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想妥协,长大后还是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王思站 2019-10-07 20:29:21

小时候不想妥协,长大后还是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看《狗十三》所感

我是一位总爱回想过去,忘不了童年的人,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很多记忆犹新,又有很多事情已忘得一干二净。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考试,被父母打骂的情形,到目前还难以忘却,从哪以后心里对上学就产生了阴影,喜欢上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唱歌。不知是家里穷还是怕影响自己上学,几乎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我家都没有。因此,我天天跑东家、串西家,去看电视。因此还挨了很多打。

看过《狗十三》后,从影片中找到了很多相似的过往,《狗十三》让我对成人的世界感到了厌恶,觉得太恶心、太假惺惺。童年与青春期这个阶段是最值得回味和纪念的时期,是天马行空做美梦的时期,但有些孩子却让人从梦中叫醒,过早被成人剥夺了充满幻想的权利。

成人世界美其名曰:‘成长’。他们却不知孩子却因此付出多大代价。

成人的世界里,容不下对他们权威的践踏,强制要求孩子懂事,做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为自己争取虚伪的面子。其实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学校和家长的淫威下,慢慢改变自己,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这就是长大。一切好像都是顺其自然的发生,那天到来后,看到讨厌的自己,已为时已晚。

多数孩子长大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拔苗助长的过程,身边的亲人长辈会以一种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有些近乎粗暴的方式向我们提出要求,非常迫切的希望把我们捏成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打造成社会生存法则的形状,其中一些随性、乐观、抱有希望与父辈强权做斗争的孩子最终也是苟延残喘,像是《狗十三》中的李玩。

电影以李玩的自述开场:“你知道人总是这样的,在炎热夏天的时候很难体验到冬天有多冷,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又忘记了夏天是多么的热,如果平行宇宙存在的话,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十三岁的李玩因为父母离婚,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块,爸爸再婚与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但一直瞒着她,希望找机会再告诉她。

李玩的爸爸是位父权观念很强的人,天天口口声声说为人父母,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可实际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李玩喜欢理科,热爱物理。但他为了提高李玩的成绩,不偏科,硬是在威逼利诱下压迫女儿把物理兴趣小组改成英语兴趣小组。做过后觉得有些对李玩愧疚,于是买了只小狗送到奶奶家,作为弥补。

起先,李玩由于跟父亲之间的矛盾,对小狗也很讨厌,可能冥冥中小狗跟李玩有缘,小狗谁也不靠近就只去找李玩,李玩把小狗放在纸箱里,小狗却一直挣扎哀嚎,最终李玩与小狗妥协,把小狗抱在了床上,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叫“爱因斯坦”,自从跟爱因斯坦相处后,李玩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找到了感情寄托,她给小狗做好吃的狗粮,自己也和狗吃的一样,并乐在其中。

李玩的堂姐李堂是那种情窦初开又学习好的女孩子,跟校草谈恋爱,但又不耽误学习。一天爸爸让李堂帮助李玩补习英语,晚上的时候由于两人玩的比较疯,很晚才回了家,发现后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在家里。找爱因斯坦发现不见了,原来爷爷带着小狗出去买菜的时候,小狗不见了。那一晚李玩像疯的一样,找遍了大街小巷,敲了许多家的门,最终还是没有爱因斯坦的下落。李堂领着爷爷找到她,希望她能够回家,她却不顾一切的推开姐姐,甩开爷爷,不幸爷爷因此崴了脚,接着去找丢失的爱因斯坦。回到家后,紧闭房门,留着眼泪,把音乐开到最大,在窗子上写满了爱因斯坦的名字。心中藏着很多抱怨和委屈而又无处去说。

李玩的后妈想出了一个办法,买了一条跟爱因斯坦相差无几的小狗想以假乱真,最后还是没有瞒过李玩。她对那只狗不理不睬,还是沉浸在失去爱因斯坦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她找到了李堂的男朋友高放一起喝酒喝到深夜,奶奶出门去找她还因此迷了路。事情被爸爸知道后,再也无法忍受她的任性,狠狠地训斥了李玩,还出手打了她,也因此伤到了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让她心里蒙上了阴影。

这个难以入睡的夜晚,她感觉到了父权的底线,她也认识到她不再拥有无理取闹的特权,她从内心中感觉到要学会冷静和跟大人妥协,要成为成人眼中的乖孩子,做事情一定要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公主脾气收敛起来。

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教室里无缘无故的出现了一只蝙蝠,到处乱撞想要逃出去,它闯入到了一个未知世界,在人类的驱赶和起哄中它显得更加恐惧,它越来越害怕了,最终越飞越低,最后体力不支,死在了英语老师挥舞的书本下。除了李玩外,没有任何人觉得英语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她直愣愣的站着发呆,看这教室里面的跳梁小丑,哈哈大笑,却无动于衷。她开始同情那只小狗和死去的蝙蝠,它们是那么弱小与自己又是那么如此相似。回家后她接纳了假的“爱因斯坦”。

她慢慢接纳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她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顺从,她的感受家里大人都是忽略的,父母都是在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在全家老少给弟弟庆生的时候,她退在一个角落里,堂姐把与她牵手去安慰她,她却一把甩开,她随着整个环境和氛围的变化,慢慢变得坚强,不希望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长大的伤害总是不期而遇,不久后,李玩又一次失去了假的‘爱因斯坦’。因为它伤到了弟弟召召,被继母要求送到狗肉店,那天她找了所有的狗肉店询问情况,也无事于补。回家的途中,在楼梯口看到了一位肥胖的男人,被担架上捆着,噘着嘴,发出鸟的叫声。她才发现原来每天晚上楼上的鸟叫声并不是养的鸟,而是这个男人发出的声音。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稀奇古怪的人,只会不能融入到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是没有长大的大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练习鸟叫,也许是他唯一能彰显自己存在的方式。

父亲口口声声答应李玩带她去看天文展,但一直拖到展览的最后一天,爸爸又要陪老领导张哥吃饭,还要拉着女儿陪同,在饭桌上父亲刻意忽略答应女儿看展的约定。还要求李玩陪张哥喝一杯。张哥问李玩平常看些什么书,李玩说:《时间简史》,张哥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却说,这些说都是娃娃们看的,上不了大雅之堂。桌上的所有成年人对李玩投去了蔑视的眼光。桌上的成年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都有一套不可撼动的强大价值观,任何所有的观点与之背道而驰,他们都认为是邪门歪道,都嗤之以鼻。

李玩不断受到亲人和周边成年人的限制,她慢慢变乖了,放弃了属于青春年少的那一套单纯和简单,她知道对抗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开始有了心机,计较起成本。她慢慢成为父亲眼中的好孩子,得知他参加物理竞赛获得全省第一时,所有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他也露出了笑脸,爸爸宴请所有宾朋为她庆祝,期间服务员端给了她一盘狗肉,在家人异样的目光下,她拿起筷子,一口吞下了一块香喷喷的狗肉。此时的她变得圆滑,开始去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她开始学会了做一位不动声色的成年人,她跟堂姐在路上偶遇真的“爱因斯坦”,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堂姐说:“你怎么不去跟爱因斯坦相认。”她说:“我生怕它认出了我,向我迎面扑来。”在滑冰场,看着生活在蜜罐里的昭昭,练习滑冰不断地摔倒,她冷漠地看着,一点也不关心。她想起了对高放说的那句话:“这样的事,以后还很多。”就这样纯洁的心灵与世俗的世界与之碰撞,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电影的最后,父亲打电话感谢前妻为自己生了个好女儿,当李玩问他:“爸爸,你是怎么跟妈妈走在一块的,又是为什么分离的时候时,他什么话也没说,嚎嚎大哭。在沉闷的车厢中响起了那首久违的《再回首》。随着低沉的抽泣着对李玩说:“爸爸对不住你,我不是一位好父亲。”

所有的一切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多数的原生家庭似乎都不完美。

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学习吃、喝、拉、撒、行走。慢慢大了要读书学习,成人后要学习适应社会,普世价值。我们一直都在规划、学习、寻找。几经磨难,发现我们越走越远,再想回到原点,遗忘了太多,丢失了太多,再也回不去了。可能到死的那天都没有找到来世上一遭的目的是什么。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