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满是温馨与欢乐。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摆满餐桌,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承载着浓浓的爱意。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一个潜在的“隐形杀手”——食道异物,正悄然威胁着家人的健康。
常有不注意进食的小朋友来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如下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eda3c5a2d361d53d045b866baae80f.jpg)
食道异物:那些意想不到的“危险分子”
许多看似平常的食物,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成为孩子食道中的“拦路虎”。比如,软糯香甜的汤圆,若孩子急于吞咽,很可能整颗滑入食道造成堵塞。又如带核的红枣,甜美的果肉背后隐藏着尖锐的枣核,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坚果类如开心果、杏仁等也是常见的食道异物源,孩子们在玩耍时大口吃坚果,极易发生呛咳或卡喉。此外,家中的小物件如硬币、玩具零件等,也需特别留意,孩子的好奇心强,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其吞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d8198550251ba5824e57c2e1d9ef8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7f34b699164fb2e7bf1583d4ab923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727a6b9d8d0d58263a96e92fdd188b.jpg)
上图均为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取出的食道异物
这些“小麻烦”,会带来大痛苦
食道异物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异物卡在食道,首先会引发疼痛,而年幼的孩子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这种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异物还会阻碍食物的通过,导致孩子吞咽困难,甚至喝水都会感到疼痛。若异物长时间滞留,食道局部可能因压迫和摩擦而发炎、肿胀,进而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更为严重的是,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穿食道,损伤周围的大血管,导致大出血,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1. 饮食教育不能少:在孩子吃饭时,要教导他们细嚼慢咽,别狼吞虎咽,更不能在吃饭时嬉笑打闹、奔跑玩耍。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把食物切成小块,方便孩子咀嚼和吞咽。
2. 危险物品放高处:将家中的硬币、纽扣电池、小玩具等小物件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以减少孩子误吞的风险。
3. 监督孩子玩耍:孩子独自玩耍时,家长要多留意,避免他们把非食物的物品放入口中。特别是在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更要注意,防止孩子们互相模仿一些危险行为。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张许霞医生提醒,万一孩子不小心吞下异物,家长千万不要慌。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严重情况,这可能是异物堵住了气道,要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b93be5f63c1b98ed5d753b637207e4.jpg)
要是孩子只是有轻微的吞咽不适,没有呼吸困难等紧急症状,也不要试图通过让孩子吃大量食物把异物“挤下去”,这种做法可能会让情况更糟。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带孩子去医院,通过专业的检查,如X光、胃镜等,确定异物位置并取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56bc442b6554cabd189c8ac5ebab61.png)
通讯员:王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