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时光的长河中,艺术宛如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引领我们穿越生活的表象,触摸灵魂的深处。它不仅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载体,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25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繁荣,各种风格、流派、媒介层出不穷,无数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本次专题报道,我们将聚焦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和独特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或扎根传统,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深耕细作,将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或勇于创新,探索未知的艺术边界,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内涵,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2025,让我们走进艺术,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艺术家们的创作风采。
翰墨骋怀见真性 丹青写意蕴清心
——观当代艺术家宋国柱先生作品有感
在当今书画艺术界,有宋国柱先生这般坚守文人风骨的精神守望者,着实是令人深感欣慰。多年来,先生不仅在创作中始终如一地践行着“文以载道”的艺术理念,同时更是能以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逐步构建起兼具传统底蕴与个人特色的书画体系。换言之,宋国柱先生是真正领悟了守正真谛。一方面在书法上心追手慕,另一方面又在丹青上澄怀味象,此诚是师以翰墨书卷气,绘得写意入真境,用功之深,令人称道!
从宋国柱先生的书法作品来看,其取法根基显然是十分牢固且正宗的。尤其是在“模式化”创作盛行的背景下,他的这种翰墨书功,就更是一种屈指可数的存在。若是没有多年的笔墨耕耘、临池问道,常人是绝无可能有此境界。其书法以行书占据主流,笔墨挥毫往往是中正、雅正,无丝毫浮滑,无丝毫造作,实是字字章法尽显骨肉筋血,可见气之舒展在于撇柰,筋之融结在于扭转!一字气脉贯通,通幅复尽精神。而这种从容不迫的行书风范,也绝不是像笔墨余技一般可以复制。因为它的生发,一方面是基于性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帖学的精神涵养,魏晋风韵,可谓犹存!
中国丹青之道,向以“境能夺人”为至高妙谛。今宋国柱先生运毫泼墨也是最得其中三昧!尤其花鸟之作,笔下精工妙笔间,一派传神气象跃然纸上:笔致细勾若游丝,纤毫毕现而无匠气,设色简净似秋水,素雅明丽而绝尘俗。近观其一系列奇石幽兰画,但见兰叶葳蕤,郁郁乎含露欲滴;奇石嶙峋,跌宕似有太古之意。更兼苔点斑驳,皴擦有致,一派清逸之气扑面而来。如此画境修成,实非独得造化之灵韵,而是更见于文人澹泊之致,诚可谓聊以自娱之佳品也!
翰墨骋怀见真性,丹青写意蕴清心。意在笔先方能自得静观,但时下许多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书作画往往是惟取其形,不能得其神气。而宋国柱先生之所以能在书画上取得双修大成,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胸次澄明,心源净澈。秉此从艺,既可以师取至古之法,又可以参得写心写性是吾师的堂奥玄机。所以笔者也深以为,宋国柱先生的书画作品,正是能引领当代艺术风气回归正典的重要范本!至若其为人,也都是可以树勋遒以为师,立节操以为鉴,文人格调,内修外行,正本清源,节概凛然!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4月1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