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科书里,蒋介石是什么形象?

夜深人未眠说 2024-12-04 13:37:37

蒋介石在大家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关于这个问题,除了极少数企图洗白四大家族的渣滓之外,对于蒋介石的历史形象,即便再客观,也不过评价一个“过大于过”。

但是,在台湾历代年轻人的心目中,随着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在台湾教科书中的占比,以及本人历史形象逐渐发生重大演变,整个过程不仅可悲而且可笑。

作为昔日的军阀独裁者,今天的台湾年轻人,又是如何看待蒋介石?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几乎弃之如敝履蒋介石,竟然在台湾省早期的教科书中,有过无比高大上的形象:

“翳惟总统,武岭蒋公,巍巍荡荡,民无能名……南阳诸葛,汾阳子仪,犹当愧其未之能行……伦理、民主、科学、革命、实践、力行,中华文化于焉复兴!”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答案,很难有人会将如此高光的形容词,用于形容蒋介石本尊。

不仅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民党的执政地位,蒋介石被当年的台湾当局,赋予了极高的政治地位,称他是“传承尧舜禹汤以至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中华道统继承者”。

伪新闻局还挖空心思,一度是不惜代价,从全世界范围内收集其年轻时的影像资料,拍摄纪录片,组织公教军人员集体观看学习。

岛内各地也树立起了大量塑像,至于教科书内,更是出现了不少颂扬蒋介石的课文。如今这些课文在世人看来,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包括《蒋总统小的时候》、《爱国的蒋总统》。前者主要讲述的故事,说蒋介石小时候热爱劳动,不怕辛苦,每天帮助母亲做家务,还要去菜园浇水种菜。

偶尔到河边玩耍发现,河里的小鱼为了返回上游,不避艰难逆流而上,因此,儿时的蒋介石悟出了一条真理:就连小小的鱼儿都能逆流而上,更坚定了他做人的信念,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使他长大之后,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

如果说这篇课文还可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么接下来的几篇代表作,足以刷新全国人民的三观。在《爱国的蒋总统》一文中,讲述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期间,不满日本教官对国人的歧视,因此愤然起身,与对方展开激烈辩论,最终捍卫了中国尊严。

先不论他是否有勇气,是否愿意为了国人的形象尊严奋起斗争。仅仅是看他在抗日战争前后的表现,就知道这个故事是天方夜谭。

在日军发起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北三省彻底沦陷,张氏父子建立的重工业体系,尤其是可以生产重型武器、坦克、飞机的兵工厂,悉数落在了关东军手中。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蒋介石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存亡。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对抗解放军,蒋介石不惜重用侵华日军司令岗村宁次作为“特别顾问”,甚至收编调用投降的日伪军,作为自己的打手。无数罪行累累的伪军汉奸,经过他的授意,一跃成为了“国家官员”。

除此之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教科书内加入了西安事变等内容,为了洗白蒋介石在西安事变期间种种丑陋行为,台湾省教科书描写蒋介石表现的时候,说他面对张学良、杨虎城两人的“兵谏”,进行了义正言辞的拒绝,并对两人予以训斥,展现出了高大形象,最后为了国家利益,才选择联合抗日。

当年的台湾省方面,就是用这一连串的垃圾教科书,向一代又一代的岛内学生,灌注极度扭曲的思想。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其三观就可见一斑。

然而近些年,岛内教科书的进一步转变,更是让人无比震惊。由于国民党死敌民进党上台,相比前者,民进党的姿态更加露骨,就连蒋介石这样的历史人物,都被其视为影响自己发展的障碍。

为了实现自己的独派主张,民进党方面大量删减蒋介石的内容,至于传统古诗词、古文言文,以及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更是被连年削减。

原本在岛内四处树立的蒋介石雕像,也迎来了大批量拆除,无奈之下,国民党方面只能将拆除的塑像,进行了集中安置,其画面可谓是相当可笑。

从大肆颂扬,到全方位“批蒋”,仅仅过去了十三年的时间,这个节点就是在1987年,台当局在当年正式解除戒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重新评价蒋介石的浪潮。

曾经被国民党吹捧为圣人的蒋介石,从民间形象到教科书形象,都迎来巨大的颠覆,从圣人变成了白色恐怖的刽子手,这种浪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尤其是随着曾经叛徒的上台,去蒋行动迎来了一个高峰,过去台湾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习蒋介石的课文,同时还要背诵“蒋总统嘉言录”,随即而来的就是各种规定被废除,就连称呼也发生改变,到了2006年就连两蒋陵寝的卫戍部队,都遭到了当局裁撤。

至于各种诞辰纪念日,也早已被全部废除。这种趋势一直到马英九上台,才终于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纪念堂仪仗队被恢复,蓝绿双方也随后达成默契,对蒋的抹黑与保卫,也进入点到为止的默契战。

近些年来,岛内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缅怀,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在2013年,上映了一部名为《其介如石——蒋中正与中华民国》的纪录片,开始向民众讲述一个平凡的蒋介石。

到了今天,在教科书改编以及社会风向的影响之下,普通岛内学生青年,对于蒋介石的认识达到了一个相对平常心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会是怎样的感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