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到今天,我和一个小伙伴一直在骂骂咧咧……

就……因为过于关注科技板块,导致错过了港股另外两个大牛:
消费和医药。
一、狗不理的板块,正在批量生产十倍股
说到消费和医药,10个人有9个人可能就是脑瓜子直摇的吧。
但港股和A股的医药消费,是两个世界。
A股传统的消费老登们,比如贵州茅台、温氏股份、伊利股份都不太行的时候,港股消费、医药齐齐冲天了。
泡泡玛特,涨幅超过700%,老铺黄金,涨幅超900%,连这种跌成狗的思摩尔,涨幅超150%了,三生制药翻倍。

看见这两市场你就会很恍惚,研报天天说消费不行,内需不行,但看着港股消费的走势,你又觉得好像也没那么差。
只能说一代有一代的消费主义,老登们喜欢白酒、地产,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潮玩、追星和宅家,年轻人和中年人断层式的消费爱好,互不接盘,比拼的就是谁更舍得在自己的爱好上花钱。
目前来看,年轻人赢了
二、狗不理的消费基金,有的也扬眉吐气了
今年看很多报告都在说“科技+消费”会是全年主线,之前觉得刺激内需A股消费会来一波,结果能刺激的新消费大部分都集中在港股。
本人对于港股消费的反应速度是非常非常滞后和慢了,但很多主动型基金管理人,布局的很早,所以我自己打算储备一些做消费基牛的基金,在适合上车的时候随时杀进去。
1、周文波 富国消费精选30
和@莱维差不多,选行业基的步骤我们可能都是先选个股、再选基金,最后再根据基金做综合评价。
富国消费精选30最近两年的表现很好。目前应该是消费基金的TOP1。

不过筛出来不是因为他的业绩,而是搜的几只牛股,他都有……
而且从持仓时间来看,他非常的偏左,比如泡泡玛特他早在2023年三季度之前就布局了,而且这只个股,他整整持有了2年多。
而当初买泡泡玛特的公募基金,只有10只。

除了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也是上市不久他就买了,此外A股为数不多的消费大牛股,春风动力他在23年底24年初左右买了……
我就想说,他选股能力,好像真的有点好。
周文波目前只管了富国消费精选30这一只基金,而且当初还是和王园园一起管的,他真正独立管理时间是23年5月份,换句话说,就在他管的半年后,他就成为了牛股制造机
另外他倒也不是全压港股新消费,A股一些old money也有,整体还是比较平衡的。

我没听过他的路演,好像出来沟通的也不算多,但从季报中,他的投资逻辑还是比较清楚的。24年一季度说的是“大家对于产品性价比越来越关注”。

23年四季报的时候还是比较模糊的是说要围绕品牌出海、 性价比、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多维度筛选符合我们标准的优质消费公司。
但到了24年年底,整体思路就非常清晰了,感觉投资成功给到了他很大的信心。

2、广发价值核心 吴远怡
广发价值核心也是最近一年多表现的不错的一只基金。

但吴怡远并不是主投消费的,其实他更加偏科技,但他能在24年2季度迅速反应过来搞新消费,我感觉对于市场的敏感度还是有的。
他是典型的成长风格,有个BUG就是回撤控制的不会很好,但司徒总说的又很有道理:
广发有港股的,他算非常能打的了,虽然回撤可能大,但牛市看什么回撤啊!
对啊,朋友们!市场好就要找顺风旗的矛,市场差就要找熊斗士!!不然你自己的组合怎么才能做到牛市又进攻,熊市控回撤呢……
3、国泰消费优选 李海
如果不想太激进,应该是选李海的基金。
国泰消费优选就很神奇,他的持仓是完全看不到大热门股的,而且这只基金几乎都是在A股的消费,但即便是这样,他业绩真的秒了很多顶流。

李海我以前写过《深夜食堂第十季 | 那个从不“迎合市场”的基金经理,来了》,他是非常稳健型的基金经理,主要是做逆向投资,是从中观视角+行业生命周期来选个股。
换手率很低,持股周期长,主要是通过仓位灵活调控来控制投资节奏。
我一般是把他划到价值成长的范畴。
当初在文章里面也写了,价值成长,核心依然在于“价值”,但要在价值里面要求有一定的成长性。
如果把这个成长性量化一下,那么是收入或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速要超过GDP增速。举个例子,银行的年均复合增速会与GDP相当,但也有一些会超越GDP增速的标的,这些标的就会满足价值成长的需求。
李海本身性格偏稳重保守,所以想投消费又没办法接受大起大落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4、宝盈消费主题 杨思亮
杨思亮应该已经口碑在外了,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是投消费出身,旗下也管理着一只消费主题产品。
仔细做下业绩对比,你们会发现这只基金和李海的那只大差不差,而且这只基金虽然也可以投港股,但其实也没怎么去投,和李海一样,主要还是在A股里面找价值成长股票。

不过消费是一个大范畴,建筑装饰、汽车、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商业贸易、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疗保健、传媒、通信、金融服务等都算。
那么他和李海的区别是特似乎更喜欢食品饮料汽车和非银金融。
其实他的大牛股不算多,但基金业绩就是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会做大级别的择时+本身有比较强的反思能力,投资还是比较契合时代的。
5、华夏消费臻选 徐漫
在上百只消费主题基中,这只基金24年是以23.82%的收益率,勇夺消费基第一。
但市场好像没太大反应,和规模是微涨了几千万而已,目前还是一只mini基。

这只基金为啥我会想加入看看呢?第一是这只基金港股、A股都有投,而且她的持仓集中度很低,最新前十大持仓占股票市值约22.28%。
另外就是细分行业多,潮玩、家居用品、消费服务、汽车类都有,整个大消费行业覆盖度比较高。
而且她的换手率也稍高,所以我有点子觉得她可能用了量化做辅助,不过我也不太确定,因为徐漫管理年限不长,且几乎没有宣传物料。
但考虑到一个萌新基金经理在短短两年内,能在消费中打出一片天,所以还是愿意多观察的。
毕竟我们更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些基金经理。
哦,对了,有人可能会问为啥没有ETF。
其实我发现港股新消费中,有些是新上市的,有些是跌的多最近重新老树发新芽的,那么很多新消费是没法纳入到ETF里面的,比如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几乎没有ETF持有。
这也是主动基金,有时候会优于ETF的地方。
风险提示:本文个股仅举例,不做推荐,基金也不代表此刻就要买,纯粹先马克,做储备用,请不要无脑跟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