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大电力央企,赚了多少钱?

光伏有深度 2025-02-13 14:01:11

新年将至,各大电力央企也纷纷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宏观来看,2024年整体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各大电力央企的揽金能力依旧发挥稳定。

截至目前,像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三峡能源旗下多个电力央企纷纷发布了24年度的业绩预告或业绩报告,盒子君对此进行了梳理整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电力央企24年的业绩表现究竟如何。

部分电力央企2024年度业绩预告/报告

从这5大电力央企发布的报告来看,2024年度整体净利润收入预计最高可达1162.57亿元,同比23年来看,整体保持了活跃的增长态势。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唐发电)

据大唐发电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测算,预期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录得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约人民币42亿元至人民币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约人民币28.35亿元至人民币34.35亿元,同比增加约208%至252%。

预计本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约42.7亿元至48.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37.1亿元至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57%至763%。

对于业绩的增长,大唐发电表示,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不断推进提质增效工作,重点协调燃料和电量“两个市场”,控制并降低燃料成本,争取高效发电,火电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受水电来水情况影响,水电发电量同比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年度利润;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能源基地化、集约化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扩大,效益稳步增长。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电力)

据国电电力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 2024 年度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50,000 万元至 985,000 万元,同比增长(法定披露数据)69.38%至 75.62%。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 2024 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90,000 万元至 425,000 万元, 同比减少(法定披露数据)12.73%至 19.92%。

对此,国电电力表示: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50%股权, 投资收益增加,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加。其次,公司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加。另外,公司所属大兴川电站计提减值准备计入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 归母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电力)

2024 年,长江电力实现利润总额 388.66 亿元,同比增加 64.42 亿元,增长 19.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5.20 亿元, 同比增加 52.75 亿元,增长 19.36%;基本每股收益 1.3291 元/ 股,同比增加 0.2156 元/股,增长 19.36%。业绩增长主要系 2024 年公司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所致。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神华)

据中国神华业绩预告内容显示,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本公司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70 亿元至 600 亿元,同比减少 27 亿元至增加 3 亿元,下降 4.5%至增长 0.5%。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本公司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85 亿元至 615 亿元,同比减少 44 亿元至 14 亿元, 下降 7.0%至 2.2%。

对于24年度业绩变动,中国神华称,2024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受煤炭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煤炭分部利润同比下降;二是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同比减少。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水电)

据业绩预告显示,华能水电预计 2024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为 78.48 亿元到 90.87 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2.10 亿元到 14.49 亿元,同比增加 2.75%到 18.97%。

预计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8.82 亿元到 91.22 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7.62 亿 元到 20.02 亿元,同比增加 10.70%到 28.12%。

转型分化加速,光伏等清洁能源与火电“冰火两重天”

2024年,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电力央企交出了一份分化明显的成绩单。从已披露业绩的5家代表性企业来看,清洁能源企业普遍实现高增长,传统煤电企业则面临盈利承压,而火电企业通过灵活性改造和成本管控实现边际改善。这一分化格局凸显了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与阵痛。

水电、新能源双轮驱动

以长江电力和华能水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长江电力凭借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19.36%至325.2亿元,水电“压舱石”作用显著。

华能水电净利润同比增长2.75%-18.97%,新能源装机扩容叠加澜沧江来水偏丰,推动发电量增长4.62%,印证“水风光一体化”模式优势。

政策托底与成本管控下的两极分化火电板块呈现“强者逆袭、弱者承压”的格局,大唐发电净利润同比激增208%-252%,主要受益于火电燃料成本下降、调峰收益提升及水电增发,显示“火电+清洁能源”协同效应。

中国神华净利润微降4.5%至增长0.5%,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下,其一体化运营模式(产运销协同)成为关键缓冲。

部分企业业绩增长依赖非主业因素,盈利可持续性需关注:例如国电电力净利润大增69%-76%,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3%-20%,主要因转让子公司股权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贡献,核心电力业务仍待强化。

挑战与转型

目前,煤电矛盾仍待解,中国神华等煤电巨头需加速向“清洁煤电+CCUS”转型,避免长期受制于煤价波动。其次消纳瓶颈隐现,华能水电、长江电力等需警惕流域来水不确定性及新能源消纳压力,储能配套建设亟待提速。

在政策风险方面,一些能源企业对补贴、热价调整的敏感度较高,需加快市场化盈利模式探索。

2024年电力央企的业绩分化,本质上是能源革命进程中“新旧动能转换”的直接体现。未来,随着容量电价机制完善、绿电交易扩容,具备清洁能源占比高、火电灵活性改造快、资本运作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如何在保供与转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所有电力央企的必答题。

0 阅读:0

光伏有深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