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扩及东亚沿海一带,甚至影响到全球的海神信仰,是这片广阔的海域上,船工、海员、商旅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妈祖信仰诞生于福建——中国海外移民的原乡,并随着历史上那场史诗般的下南洋迁徙,传播至世界各地。
宜兰,地处中国台湾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在漫长的交通不发达的岁月里,宜兰维持着一种淳朴的小农社会秩序和情调,宜兰南方澳渔港边的南天宫烟火缭绕,供奉着妈祖千年来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人与土地、人与海洋、人与信仰构成一种美妙的和谐与平衡。
电影《妈祖回家》讲述的就是宜兰南天宫妈祖像回家的故事。
31年前,在时任南天宫主委林源吉的率领下,220名台胞乘座20艘渔船冲破重重阻碍,直航福建莆田湄洲岛谒祖进香。31年前,在这条只有短短两行字的新闻背后,又会有多少聚散半生的故事。
影片的开始,一位老人坐在露台的摇椅上,宜兰的阳光慵懒绵长,晒着他苍苍的白发。一个中年人快步走进房间,叫醒老人起来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着两岸筹划通航的新闻。
老人叫吴天桂,曾经是福建沿海一个小村落的小船主,电影的故事从他36年背井离乡经历前的那一年讲起……
海边的黄昏人海在浮沉。冲击岩石的波涛缠绕着远离故土的人们长长的乡愁。电影《妈祖回家》是一部乡情浓郁的电影,开篇却没有渲染伤感的气氛,反而是用轻松简单的方式开场——吴天桂在解放前娶了三房太太,两进院子里人丁兴旺也免不了马勺碰锅沿儿。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婚姻法》让这家人陷入鸡飞狗跳的气氛之中,笑点不断。这是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大时代的浮沉在锅碗瓢盆交响曲中奏鸣。
直到影片后半段,吴天桂为了解决三个太太难以取舍的问题,铤而走险远赴台湾,影片的情绪急转直下,在命运的浮沉中吴天桂妻离子散,辛苦讨生活的同时,却始终没有忘记对妈祖许下过的诺言。
妈祖牵引的血肉乡情最终在两岸通航后吴天桂返乡时将观众打动,他与离散36年的儿子和结拜兄弟意外重逢,完成了小人物命运与大时代变迁的交融。
电影《妈祖回家》是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一次致敬。妈祖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乡愁,像福建与台湾演着一样的布袋戏,晒着一样金黄色的夕阳,年轻人脱光膀子跳进同一片深蓝色的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