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阳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洒在一个落拓男人的身上。
他坐在瓷器街的石阶上,旁边放着一个看不出颜色的背包。
有行人经过,也有好奇的目光,却似乎没有人关心他的故事。
这样的一个场景常见于城市中,被人们习惯性忽略。
那天,我也像往常一样匆匆路过,随手丢下一张钞票,就当是顺手为自己的“形象”做个好事。
意外的相遇:调酒师与作家的第一次交锋“小姐!”一个声音猛然响起。
回头一看,是那落拓男人,手里晃着一张100块,追上来对我说:“我可不是要饭的。”当时我生气极了,头一扭便不耐烦地回嘴。
就是这样,我们初次相识。
说起这位男人,他的名字叫周闯,自称是一位作家。
我对作家的认识显然与他大相径庭。
作家应该是满腹诗书而不是满脸尘土。
他却总是一身破旧,像是刚从石桥铺夜市淘来的一样。
我们这样一来一去,倒也算一种特别的开始。
周闯嘴里说着要体验不同城市的生活,可每次见面,他总是懒洋洋地没个精神。
这倒让我怀疑这些“作家们”都是这样生活的吗?
还是他只是个特例?
不寻常的友谊:探索生活中的隐秘轨迹后来我们不知不觉间熟络起来,他偶尔也会到我工作的酒吧混日子,索一杯酒坐下来。
开始觉得这个所谓的作家不过是个蹭酒的流浪汉。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周闯是有他自己的故事的。
他和我一样,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刻的情感。
他说,自己在每个城市流浪,看不同的风景,写不同的故事。
可是,他总说,这一次,他想停下来。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四处漂泊,虽然我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
每当这样时,他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种我未曾在其他人脸上见过的光芒。
有一次,我和他一同去了周边的小镇,他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似乎了如指掌,甚至超过了我这个在此地生长了二十多年的人。
那天结束后,我开始明白这个看似无所事事但却眼神笃定的男人,总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会,虽然和我一直以来认识的“作家”完全不同。
调酒的哲学:艺术与生活的角力作为调酒师,我知道每一份调酒的背后都有它特别的故事,尽管大多数顾客只是来消磨时间或者借酒消愁,浪费了我一杯好酒背后的“艺术”。
开始我对调酒没有太多热情,仅仅因为工作能够糊口而继续,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调酒确实需要一些隐秘的艺术气质。
在得意世界的日子,周闯时常来访,喝喝闷酒,或者是和我聊天。
他总能从千篇一律的工作中找到一些值得解读的东西,比如他听顾客间的细小对话,观察到的细微表情。
这种“作家”的特质似乎给了我一些启发,我开始在调酒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寻找与城市与人的联系。
也许,周闯所说的调酒也是一种艺术,并不是无稽之谈。
追寻自由:周闯的流浪与城市的吸引力周闯说,他喜欢这座城市的冲突和包容,尽管它直接、绝对,也往往是肮脏的,但这座城市给了他创作所需的混沌灵感。
这种矛盾激起于每一个泥泞的街角,每一场夜的狂欢。
有人因为这座城市失去了一切,而有的人,却因为它而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尽管我一直生活在这里,对城市的爱恨情仇也有自己的感悟,但听周闯这么说,我发现可能是因为习惯,一些事情我早已选择忽略甚至遗忘。
最终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故事,调酒的我和流浪的他,发现了其中触碰到的共同点。
也许,生活中的微妙失衡,不仅仅是意外,而是另一个生命轨迹的开始。
几次谈话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以往觉得平淡无奇的东西似乎有了另外的光彩,而周闯的离去让我更加坚信通过调酒,去探寻生命的可能性,不是“吃饭”那么简单。
结尾:新的起点与不一样的旅程旅途结束时,我意识到自己似乎走出了一段胡同,迎来了一片新的平原。
生活的天平,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微妙地倾斜,而找准生命的节点成为关键。
周闯或许已经回到了他的生活,而城市依旧有他的印记。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明白在微妙的失衡中重新寻找新的平衡,不断探索,能够看到的世界会变得不同。
就如同我在调酒时总能发现新的搭配一样,生活的冲击会带来不一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