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二战时的两大阵营在立场上有正恶之分,但这场灾难仍然脱不掉列强重新洗牌、瓜分世界的本质。世界大战是大国间较量的舞台,这场战争固然残酷,却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为特殊且浓墨重彩的一笔。实际上,当我们为美国、苏联、德国、英国等大国的表现而津津乐道时,另外当时的强国却因各种原因被忽视了。下面我们不妨来盘点几个比较“低调”的二战强国。
捷克斯洛伐克单从地盘来看,捷克斯洛伐克跟“大国”这个概念沾不上边,但正所谓“短小精悍”,捷克斯洛伐克在当时可是相当强悍的。作为曾经的“欧洲五强”之一奥匈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捷克斯洛伐克被视为这个传统强国的“心脏”。捷克斯洛伐克拥有极其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工业门类健全且高度发达。进入20世纪30年代,该国在机械制造、军工、造船和动力设备等领域都领先世界,著名的斯柯达兵工厂在当时仅次于德国克虏伯公司,是欧洲第二大军工企业。除此之外,该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动员兵力,一旦全面动员,这个“欧洲兵工厂”的实力不容小觑。
表面上看,捷克斯洛伐克被夹在强大的德国和野心勃勃的波兰之间,不远处又有虎视眈眈的苏联,处境可谓是相当艰险。然而事实正好相反,1938年9月,希特勒已经吃准了英法两国的软弱,比起这两个所谓的“欧洲霸主”,他更担心吞并苏台德地区时遭受捷克斯洛伐克的抵抗。可以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捷克斯洛伐克握着德国和历史的命门。遗憾的是,英法为了避免惹祸上身,活活地将捷国当成炮灰,这也导致捷国自废武功,在二战中默默无闻。事后,纳粹高层不得不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稍稍做点挣扎,德国的企图也极有可能要破产。
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海洋霸主经过几个世纪的衰落,到了二战那会儿,西班牙已经算不上世界顶级强国了。有一种说法认为,若单以军事实力做参考:二战爆发前,捷克斯洛伐克能排世界第七,西班牙尚能排在世界第九,(彼时的美国军队规模很小,未扩军时仅排世界第17位左右)虽说无法同苏德这样的大国相提并论,但其国力也足以对战争局势造成一定的影响。
西班牙的情况又比较特殊,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西班牙内战爆发,世界大国纷纷插手,由美国、苏联支持的左翼联盟同德国、意大利扶持的右翼集团展开激战,最终,在希特勒的鼎力帮助下,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最终推翻西班牙民主共和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就当全世界都认为西班牙铁定要加入轴心国集团时,该国的表现却令人意外:二战爆发后,西班牙并没有着急对谁宣战。佛朗哥为人十分狡猾,他大概是吃准德国输面比赢面大,好不容易坐稳政权,担心战后会遭到清算,因此有意同轴心国集团保持距离。无论是德国要求西班牙出兵还是德军要借道南下,佛朗哥都没答应。
不过,吃了人家的好处又完全不做表示,这样恐怕太说不过去了。1941年6月底,西班牙政府号召“志愿者”组建了第250步兵师,该师约1.8万人,均由西班牙军现役军人、长枪党成员或是狂热的纳粹分子组成,中尉以上军衔的军官大多是经受严格训练的职业军人。这支部队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蓝色师”,这点兵力对苏德战场的规模来讲简直是杯水车薪,但其展现出的战斗力却令人叹服。列宁格勒战役末期,即便是德军精锐都被苏军打得溃退时,蓝色师甚至还能对苏军发起冲击,西班牙军队的作战能力可见一斑。
庆幸的是,西班牙也仅仅是“支援”了这一个师而已,若是举国参战,历史恐怕又是另一种结果。即便如此,德国人对“蓝色师”仍感激不已。希特勒曾在1941年承诺:凡是为纳粹征战的外籍人士均被视为德国公民,享受德国军人养老福利。为此,德国政府每年都给蓝色师的退伍军人一大笔补贴,这笔钱一直给了半个多世纪;而德国却一直替这些人保密身份,至今也没有透露半点相关消息。
加拿大前面讲到的两个强国,一个是没有机会施展,另一个是主动逃避战争,接下来要讲到的加拿大则是完全被遮掩了光芒。加拿大在历史上的戏份一直都不算重,属于那种给人印象比较“温和”的国家。实际上,二战时的加拿大实力强悍,虽然没有十分确凿的统计,但有一种说法认为,二战末期那会儿,加拿大海军已然跃居世界第三。
作为英联邦核心成员,加拿大在二战中一直被誉为“英联邦军火库”,其军队作战能力、军工生产能力都是世界一流的。同当时的世界第六强国意大利作对比,我们以数据做论证:二战时意大利装甲车共生产约1.7万辆,而加拿大生产的“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就接近3万辆;意大利共生产飞机1.34万架,而加拿大飞机的年产量就达到了4000架。除此之外,意大利在整个二战中生产的各式火炮总数还赶不上加拿大生产的37mm以上的火炮,可见后者的军工生产能力之强。
整个二战期间,加拿大动员军队超过100万,其中仅空军就多达20万。加拿大军队同美英等盟军并肩作战,展现出极高的战斗素养与极强的战斗力。同时,加拿大为盟军输送了大量的珍贵原材料,其中镍占到了盟军总量的94%,另有75%的石棉、35%的铝和10%的铜,是盟军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