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都把目光集聚在俄乌战场时,却不知日本也在面临着没米下锅的窘境。
身为发达国家,日本多地爆发粮荒,当地米价更是犹如脱缰的野马般狂飙,截止如今日本全国超市5公斤装大米的均价已然上升到了3892日元,民生怨声载道。
令人吃惊的是,随着大米价格一路飞涨,放眼日本超市很难找到大米,就连最便宜的糙米也得靠熟人才能买到,甚至还传出“百姓卖身买饭”的耸人听闻之说。
但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部分日媒却认为中国是“罪魁祸首”,声称是中国人把米炒贵了。
日本爆发“米荒”危机
设想一下,你走进熟悉的超市,原本满满当当的大米货架却空空荡荡,肯定会大吃一惊吧?但殊不知,从2024年夏季开始,日本各地就开始出现这种状况。
在日本,人们在美食追求上对大米情有独钟,无论是寿司、饭团、丼饭等等,哪样都离不开白花花的大米粒,但现在这些都成了最奢侈的美食。
大阪将近八成的超市都买不到大米,就连最便宜的糙米也成了紧俏货,想买都要找熟人,到了2025年初,情况更加严重。
据当地农林水产省统计表明,五公斤装大米均价已涨至3892日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将近200元,这和去年同期相比,可谓是高出九成有余。
这个价格可以称得上是“天价”了,如果将这笔钱拿到中国,购买多少袋大米了,当然这对日本当下的民众来说,可怕的不是价钱高,而是有钱也买不到。
一位日本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诉苦,称她的丈夫为了能买到一袋大米,连着跑了三家店才抢到,如果稍微晚一点就恐怕买不到了,或许就只能看见空空的货架了。
而另一位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的困境,他表示现在的情况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疫情期间排队抢购口罩的日子,现在连大米都要抢购,生活质量仿佛在倒退。
事实也的确,一位日本家庭主妇在网上抱怨,过去每月购买大米的费用大约3000日元,现在已经涨到两倍以上,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减少米饭的食用量,增加面包的摄入。
另一些人则表示,由于大米价格过高,他们开始考虑改用面粉代替,认为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经济负担,更夸张的是,甚至还有人说要倾家荡产才能买到米饭。
即便他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也委婉地揭示了日本民众对粮食能否稳定供应的担忧和不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发生粮荒后,当地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
日本米价暴涨怪中国?
当出现突发状况,粮食供应可能紧张,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在2月14日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那便是开放储备粮。
政府打算从国家粮仓里拿出21万吨大米投放到市场上,目的是控制大米的价格,别让它涨得太离谱,这也是日本头一回因为市面上大米不够卖。
这要是换在以往,只有碰上地震、洪水这样的大灾难才有可能动用国家储备粮,可想而知,日本这次面临的“粮荒”有多么严重。
可是,政府的这个办法好像不太管用,老百姓并不买账,反而冒出了更多疑问和抱怨,他们纷纷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更有人觉得这么做只会加剧粮食危机。
事实就是,储备粮投放市场的消息公布后,部分企图牟利的商家借机抛售囤积粮食,这反而让市场更不稳定,米价依旧居高不下。
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米价高企的状况或许会持续良久,甚至数年才可能恢复正常,更为严峻的是,日本这批米售罄后,必然要从他国购入大米。
这也就意味着,到那时等日本民众再去超市买米时,可能要拿出更多的钱,这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真正解决缺米的问题,就算放出再多的储备米,也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不等日本去解决米荒问题,部分日本媒体就开始将这个“罪名”怪到了中国人头上,他们指责日本米价就是被中国人炒高的。
他们宣称,中国游客与在日华人大量购入日本大米并带回中国,更是有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倒卖,致使日本大米大量外流,从而推高了日本国内米价。
而他们所给出的依据是,有目击者在横滨中华街看到一名疑似中国人的女子购买日本大米,还称“有多少她就买多少”。
即便日本媒体没有去证实这名女子的真实身份,也没有去查清这个女子买这么多大米有何用处,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对其深信不疑,认为就是中国人炒米让日本人买不起大米。
可事实正是如此么?其相关数据证明另有原因。
真实原因经不起推敲
年夏天,日本的天气不太平,台风、高温、干旱接连不断,主要的水稻产区受损严重,稻米产量明显减少,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表明,2024年的水稻产量至少比往年减少了5%。
日本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大米出口量仅为两万多吨,其中出口到中国的部分只有几千吨,和日本每年七百万吨的大米产量相比,数量非常少。
而且中国自己每年生产超过两亿吨稻米,进口大米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日本大米在中国市场上只属于高档小众商品,所以不可能对日本国内的大米价格产生显著的影响。
纵观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跟日本农业的自身情况、市场规则和相关政策有关,要知道日本农协(JA)长期以来几乎垄断了大米买卖,从种稻子到卖米,他们都说了算。
这导致市场不够灵活,信息流通也不畅通,给了一些商人囤积居奇、抬高价格的机会,而且日本对进口大米的严格限制,也让国内市场的大米供应和需求更加不平衡。
日本为了保护本土大米产业,设置了很高的进口关税,这导致外国的平价大米很难进入日本市场,日本消费者没法通过购买更便宜的进口米来缓解国内大米价格高的压力,只能承受高价大米的负担。
更有甚者,造成这样的原因和日本农业长期积累的毛病有很大的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种田的人越来越少,稻田面积也在不断萎缩。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日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对,再加上粮食的流通环节也存在不少问题,市场秩序比较乱,甚至出现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
而日本的粮食政策也显得不够灵活,没能及时适应变化,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这次“米荒”的发生。
笔者认为
在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不受影响,气候变化、国际局势紧张等问题,都可能让全球粮食的供应出现问题。
日本的农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根深蒂固,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如何确保人人都有饭吃,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参考资料:
央广网2025-03-05日本食品涨价,民众“菜篮子”承重
新华社客户端2025-01-25日本米价飙升 政府拟首次投放储备米
新浪财经2025-02-28日本大米疯涨70%,中国老板连夜扛大米?
大皖新闻2025-02-27米价涨了大半年,日本政府才投放储备粮
环球网2025-02-28日本米价暴涨怪中国?日媒: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