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甲医院机器人手术再出事故!传统手术或面临失传?!

行业基源说 2024-10-13 15:13:3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机器人的出现让很多原本无法想象的手术场景变为现实,为很多临床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近期一名来自广东的医生的爆料却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这位网友透露,近日深圳一家大三甲医院妇科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一名40多岁的患者在切除子宫内瘤体时不幸死亡。

据悉,该患者体内瘤体较大,预估为良性肌瘤,传统手术方式完全可以治愈,且手术难度较小,但在治疗过程中,主治医师仍采用了机器人,或可因操作问题,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事件一出,引发了业内广泛讨论,“传统手术是否会逐渐失传”、“简单手术也交给机器人做会不会引发更多风险”等问题也纷纷等上热搜。

部分网友质疑,之所以这么多大医院现在这么依赖机器人,除了省力、精准,更重要的是它很贵——只要开机,不管难易程度、时间长短,一律收费几万元——因为医院实行了DRG控费,医保限额,因此医院很喜欢做这种自费项目。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数量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数量已达到了95000例;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314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全国257家医疗机构安装,手术总量达37万余例,其中泌尿外科手术占比46.2%。

然而,手术量的骤增,也伴随着各种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

在《中国医院杂志》中一篇名为《涉及手术机器人医疗损害纠纷案例分析》的论文的报道,曾对2015年-2022年因机器人手术出现过的医疗纠纷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这篇记录了63件案例的论文中,排名靠前的分别为泌尿外科25件(占39.7%);胃肠科15件(占23.8%);妇产科7件(占11.1%)。

不仅如此,在国内外很多媒体报道中,我们也能时常看到一些因机器人手术而死亡的案例:

2022年11月22日,一名患者因月经不调到中医院妇科就医,后转到肝胆胰外科,CT显示胆管末端结节,ERCP提示中毒异型增生,后进行达芬奇胰十二指肠切除,12月11日出院,有轻微腰酸感觉;12月16日病情加重伴呕吐,怀疑出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因未及时就医处理,12月30日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

《民主与法治时报》也曾报道过一起类似案例,吉林一名患者在当地某知名医院就诊时被诊断出“左肾上腺肿瘤”,确诊后第十天实施了手术机器人左肾腺肿瘤切除术。手术过程患者血压、心率波动明显,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转入ICU抢救,一周后离世。经司法部门鉴定,患者诊疗过程存在郭村,与术后休克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且该过程与手术机器人相关。

诸如此类的案例网上还有很多,在此不做赘述。

不能否认的是,机器人手术方式的出现,让手术模拟、远程指导、甚至远程实际操作成为现实。通过机器人手术,不仅能够减少医生体力消耗,且在提高手术精度,减小创口,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也有着显著优势。

但也同网友所指出的那般,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适合使用机器人,“手术技能是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就像内科医生的查体一样。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作为专业人士还是要苦练基本功的,没苦硬吃也没问题,这毕竟是吃饭的家伙和生存的技能,关键时刻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日后就要屏气机器人手术,统一回归到传统手术方式,毕竟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紧随潮流,但话又说回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们应该守住一颗初心,综合对比,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如此一来,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参考资料:

[1]科普|机器人手术知多少——东方网

[2]《涉及手术机器人医疗损害纠纷案例分析》——中国医院杂志

[3]热议!大三甲使用机器人手术致患者死亡?副主任技师发问:大小手术长期依赖机器人,传统手术失传怎么办?不依赖,但也不能否定科技——梅斯医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