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经典】是耳边事在2023年推出的新栏目,旨在与大家分享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光芒未曾有丝毫暗淡的优秀器材,或是在HiFi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
本期分享的器材是森海塞尔IE 800。这款耳塞一度扛起“动圈旗舰”的大旗,并繁衍出了森海塞尔如今的产品线;十余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用于聆听古典乐不错的选择。
“动圈”这个与耳机发展同寿的古老技术不但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历久弥新。作为仍在坚持纯动圈技术的大厂牌,森海塞尔IE系列耳塞旗舰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在烧友中引起诸多讨论。发布于2021年的IE 900如是,发布于2012年的IE 800亦如是,在那个产品丰富度远不如当下的日子里,接棒IE 80的IE 800一度被认为是动圈旗舰耳塞最后的尊严,也在与AKG K3003等一众经典耳塞的对决中口碑浮沉。
近日收拾屋子,偶然间翻出了断续使用十年的IE 800,不但唤起了我的往昔记忆,更是好奇用如今的眼光审视这款曾经的旗舰会是如何。十年的时光让市面上的耳机发生了太多变化:圈铁不再是当红的技术名词,K3003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百花齐放的耳机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凭借技术创新不断推高声音表现。从这只服役十年的老耳机身上,确实能看见沧海变了桑田。
这支编号1383的IE 800饱经风霜,几经修理的线材与褪色的插头已经卷曲斑驳,唯有锃亮的陶瓷腔体诉说着曾经的光鲜。想当初,这枚形似牙齿的陶瓷腔体为IE 800赚尽了眼球,仅有几克的重量也让人对森海的制造工艺刮目相看。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服役后,陶瓷腔体的耐用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仍然能够确保稳定的声学功能。IE 800的外观颜值我是很欣赏的,也因此觉得腔体改为哑光的IE 800 S少了一些精致感,但是从实用性上来说,非绕耳设计的微小腔体给佩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IE 800式的直插腔体全靠硅胶套的摩擦力才能稳固佩戴,不容易戴好不说,还会产生显著的听诊器效应,佩戴上的短板也是多年来我不会将其作为主力耳塞的主因。好在森海在后续IE系列产品中将腔体与佩戴方式全部重新设计,就此解决了问题。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IE 800的外观设计充满时代痕迹,彼时旗舰耳机市场上复合单元已经比较流行,圈铁这样的混合单元也吸引了诸多话题。森海选择推出IE 800继续坚持单动圈方案,并且将单元本体推向小微,于是在设计上抛弃了过往的绕耳佩戴,多少显得激进了些。与此相同的还有受限于腔体设计将换线处下移到了分线器部,失去了实用性。这一切都仿佛是一份独特的宣言,也为往后十年森海在以微动圈为核心的方案上扬长避短做了铺垫,其后的旗舰继任者IE 900可以说完全将微动圈方案佩戴的轻便优势发挥了出来,当然这就是另一个离题故事了。
在十年后重评一个经典耳塞的声音表现是十分有趣的,甚至有一种祛魅的快感。在播放器还没有丰富起来的当年,烧友们对于驱动旗舰耳塞往往有一种不可知论,凡声音表现不佳必言没推好,兼有各种所谓西装的神搭配——这其中部分确是实情:以IE 800诞生的年代来说,市面上主流的随身播放器大多驱动力羸弱,硬参数也难言优秀,类似于平衡驱动的功能也还未实装。面对着这样一个参数唬人却体型娇小的动圈旗舰,烧友的不知所措和各执一词也不难理解。
好在现在是2024年,我们已经有了太多性能饱和的设备可以驱动随身的耳塞了,使用我近期聆听的主力飞傲Q15解码耳放,只需要低增益挡位就能够将这条老旗舰驱动到饱满的状态。Q15的声底干净,中频凝练,没什么显著的染色,很适合摸索IE 800这种纯动圈耳塞的声音。
如果在故纸堆里扒文,你很容易看到对于IE 800的一些风格描述,如“排山倒海”的风格,或“两头翘”的三频走向。但是这些关于声音的形容词脱离时代的参考系后准确性已经不是很强了,实际表现还需耳听为实。我拿来参考比较的耳塞是达音科的ZEN,这条发布于2021年的动圈耳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时代动圈的特点。
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在与ZEN的比较中,IE 800的低频首先败下阵来。无论在低频的量感还是质地上,ZEN都是一耳更强,而IE 800莫说“排山倒海”了,甚至显得有些清新寡淡。较之ZEN,IE 800低频的优点是较为宽松,哪怕在鼓点密集的曲目里也不会给聆听带来较大的压力。一直以来森海家的旗舰低频都是基本盘,而在这场跨越时间的对话中低频棋差一着,也只能让人感慨一代新人换旧人了。中频方面这条老塞的表现倒是与记忆无差,结像距离较远且密度一般,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都显得缺乏质地,不够水润。较远的中频表现对于以人声为主的流行音乐而言是劣势,必须搭配中频浓郁的设备提升聆听流行的表现力,在这一点上IE 800对于前端的互补性要求倒是一点没变——但是在随身播放器声音表现追求均衡的2024年,这个要求多少有些不切实际了。
IE 800的高频很细腻,极高频的延伸哪怕与ZEN相比也不遑多让,在聆听小提琴、铜管这样的乐器时能够体会到充分的乐趣,只是在齿音方面欠缺控制与打磨。
随着对比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IE 800就是一条专事乐器欣赏的耳塞:IE 800的横向声场宽阔无垠,尤其是左右声场的展开让ZEN在比较之下显得声音拥挤。从当今的标准来看,IE 800的解析力并不算强,结像也不算特别扎实,这让其营造的声场显得空旷寂寥了一些,却也不难想见当年的烧友听到这样的声场表现时是如何一种震撼。
坊间传说IE 800在“上台”后会有脱胎换骨的提升,出于兴趣我也借巡回之机,在Burson的旗舰机一体机Conductor 3X GT解码耳放一体机上聆听了IE 800。一如其他动圈耳塞,上台后的IE 800低频表现确有提升,无论是质感的密实程度还是下潜都变得更好,声音的能量感更为充盈。遗憾的是耳塞上台后过推带来的凌厉与刺激也接踵而至,在更加凌厉的齿音之下,我实在是很难坚持听完一首曲子——我认为在普通随身设备上IE 800的表现才具备持续聆听的特点,这个“上台”的传说,还是留在记忆中罢。
我想如果单论聆听古典音乐,IE 800放在如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宽阔的横向声场、宽松的低频、适中的中频距离和细腻而延展性良好的高频表现让它在古典曲目回放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如果论及绝对的表现力,比如回放时的气势、乐器质感的还原等,IE 800在如今也已经确实落于下风,难堪旗舰之名了,加上对于流行歌曲回放的平庸表现,从历史中走来的它更像一款剑走偏锋的中阶作品。
虽廉颇老矣,但作为第一代微动圈旗舰的IE 800很好地完成了技术昭示,并繁衍出了如今的产品线。朝花夕拾,可知来路。烧友对经典产品的津津乐道也是因为它们铺陈出了如今丰富而美好的聆听年代。通过这次跨越时间的对比聆听,我确实知道IE 800已经垂垂老矣,也更深切认可耳机十年来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并在今昔对比中幸福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