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自有文字产生后,这些历史就开始被先辈记录,被我们了解,有许许多多的人与事被隐藏在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历史,就是有无数过去的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研究、总结,记录着文明的进程。
我总是很佩服古代的观星师,他们一代又一代每天晚上仰望天空,记录着星辰大海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被用作农业生产,绘制地图,掌握潮汐变化,制作历法。这些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理可依,有迹可循。
自秦朝统一度量衡以后,日常老百姓使用的许多东西就都有了统一的尺寸和大小,这些很多都是依据星辰数量和变化来规定的,比如古代16两是1斤,筷子的长度是7寸6分。
斤与两的故事想要了解为什么16两为1斤,就要了解古代的计量单位。
在秦朝以前,很多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毛公鼎上记录的“取三十锊(lǚ)”,可见锊也是重量单位,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都是用斤和镒这两种重量单位。可见其混乱程度。
我们现在熟知的“斤”字其实写作“釿”,最早是用来表示金属货币重量的,后来战国时期的燕、楚等国逐渐简化才写成“斤”。
那么作为斤的下级单位,两又是怎么来的呢?
两的起源与音乐有关,古代音律中有一阶音名黄钟,黄钟为一种竹子制成的乐器,就是简单的竹管。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关于计量单位的说法,一个黄钟的长度就是基本长度,黄钟的体积有多大,体量的单位就是多少,一个黄钟重十二铢钱,两个黄钟的重量也就是二十四铢钱,后来两就这个数字也成了重量单位,二十四铢钱就是两。
秦朝建立以后,君王为了了解自己国家有多少土地,有多少钱,却发现各地计量单位非常混乱,完全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严重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规定重量单位,斤和两都榜上有名,两代表的重量少,就作为斤的下一级。
可为什么十六两才能进级为斤呢?
这就又涉及到了天文知识了,古人观测星象,发现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始终存在,仿佛蕴含自然规律,所以就把这十三颗星斗计入单位使用,后来又加入天边一直靠在一起的被叫做福禄寿的三颗星辰,统一成为十六星斗。
加入福禄寿三星也寓意着商人诚信为本,不可缺斤少两,否则福寿禄皆无。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十六两为一斤。
古代又是怎么判断一个物品到底多重的呢,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杆秤的发明可谓我国古代各行知识集大成,秤杆上的十六颗星点即十六两,也代表十六星辰,固定重量的秤砣,利用杠杆原理,就能轻易称出物品重量了。
据传说,杆秤是鲁班发明的,又有人说是范蠡偶然间所制,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可我们只能从一些简单的文字与图画中窥的一小部分而已。
从筷子的起源感受文化传承现在市场上的各类筷子材质不同,长度不一,可依着传统来说的话,筷子也是有统一长度的。
作为我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厨具,每家每户都有,并且不可缺少,筷子也作为中国独有的餐桌形象被世界广泛认知。
可筷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规定长度的呢。
首先,长度这个计量单位也与黄钟这个竹管有关,统一的度量单位里,最大的里,现在也在用,最小的分、寸等。
依据黄钟的长度,一个黄钟长为一分,十个就是十分,十分就是一寸,十寸又是一尺,就这样,人们使用的器具就开始有了具体的长短,不用使用一指长这样的标准了。
其次,筷子的用途就是夹住食物,所以最初筷子叫梜,就是夹的意思。
大约生活在距今三千年前的人们,拿着手中的勺子舀食汤中的菜丁时,发现非常不方便,要是有东西可以只夹住菜,不用喝汤就好了,这时看到外面树上的树枝,走过去折了两只,左手拿一只,右手拿一只,居然夹住了菜。
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会了单手使用,并且在自然界中找到了更直的物品,渐渐的梜就开始广泛使用,直到汉朝时,改名为箸,制作材料也有了巨大进步,和现在一样称“筷子”是在我国明朝的时候,从许多这个时期的小说中已经有了筷子一词了。
最后,我们来探究为什么筷子长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我们的老祖宗做什么都不会无的放矢,所以筷子作为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器具,也有着相当大的来历的。
第一筷子的长度为7寸六分,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从《礼记》到儒家、佛家,都十分重视人的七情六欲,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
第二,筷子有两只,迎合了中国人对于阴阳协调的的说法。
第三,筷子有方圆两头,一方面顺应人手部的抓握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天圆地方的寓意。
最后,人的三只手指抓握时符合三生万物的哲学理解,分分合合之间,也代表人与人的悲欢离合。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科学与玄学的组合,既顺应自然规律,又在小小的筷子之中寄予美好祝愿。
结语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探寻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他们是已知的,也是未知的,从简单的重量标准,每天使用的筷子上,也有令我们着迷的过往,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他们,保护这些瑰宝。
16两为1斤和筷子长度7寸6分的习俗,是华夏子孙必须了解的重要传统。
这些传统不仅仅是古人对于计量和饮食文化的规定,更是华夏子孙对于公平、公正、饮食文化和礼仪规范的追求。通过了解这些传统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华夏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