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医生:少吃鱼肉,多吃5物,增强抵抗力

雨真说品质生活 2025-02-18 09:35:0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最近,身边咳嗽、发烧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医院发热门诊排起了长队,朋友圈里也都是“阳了”的消息。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又双叒叕来了!每年一到换季,甲流就像“老熟人”一样卷土重来,让人防不胜防。

很多人以为它不过是一场普通感冒,熬几天就好了,殊不知,每年全球仍有数十万人因流感并发症住院甚至死亡。

如何增强抵抗力,避免“中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甲流到底有多凶?别再当普通感冒对待了!

每次遇到病人问:“医生,甲流是不是跟普通感冒差不多?”我总是直言不讳:“差远了!”

普通感冒 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症状较轻,一般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痒,3~5天就能自行恢复。

而甲流 则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A)引起的,传染性更强,症状更重,发病更急,通常会出现高烧(可达39~40℃)、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咳嗽、极度乏力等症状。

更可怕的是,甲流不仅折磨人,还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曾经有个35岁的男性患者,平时身体很好,不怎么生病。去年冬天,他因为持续高烧、全身酸痛来医院就诊,确诊甲流。

起初他没太在意,想着“多喝热水、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几天后突然呼吸困难,送到急诊时已经发展成重症肺炎,氧饱和度下降到80%以下,最后住进了ICU。

医生紧急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呼吸支持,他才勉强脱险。

所以,别再小看甲流,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为什么医生建议少吃鱼肉?

很多人感冒时都喜欢喝鱼汤、吃炖鸡,认为这样能“补身体”。

但实际上,在甲流高发期,医生反而建议少吃鱼肉,尤其是某些类型的鱼类和红肉。

原因有三:

鱼类(尤其是海鱼)容易引发过敏

甲流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处于“高警戒”状态,吃海鱼、贝类等容易过敏的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过敏反应,加重炎症反应。

红肉摄入过多会加重炎症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不利于甲流恢复。

尤其是肥牛、羊肉、猪肉等红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会提高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让流感症状变得更严重。

甲流期间肠胃功能较弱,过量蛋白质不易消化

甲流感染后,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时候,过量摄入蛋白质反而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不利于恢复。

那么,甲流期间到底该吃什么?下面这5种食物,医生强烈推荐!

这5种食物,能增强抵抗力,帮助身体恢复

大蒜——天然抗病毒高手大蒜含有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大蒜素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复制,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每天吃1~2瓣生大蒜,或者用大蒜泡水喝,对预防甲流很有帮助。

生姜——缓解咳嗽、促进排汗生姜具有驱寒、抗炎的作用,能帮助身体排汗、缓解咳嗽和喉咙不适。

甲流患者如果有畏寒、发热的症状,可以喝点生姜红糖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柑橘类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营养素,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提高抗病毒能力。

柑橘、柠檬、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C的水果,都是甲流期间的好选择。

红薯——增强肠道免疫力

红薯富含β-胡萝卜素,能够提高黏膜免疫力,保护呼吸道,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同时,它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健康,提高整体免疫力。

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肠道健康和免疫力息息相关,酸奶中的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每天喝一杯无糖酸奶,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缩短病程。

预防甲流,还要注意这几点!

除了饮食调理,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播甲流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认真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甲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长期熬夜会削弱免疫力,让病毒更容易入侵。

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是最简单有效的免疫增强方法。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研究发现,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骑车),可以显著提高免疫系统的应对能力,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基础病患者,更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甲流并不是小感冒,不要掉以轻心! 少吃鱼肉,多吃这5种食物,增强免疫力,远离流感侵袭!

医学知识来源

1. 《流感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3. 《维生素C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中国营养学会

4.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中国疫苗与免疫杂志

6 阅读:456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