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的一天,蒋介石紧急召唤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
当时的毛人凤,正在上海忙碌撤离之事。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他不敢耽搁,急忙赶往奉化。
一进办公室里,蒋介石就将一份名单递给了毛人凤。
这份名单上赫然列着84个名字,其中包括了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如李宗仁、龙云、白崇禧、黄绍等。
这是蒋介石命令毛人凤暗杀的人员名单。
从头到尾审视了一番后,蒋介石又提笔写了三个名字。
毛人凤一看,顿时神色紧张。
犹豫了一番后,他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三个人,也要添上?”
蒋介石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没想到你毛人凤还有菩萨心肠。”
蒋介石显然是对毛人凤的疑问感到不满。
毛人凤也不敢再问,只得连连点头应下,接受了这项重要任务。
然而回去之后,毛人凤便寝食难安,焦虑不已。
从军统到保密局,毛人凤这“笑面虎”的手里血债累累。
不过是再多几条人命罢了,他并不在乎。
毛人凤只是,蒋介石最后添上去的那三个人,要么位高权重,要么影响力巨大。
如今的时局下,想要暗杀哪一个都不容易。
其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宋庆龄。
宋庆龄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本身就在国内外有着极高的威望,甚至被尊为“国母”。
再加上她背后还有宋家,势力、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
毛人凤深知,要对宋庆龄下手,就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宋庆龄一旦暴露,作为刽子手的他,身败名裂都是万幸,大概率连身家性命也要搭进去。
而且,蒋介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动了要杀宋庆龄的念头了。
昔日,戴笠受蒋介石之托,曾精心策划了针对宋庆龄的暗杀行动,制定了三套方案:
其一,设法渗透宋庆龄身边,收买其亲信,以便在适当时机下手;
其二,运用“美男计”,收买宋庆龄极为信赖的贴身保姆李姐;
其三,找一辆最坚固的德国汽车,在法租界内制造车祸。
然而,这三套方案最终均告失败。
现如今,这棘手之事又落在了自己头上,毛人凤为此烦恼不已。
一夜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仍然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时,族侄毛森献上一策:
上海局势已经岌岌可危,解放军正从三面步步紧逼。
宋庆龄虽居于法租界,这一相对安全的避风港,但随着法国人撤走侨民及洋巡捕,法租界的实际控制权已落入国民党之手。
因此,要先加强对宋庆龄的监控,不让她有任何逃脱的机会。
与此同时,暗中筹备,静待时机。
待解放军逼近上海,国军撤离之际,便趁机下手。
制造出宋庆龄不幸遇难于战乱的假象,这样便可栽赃到共军头上。
毛人凤深以为然,开始着手准备。
5月26日,解放军已经进入上海市区了。
毛人凤立刻请示蒋介石,询问是否要动手。
可得到的指令却出乎意料。
蒋介石下令暂时停止行动,待命观察。
宋庆龄的名字是蒋介石亲笔写上去的,暗杀计划在此前也经过了他的同意。
如今又为何突然叫停?
实际上,要杀宋庆龄,蒋介石也面对着不小的压力。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就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
蒋介石重返上海后,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与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孙科摒弃前嫌,再度合作。
一天晚上,蒋介石接到了孙科从广州打来的紧急电话。
孙科在电话中提及,关于宋庆龄的去向,外界传言纷纷。
更有传闻指出,毛人凤的保密局要对她下手。
蒋介石听后,连忙否认。
同时,他恳请孙科尽力劝说宋庆龄,期望她能顾及亲情和党国大局,尽快离开上海。
然而,孙科深思熟虑后却认为,宋庆龄想要待在哪里都无所谓。
上海是她出生的地方,也是国父革命事业的起点。
她想要留在上海,也无可厚非。
何况她在上海多年,生活相对平静,没参与过太多活动。
至于她与共产党有所接触,最多也就是对国民党的政策发表些批评之类的,掀不起太大波澜。
再者,鉴于宋庆龄的特殊身份与声望,对她的任何动作都要慎之又慎。
孙科在两人通话结束后,孙科也尝试劝说宋庆龄离开上海,却被她婉拒了。
蒋介石收到孙科的回复后不久,又得知上海已全面失守的消息。
他一面恼火,一面又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宋蔼龄送来了宋美龄从美国发来的一封书信。
宋美龄了解蒋介石的性格,大概也能猜到他这时又动了什么心思。
信中,宋美龄直言警告蒋介石,不要用什么下作手段。
她撂下一句狠话:“阿姊要是有什么差错,我是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对于宋家,蒋介石多少还有些忌惮。
因此,暗中策划的暗杀宋庆龄的计划,最终只能作罢。
张学良宋庆龄的刺杀计划虽然未能成功,但蒋介石对另外两人的暗杀,已经是铁了心。
可是,这两次暗杀行动也并不顺利。
其中一人,是和蒋介石称兄道弟的张学良。
昔日,张学良手握数十万精锐的东北军。
为了拉拢他,蒋介石甚至与他拜为兄弟,给了他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高位。
然而,自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他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
为的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然而蒋介石却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逮捕,并长期软禁。
自1937年到1949年,张学良已经被他软禁了十二年。
如今老蒋眼看着就要败退台湾了,可他对张学良的恨意仍未消弭。
毛人凤已经制定好了暗杀计划,可到了快要实施时,又遇上了麻烦。
这个麻烦,仍然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和张学良关系匪浅。
他们两人初见的时候,张作霖还在世,老蒋还在军队里当上校呢。
舞会上一场美丽的邂逅,令宋美龄与张学良二人相知相识,彼此欣赏。
然而当时的张学良,已经和妻子于凤至结婚了。
出身名门的宋家千金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丈夫,留洋接触过新思想的宋美龄,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感情。
张学良后来也曾说过,如果自己那时没有结婚,一定会追宋美龄的。
那时候在上海,两人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经常一起郊游、参加舞会,相处得很开心。
他们有着相似的出身、年纪、教育经历和思想。
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共同语言,远比蒋介石多。
所以,两人虽然没有谈过恋爱,却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知己。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与妻子于凤至受邀到南京,宋美龄为二人接风洗尘。
于凤至文雅娴静,是不善于交际的安静性格。
可在南京的日子里,她却和宋美龄十分亲近投缘。
宋老太太见她们关系亲昵,还认了于凤至做干女儿。
在宋美龄心里,蒋介石当然也算是英雄。
可他狭隘多疑,与性格豪爽、敢作敢为的张学良截然不同。
因此,西安事变,宋美龄比蒋介石更了解张学良的目的。
她曾说过,汉卿要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牺牲。
西安事变后,宋美龄虽然没能如约送张学良回去,却还是尽力保住了他的命。
张学良软禁期间,还可以和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杨虎城、戴笠等人进行书信往来。
其中与他通信最多的,就是宋美龄。
宋美龄对他关怀备至,时常给他送钱、生活用品,或是帮他的家人代转一些东西。
那时候于凤至也在美国,宋美龄对她也十分关照,两人私交甚好。
1949年,蒋介石要对张学良下手,外界已有一些传言。
宋美龄担心张学良的安危,便找到蒋介石大吵了一架。
据一位美国公使回忆,宋美龄当时甚至对蒋介石说:如果你要对汉卿不利,我就立即离开台湾,把你的事情都说出去。
蒋介石知道宋美龄一定是说到做到,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所以后来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如果没有蒋夫人,现在也就没有张学良这个人了。
杨虎城蒋介石未能如愿暗杀宋庆龄和张学良,然而,他锁定的第三个人物却难逃毒手。
他就是爱国将领杨虎城。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密令戴笠将杨虎城逮捕。
此后他为掩盖真相,多次暗中转移杨虎城的囚禁地点。
杨虎城及其夫人谢葆真,被长期囚禁在贵州息烽的玄天洞。
这是一处幽深的天然溶洞,洞内光线黯淡,湿气弥漫。
环境的严酷与精神的重重压力,使得杨虎城的身体日渐衰弱。
而谢葆真也因承受不住刺激,导致精神失常。
1940年,为加强看管力度,戴笠将原本的警卫队改组为特务队,人员增至40余人。
1944年,谢葆真的病情日益加重。
经戴笠批准,他们将关押在息烽监狱的阎继明和张醒民以及他们的家人,转移至玄天洞关押。
这两人过去是跟在杨虎城身边的卫士,戴笠想以此来稳定杨虎城的情绪。
戴笠1945年8月,杨虎城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
他欣喜的同时,也忧虑蒋介石可能不会轻易放他出去。
果然,杨虎城等人随后就被转押至重庆渣滓洞看守所,那里的监管更为严格。
1946年,国民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提出了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政治犯的要求。
蒋介石表面上应允,却暗中下令,将杨虎城转移至松林坡戴公祠严加看管。
1947年,谢葆真因备受折磨而离世。
这一打击令杨虎城悲痛不已,日夜守在妻子的骨灰盒旁。
1949年,毛人凤接到针对杨虎城的暗杀指令后,迅速召集了一场秘密会议,以策划行动。
有人提出,如果在贵阳直接处决杨虎城等人,可能会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波。
所以,最好是将杨虎城等人骗到重庆再动手。
说到诱骗,大家一致认为,与杨虎城交情匪浅的周养浩是最佳人选。
为了确保行动隐秘,毛人凤详细规划了行动的每一步骤。
他们决定在夜深人静之时动手,并且放弃手枪,转用匕首作为刺杀工具。
9月3日,周养浩一行人自重庆启程,抵达贵阳后,就迅速前往麒麟洞与杨虎城会面。
面对周养浩的到访,杨虎城显得颇为戒备,仔细询问其来意。
周养浩则用人格担保,声称是蒋介石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和杨虎城面谈。
周养浩还告诉杨虎城,这次到重庆见过蒋介石后,就会将他也送去台湾。
这一说辞,竟让杨虎城信以为真。
随即,周养浩秘密向毛人凤通报了情况,以便重庆的特务们提前准备过江轮渡及策划行刺细节。
1949年9月6日清晨,周养浩等人率领三辆汽车抵达麒麟洞。
经过周密准备,周养浩与郑文松率先乘坐吉普车启程。
其余五人则押解着杨虎城及其子杨拯中、卫士阎继明,登上旅行车。
同时,胡少亭与汤建成带着宋绮云一家、谢葆真在狱中产下的女儿杨拯贵,以及张醒民,乘坐另一辆大卡车,前往重庆。
次日深夜十点左右,一行人抵达了重庆南岸的海棠溪,成功渡过长江。
随后,阎继明与张醒民被带往湖广会馆内的军统局特务总队看守所,软禁了起来。
而保密局特务张鹊,则陪同杨虎城等人前往戴公祠。
那里是他们早已定好的行动地点。
夜幕深沉,两辆车抵达戴公祠后,张鹊告知杨虎城:他们将在此暂住两日。
一方面等待蒋介石的接见,另一方面也要等代前往台湾的飞机安排。
然而,这时的杨虎城已经有所怀疑了。
在周养浩的严密监视下,张鹊等人搀扶着杨虎城,缓缓登上松林坡。
其子杨拯中紧紧跟随着,手中还捧着母亲的骨灰盒。
就在杨拯中刚要踏入卧室时,埋伏在此的杨进兴,突然出现在他背后。
闪着寒光的匕首刺向他,杨拯中惨叫了一声“爸”,然后就倒在了地上。
走在前面的杨虎城听到儿子的声音,回头时,匕首就立刻刺穿他的腹部。
他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宋绮云一家及杨拯贵,被带到了看守所的一间警卫室。
一进门,两名凶手就将宋绮云夫妇逼至墙角,用利刃将他们杀害。
保密局手段残忍,连两个无辜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参考文献
陶朱问《军统暗杀杨虎城内幕》
陈晨《张学良幽禁岁月与宋美龄书信往来研究》
沈醉《暗杀宋庆龄》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人民公敌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