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功绩差距太远。
一
唐朝可以说是李世民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从晋阳撺掇着李渊起兵,到入主关中,再到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统一北方,最后削平南方割据政权,李世民可谓居功至伟。
唐朝一开始在山西晋阳,实力很弱,李渊都没胆量起兵。李世民这个猛人极力造反,并且独具慧眼的先占据关中平原,以此作为大唐的基地,开始东征西讨。
这么说来,李世民算是白手起家。
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继承了后周的全部政治遗产。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世宗柴荣的臣子,柴荣驾崩后,赵匡胤欺负柴荣的孤儿寡母,直接夺了后周的江山。
当时后周在郭威柴荣两代明君的经营下,已经统一了中原地区,柴荣野心勃勃的准备南征北伐,再次实现华夏一统。
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被手下赵匡胤捡了个大漏,柴荣辛苦一辈子,结果却为他人作嫁衣裳。
赵匡胤在后周的基础上平定了南方几个割据政权,建立了宋朝,但北方仍有北汉割据政权,还有契丹这个异族对中原虎视眈眈。
李世民和赵匡胤在开基立业上就有着巨大的差距,一个白手起家,一个白抢人家,江湖地位自然不一样。
赵香孩儿见了李二凤,李二凤都不一定正眼瞧他,欺负孤儿寡母的篡位之君有什么可显摆的。
二
历代王朝对大一统都有着特殊的执念,这个大一统代表着承继天命、君临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四海之内只有一个合法的皇帝,其他小国都是臣属国。
因为有这个信念,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四处征讨,把秦汉的固有之地统统打了下来,这还不算,他还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小国,他对外开疆拓土,为大唐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
李世民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让吐蕃前来和亲称臣。
李世民时代,四夷宾服,唐朝疆域广阔,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李世民还被尊称为天可汗。
唐朝也因此被称为盛唐,和强汉一样,是当时最令人敬仰的帝国。
而宋朝就完全不一样了。
实际上讲,宋朝是个偏安政权,它并没有实现大一统。
赵匡胤在平定南方割据政权后就暴薨,他的死因成谜,有的说是被赵光义弑杀,有的说是得了急症而亡,不管怎样,他没有完成大一统。
宋朝北方仍旧有北汉割据政权,契丹建立的辽国也像一片阴云一样压在宋朝的头顶,燕云十六州仍旧为契丹所据。
此时在华夏大地上有两个帝国,两个皇帝,这两个皇帝还平起平坐。
这在秦汉唐元明清时代是未曾有过的事情,只有宋朝是个例外。
大一统在宋朝这里成了奢望。
周边异族才是检验一个帝王能力的试金石。
李世民强大到让突厥可汗跳舞,赵匡胤能让契丹皇帝为他跳舞吗?
三
除了军事能力超群,李世民还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宋太祖在位期间开创了建隆之治,但这个治世含金量和贞观之治相去甚远。
不管是读史还是不读史,大家都知道贞观之治,但很少有人听说建隆之治。
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赵匡胤距离李世民有很大差距。
李世民即位后,大赏功臣,跟着他起家的功臣皆封侯拜相,李世民还把其中最突出的二十四位功臣绘制画像珍藏于凌烟阁以资纪念。
李世民一朝的功臣,除了侯君集造反被杀外,其余功臣均善终。
李世民的实力,可以驾驭任何功臣,他并不怕功臣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在李世民看来,功臣再厉害也只是他的部将,没有人能威胁他的地位。
这就是旷世明君的底气。
反观赵匡胤,就没这种底气。
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削除这些将领的兵权,他没有把握能够驾驭这些骄悍的部将。
今天能黄袍加身给他,后天就说不定黄袍加身给别人,所以赵匡胤急不可耐的夺取兵权。
赵匡胤还算是个厚道人,不像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他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花钱赎买部下的兵权,让军权平稳过渡。
赵匡胤为了防止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大力任用文官,为宋朝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调。
同时也断绝了宋朝收回燕云十六州、使华夏重归一统的可能。
总之,赵匡胤文治武功均逊于李世民,不配和李世民并列。
伟人之所以在《沁园春·雪》这首诗中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并列,一是为了押韵,二是遵循历史顺序,正常的应该是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宋太祖还不够级别跟上述几位一桌吃饭。
你喝假酒了吧,这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