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待恶劣的自然环境,想的永远不是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群众,子孙,去改造它,让人与自然相处的更加和谐。
面对洪水,中国人选择的不是虚无的诺亚方舟,而是大禹治水,面对大山,中国人选择的不是搬迁,而是愚公移山。
面对沙漠,中国人同样不会选择逃避,而是勇敢的征服它,让它变成绿地,变成耕田。
沙漠的治理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而是要复原沙漠的生态环境,让其拥有对外界变化的自我调节性,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游击战。
目前,我国的沙漠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治理效果最好的当属毛乌素沙漠。
这个曾经被诸多外国人称为“无人区”的禁地,但在多年前它已经被中国人改造为可以亩产万斤土豆的耕田。
人与沙漠的游击战
毛乌素沙漠,被评为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位置在陕西省榆林市,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但毛乌素沙漠也并非是自然形成的,过去它也曾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绿地,而且匈奴人还曾将这里作为民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很好的放牧之地。
后来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对这里进行了的过度放牧和开荒,加上各朝各代在这里进行了多场战争,极大的破坏了毛乌素的自然环境。
毛乌素是在大唐开始出现积沙的情况,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渐渐失衡,在此期间,人们对毛乌素的破坏并没有停止,沙漠化的进程开始加快,至明清便形成了一大片的沙漠。
最严重的时候,毛乌素沙漠随着狂风席卷四方,掩埋了绿地、耕田、和村庄,更是造成了“榆林三迁”的情况,很多人就是因为毛乌素的扩张而不得不离开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毛乌素沙漠的危害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始了一代代的人前仆后继的对沙漠的治理。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选择自沙漠的边缘开始治理,通过建造一条一条的防风带限制沙子的四散,再通过一层层的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草丛来固定土壤,从外围减少沙漠的面积。
但当毛乌素刮起风沙时,人们便不得不退让,等到风沙停止后,人们会重新施行治沙措施,无法快速有效的遏制沙漠的侵害。
在整个阶段,人们对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和毛乌素沙漠对四周的侵害持续了很久的游击战。
而且,这种治理沙漠的方法,需要很多的人员每天不断地种植树木和草丛,并且对种植的树木运送水源。
通过大量的人力来对抗漠对周边的侵害,很多人的信念都是“不能被沙子赶出故乡”,这种信念使得人们能直面治理过程的高温、缺水、疲惫的问题。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前期的投入成本很大,但收获的经济效益却比较少,容易导致沙进人退的情况,反复的拉锯着。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在与沙漠的游击中,得到了更多的经验与教训,很多人都在想,若是可以从沙漠的本质着手改变,是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改变沙漠形态,从而节约出大量的成本。
专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毛乌素沙漠表面的土壤都含有砒砂岩和沙子。
砒砂岩只要裸露在外,就很容易因为风化的原因,变成灰尘,且当它接触到水源时,就会变得松散,随着水源而流动,形成水土的流失。
而沙子与沙子之间的结构却非常松散,不能形成像土壤那般的团粒结构。
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砒砂岩和沙子可以形成完美的互补,砒砂岩存水却容易板结,沙子漏水但透气,两者独自存在都是造就环境恶化的原因。
于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通过一定的配比,最终可以制造出适宜土豆、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土壤。
这就是沙漠改造成耕田的的基础,自此毛乌素的治理进入到新阶段,大片的沙漠经过改造,变成了平均亩产5000斤土豆的耕田,并且经过人们一代代的改良,出现过最高亩产高到万斤土豆的记录。
毛乌素沙漠的砒砂岩与沙子复合成土壤的方法,给以后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沙漠变成耕田,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未来的亿亩耕地
如今沙漠变成耕田的技术已经非常稳定,这意味着如今治理沙漠不再是单方面的的高投入了,也不再是需要人民自掏腰包来治理沙漠,而是一个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
成片的改造农田,因为非常适合规模化的种植,所以已经吸引了不少的企业前来承包村民手中的土地。
可以预料,未来毛乌素沙漠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周边的村民生活的也会更加舒适,但是,沙漠变成耕田的重要性却绝不止这些。
它最重要的是能好得保证在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基础。
2009年土地的全面调查显示,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的榆林市,未利用地占全省未利用地面积的45.60%,其中沙荒地约530万亩。
这些沙荒地非常适合成片的改造,进行规模化的种植,最重要的榆林地区的光照,温度,降水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有望成为另一个全国粮仓。
而放眼全国,无法种植农作物的沙地高达几亿亩,如果能复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技术,那这些沙地就有可能变成耕地。
虽然只是一个可能性,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这一切一定可以实现,那时我国的粮食安全也能更加安全。
结语
毛乌素沙漠的曾经无法让人生存,多国冒险者都因为他的恐怖而害怕,但是经过我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如今的毛乌素已经逐渐变成适合人们耕作的良田,增加了榆林的耕地面积,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保障。
如今,毛乌素的万里黄沙,已经被绿色的土豆叶覆盖,周边的村民也不再担心某一天外出,再次归家后发现,自己的房子早已被厚厚的黄沙掩埋于地下。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方法,是榆林向中国提交的一份完美答卷,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出一种多样的选择。
澎湃新闻2020-08-18报道:人民网:毛乌素沙地为什么成了“绿水青山”的实践样本
人民网2014-09-15报道:“砒砂岩+沙”模式,让毛乌素沙漠7万亩沙地变成了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