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一个下午,在一次听取工作汇报后,谈话间隙,毛泽东主动提及了各大军区司令员久未调动的问题。
“当前可谓内忧外患,外有苏联虎视眈眈,内有军事掣肘,”随即他看向了坐在身旁的邓小平,“此事你认为该如何处理啊?”
邓小平并没有立即开口回答主席的提问,低头沉吟了片刻,把自己的茶杯和主席的茶杯调换了位置。毛泽东看了,会心一笑,“英雄所见略同啊。”
毛泽东一向对军事抓得很紧,司令员长居军区多年,不利于保持军队的创新性。深思熟虑后,毛泽东做出了调动各大军区司令员的决定。
这可是件大事,如何做到使军队和人民信服,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于是毛泽东便先与周恩来等同志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同志们的支持。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牵头召开了一场政治局会议。
会议刚开始,毛泽东就欲扬先抑,故作批评政治局和军委。他皱眉说道;“政治局议政,军委议军,还要议政。现在政治局和军委都不讲自己的,我一点办法没有。还不是开政治局会,跟你们说大话。”
全场听了都大气不敢出。
毛泽东见状,将自己想法和盘托出。他说:“我主张找各大军区的司令员来开会,谈什么?就谈军事,谈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问题,我想了好几年了,大军区司令员该对调了。”
此时,在座的同志也都明白了主席的意图,大家开始思考主席的提议。此时,毛泽东提议道,“来来来,咱们唱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随后他大声开始唱“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众人紧跟着毛主席开始唱起来,悠扬的歌声提醒在场的每一个人“党指挥枪”这条铁令,渐渐把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
唱完歌后,毛泽东接着说道:“为什么我提出这个想法,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我们军队里也是有派系之分的。这样不好,一个人管一个地方,一管就是二十年,人呆久了,就油了!到时候糊弄党,糊弄百姓,军队一出现这种风气,国家损失惨重啊!”
在座的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周恩来总理接着说道:“军队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先前主席也提到了只调换司令员,不调换政委,就是以防政委对司令员言听计从。有些地方政委和司令员关系处不好,影响工作,也得调开。”
“总理会部署随后的事情,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毛泽东说道。他看向众人,指着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对在座同志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新参谋长。这个人吧,不少人怕他,但他办事还是比较果断的。”
毛泽东又转向邓小平,对他说:“你啊,别人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这话看似批评,实际上是赞许。
12月20日,中央召集八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开会,毛泽东接见了全体高级将领。
毛泽东拍拍坐在左边的朱德的肩膀,感慨道:“朱司令是好司令啊,是我们的红司令。”
毛泽东一一同各位司令和政委握手,当握到田维新少将的手时,毛泽东突然问:“维新同志,你是哪儿人?”
时任解放军政治部副主任的田维新回答道:“我是山东东阿人。”
“曹植埋在什么地方啊?”毛泽东将握着的手松开,又问道。
“鱼山。”田维新回答。
毛泽东又问:“左边有个湖,是什么湖?”
田维新低头想了一下,肯定地说:“离鱼山挺远的,是东平湖。”
“对咯!”毛泽东喜上眉梢,说:“总政治部以后就交你负责了!”
然而田维新却毫不知情,只觉得非常突然,立刻婉拒道:“德生同志调走的话,总政就我一个副主任了。我还是想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请主席再委派新主任吧!”
谁知毛泽东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就是你负责了!”主席十分坚定地说。
田维新又推辞道:“我资历尚浅,经验也不足啊,主席还是派个新主任吧!”
毛泽东不再回答了,转而开始和其他司令员交谈。
随后毛泽东向众人发表讲话,讲着讲着,他问坐在前排的许世友:“之前我要你读《红楼梦》,读了没有?”“读了。”许世友回答得很干脆。
“读了几遍?”“一遍。”
“一遍不够,要读三遍。”毛泽东笑了,并且随口背了《红楼梦》第一章中的一大段文字
“光读《红楼梦》是不够的,你啊,要多学周勃,刘邦手下的名将,有他镇国,功不可没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许世友说。
在座的将领都博学强识,但论引经据典和对历史的信手拈来,实在比不过八十高龄的毛主席,一众司令员和政委都叹服。
12月21日,在毛泽东自己的书房里,毛主席和各位政治局委员、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共四十多人谈心。
主席认真看着每一位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老战友,感慨不已。他说:“我一晚上没睡觉,就想看看同志们。”
在座的各位将领们听到主席这么说,都很动容。主席一直记挂着大伙儿,冬天外面寒风刺骨,书房里每一个人的心头都是暖暖的。
主席询问了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同大家寒暄。大家欢聚一堂,书房响彻欢声笑语。
之后,毛泽东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都是老战友,藏着掖着反而不好。
毛泽东说:“八大军区司令员,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对调一下,你们想想,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油了。其实对调也没什么不好的,到哪里都还是干革命,大伙儿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毛泽东注意到有些同志诧异的反应,怕大家有情绪,接着又补充到:“到了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但是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可以慢慢适应,有困难慢慢解决。”
这时候,毛泽东的目光转向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他问道;“德生,这次把你从北京调到沈阳,你怎么想?”
李德生在八大军区司令员中年纪最小,但地位最高,已经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三年,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司令员中地位举足轻重。毛泽东想首先听听他的看法。
李德生没有丝毫犹豫,非常坚定地回答:“服从中央的决定,对这次对调没有意见。”
毛泽东笑了,满意地点点头,说:“有的人一听到要调动就不高兴,其实谁都不愿意离开老单位。但是军人要时刻记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关键。”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主席再询问其他人员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
毛泽东听到大家的回答,就放心了,对着一众司令员惇惇叮嘱调换军区的注意事项。
毛泽东说:“这次调动要在十天之内完成,每个司令员所带的随行人员不超过十个人。两个军区调动要热热闹闹的,互相欢迎,不要搞得冷冷清清的。”
他拉了李德生和陈锡联的手,亲切地说:“李德生调来沈阳后,陈锡联可以带他到沈阳军区熟悉熟悉,互相当场介绍一下,也好安排后续工作。”
司令员和政委们都在相互热络地聊天,定下具体的日期。
书房会谈的最后,毛泽东引用《红楼梦》的典故,他说:“那这个会就开到这了,明天就‘聋人放爆竹’吧!咱们热热闹闹地对调吧!”
12月22日,毛泽东把各大军区司令员、军兵种主要领导集中开会,正式发布对调军区的命令。
周恩来宣布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具体细节: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同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当时全国共有十一大军区,还有新疆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的三位司令员没有被调动,其余八大军区司令员全被对调。
这次对调乃我军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打破了军队多年的僵局,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灵活性。为以后的军队高级将领交流制度化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多年后邓小平对于八大军区调换的评价是: “主席真厉害啊!非常懂得怎么领导军队,绝对不能容许军队中出现小团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