无论是在办公室、会议室还是走廊偶遇,以至于黄晓庆的助理多次抱怨他的时间无法掌握。黄晓庆谈及人才选拔标准时表示,“研究院是高学历人才最集中的部门,我们招聘的起点,必须是211重点高校的前10%的学生;而就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还是从200人中选一人的。”,“进中国移动研究院,作为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可以说在中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黄晓庆把贝尔实验室精神带入研究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8年的时间,黄晓庆推动了3G向4G的发展,主持了OPhone、大云、C-RAN,MAT,安全车联网等重大项目,推动了TD-LTE的加速商用;他提出管理、技术人员“双轨”上升通道,发起引进、培养了数千人才。2015年3月:黄晓庆辞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创立机器人公司-达闼科技。

2007年:研究院建立首个海外分支机构-美国研究所。

2007年:研究院召开第一届党员大会,成立研究院党委。

2007年6月29日:研究院全体员工大会。黄晓庆院长宣布研究院新的组织架构及相应岗位的经理聘任情况,阐述《中国移动研究院商业计划》。

2007年8月:iPhone推出不到10天,研究院即成立了iPhone研究项目小组,产业与市场研究所联合终端技术研究所在4天内完成《iPhone情况介绍、市场影响及中国移动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2007年11月9日:研究院所有部所的项目全部上线并开始运行。

2008年:以研究院为主体成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承担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09年初:中国移动在美国硅谷苗必达市举行的首家研究所成立的剪彩仪式。中间的院长黄晓庆表示:选择在硅谷设立研究基地,主要是因为“创新”理念是硅谷的生存之道,而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也将脱离不了“创新”的理念。

2009年1月22日:中国移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研究院揭牌。

2009年5月: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

研究院有大约500名研究人员,平均年龄仅29岁,他们中大多毕业于包括海外在内的著名的高等院校,其中9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40%是博士生。“创新”将是中国未来的国策。研究院更是应该起到先锋的表率作用。

2010年6月:研究院提出的“家庭网关设备”发明专利申请获得韩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成为中国移动第一件海外授权专利。

2010年:研究院发布云计算产品“大云”1.0。

2012年:研究院正式启动了5G研发。

2012年12月:《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9月:冯俊兰博士加入中国移动研究院,创建并带领中国移动人工智能团队-“九天”团队。

2014年:研究院获中国专利金奖-通信运营商获得的唯一专利金奖。第1000件国内专利授权挂牌。

2014年:研究院启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

2015年3月:副院长王晓云接替离职的黄晓庆,担任第三任院长。

2016年:研究院正式启动了6G研究。

2016年:研究院成立了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

2016年:下一代互联网标准项目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中国标准化领域最高奖励。2016年12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7年5月:王晓云调任集团技术部总经理,中移设计院院长张同须担任第四任院长。

2017年12月: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成绩:

通过6个测试认证实验室、6个基础研究实验室、5个开放实验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员工超过900人,硕士及以上占比90%,平均年龄只有33岁。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近30人、国际标准化组织领导人30余人,累计向中国移动集团内部输送各类人才达到了200余人。专利国内授权2007件,国际205件,软件著作权152件、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35项、12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等。

2018年: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成立,与移动研究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019年:正式对外发布“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历时6年研发而成。

2019年:研究院发布“科创之上 智信合一”的文化体系。

2019年8月:雄安产业研究院从中国移动研究院剥离。

2019年11月:研究院网络所所长段晓东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研究院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的揭榜单位。

2021年11月: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总经理冯俊兰博士当选2022 IEEE Fellow。

与4个高校及研究院所合作的故事:

2020年11月:成立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

2020年5月:成立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布局未来移动通信、5G+、用户市场、网络安全。

2021年6月:成立东南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科研布局:移动通信、网络空间安全与区块链、云能力、大数据、物联网、教育医疗。

2023年2月:中科院计算所-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中国移动面向算力网络领域成立的第一个产研合作载体,打造1个国家级算力网络科学装置,联合攻关智算芯合、RISC-V、算网一体和低熵高通量等方向。

3个创新院的故事:

2020年11月:成立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

2021年1月:成立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

2021年2月:成立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

2021年5月24日:研究院成立了“未来研究院”,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基础核心理论与原创技术研究者”“关键领域前瞻性研究引领者”和“未来研究领域重要资源聚合者”。

2021年:研究院的成果

2021年12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地研究院。

2020年-2021年:研究院的成绩。

2022年5月:副院长黄宇红接替张同须,担任第五任院长。

2022年:近1700人员的研究院的成绩

2023年3月28日:以中国移动研究院为主体的中移智库揭牌。

未来,“中移智库”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决策。积极参与咨政活动,立足企业实践,在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频率策略等方面,提供前瞻性、针对性的决策建议。洞察经济社会技术趋势。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携手打造智库合作生态。

2023年:研究院的成绩:

2024年1月: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官网

2024年1月:天眼查信息。研究院现有员工1825名。

0 阅读:28

我是通信人时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