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长孙为爱情“逃”到台湾穷困潦倒,回大陆靠鲁迅名利双收

源玮聊过去 2023-12-14 15:55:01

鲁迅长孙周令飞

他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肆意玩耍,更不能调皮捣蛋否则就会背上一种浓重的罪恶感。

周令飞如愿到了部队

1980年,周令飞申请部队转业。

周令飞的证件

周令飞与来自台湾的女同学张纯华。

周令飞与张纯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周令飞在节目编导方面做出了些成绩,最终成了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

周令飞的的父亲周海婴及母亲马新云

谈到鲁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位近现代文学巨匠的笔锋如矛般尖锐曾是对抗封建旧势力、反动独裁者的利器。然而鲁迅长孙周令飞一度传闻“叛逃”去了台湾,回来后却没被追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 、不断逃跑的周令飞

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爷爷是什么感受?在这个问题上周令飞最有话语权。作为鲁迅的长孙,虽然在他出生之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但他还是长久的“活在鲁迅的阴影里”,被许多人当作是鲁迅的“继承者”。正如课堂上讲到鲁迅的文章后,老师会对周令飞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人,你是他孙子。要好好表现,尤其作文要写好。”

从那天开始,周令飞总感觉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他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肆意玩耍,更不能调皮捣蛋否则就会背上一种浓重的罪恶感。最令周令飞痛苦的,是他写不出好文章。“鲁迅的孙子,怎么能写不出文章呢?”心里满是这样的念头,周令飞学校也不想去了。索性在1968年底部队到学校征兵的时候,瞒着家里人填了报名表。可交表之时,又发生了意外的事。“你是鲁迅的后代啊?那不行你恐怕不能吃当兵的苦。”说到底,还是觉得他是握笔杆子的人。

周令飞心里不服气,就天天拿着扫把跑到军代表办公室门前扫地。饿了就啃窝窝头,想证明自己能够吃苦。后来军代表被他的态度感动,同意了他的参军申请。他终于到了部队,可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被分配到了卫生所去学医。

“我要扛枪打仗,保家卫国。不是来当卫生员的,怎会分配到卫生所?”面对周令飞的疑惑,连长直接回答道:“鲁迅先生当年就是弃医从文的啊,学医是心愿你应该替他达成。”周令飞听了后坚决反对,连长没办法才把他调到了警卫排让他跟着其他人一起接受军事训练。训练虽然很苦,但是周令飞却甘之如饴。

就在训练有条不紊的进行时,排长突然找到周令飞跟他说排里有很多好人好事。希望他能当通讯员,写一篇文章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一提到“写文章”周令飞实在是头疼,只好向排长坦白自己写不出来。没想到排长沉吟了一会,居然神神秘秘的说道:“要不你抽根烟,找一找灵感?”周令飞自然懂得排长的意思,当初鲁迅先生灵感枯竭的时候就会抽根烟找一找感觉。

可问题是周令飞根本不会抽烟,他和爷爷有太多的不同。说到底,文学能力需要后天培养。就像有人曾问过周令飞,鲁迅笔下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是什么意思?周令飞支支吾吾半天,最后也只能回答“这或许是一种文学技法。”既无法像鲁迅先生一样耀眼,又背负着“鲁迅继承人”的重担。周令飞只觉得痛苦,最后萌生了逃到更远的地方去的想法。

二 、定居台湾

1980年,周令飞申请部队转业。正好当时国家开放了去日本留学的政策,周令飞索性自费去日本读书。想着这样一来,总不会有人认识自己了。然而,周令飞想得还是太简单。他初到日本还不懂日语,再加上经济情况窘迫。只能到中国人开的餐厅里打工,平时就刷碗洗盘子打扫卫生。某一次周令飞在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几个烟灰缸,结果老板看到过后直接把他叫过去狠狠训斥了一顿。原本周令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可对方接下来的话让他冷汗涔涔。“我知道你是谁,你在这里打工的每一秒我都有付给你工资。不管你是谁的孙子,你都要把事情干好!”

这次事件深刻地让周令飞意识到,无论是否摆脱鲁迅孙子的身份。他都要把事情做好,这样既不会损害鲁迅先生的形象也不会令他自己蒙羞。除了经济紧张之外,周令飞初到日本课业也十分紧张。好在来自台湾的女同学张纯华帮他补课,这才让他慢慢地跟上进度。

张纯华本就对周令飞颇有好感,交流多了更觉得他是个踏实、稳重的人。逐渐对他倾心,而周令飞也在补课过程中对张纯华萌生情意。没过多久,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可在当时的恋爱背景下他们的结合是注定要遇到诸多阻挠的,尤其是双方的家庭背景都很不一般。

周令飞是鲁迅的孙子,张纯华则出生于一个台湾大商人家庭。两人谈恋爱的消息刚传回台湾,台湾当局就找到了张纯华的父亲严厉警告道:“在这里很多人都不喜欢鲁迅,你最好尽快让他们断了联系!”不久之后,张纯华就被叫回台湾。家人们天天劝告她和周令飞分手,张纯华对周令飞情根深种不愿答应可如果不给个交代恐怕再难与他相见了。最终张纯华假意答应不再与周令飞来往,这才得以前往日本与周令飞重逢。

可这种隐瞒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周令飞索性陪张纯华回台湾了。在周令飞抵达台湾后,两人顺利地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之前一直从中作梗的台湾当局,此时却选择了“默许”。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台湾当局之所以不喜欢鲁迅就是因为鲁迅不肯受他们拉拢。甚至反过来对他们口诛笔伐,如今周令飞来台湾能降低鲁迅的影响力。第二周令飞来台湾也算是间接宣扬了台湾的“优越”,毕竟鲁迅的孙子都来台湾了不更证明“台湾比大陆要好”吗?当然,上述两点只是台湾当局一腔情愿的想法。个别人定居在哪里根本不足以反映什么,不过这种想法倒是完美贴合台湾当局当时的“鸵鸟心态”。

那么周令飞定居台湾之后生活如何?后来又怎么想到了返回大陆呢?

三 、返回大陆

定居台湾后,周令飞生活的其实并不如意。一开始他去岳父家的百货大楼上班,结果没过多久百货大楼就倒闭了他只能出去重新找工作。后来周令飞又尝试了不少赚钱生意,可或是能力不足或是时运不济他总是失败。在最窘迫的时候,一家人只能出去卖爆米花维持生计。好在周令飞去日本留学的时候进修了电子媒体,那时候学到了些东西。后来在节目编导方面做出了些成绩,最终成了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

恰逢两岸政策放开周令飞可以回家了,可他的父母却对此事抱有疑虑。其他人固然可以回来,但周令飞这种有“特殊经历”的人也可以吗?当年周令飞宣布定居台湾后,还是在大陆产生了不少影响的。他的父亲周海婴原本每天需要批阅不少文件参加许多会议,可是这件事情发生后交给他的任务变得越来越少。上司给他的指示是:“这段时间看看书休息休息吧。”此外周令飞的母亲原本是中学外语教师,结果这事情发生之后也被转到了图书馆上班前后四年的时间没上讲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国民党特务贼心不死一直见缝插针地培植间谍,周令飞的做法令家人受到了不少疑虑。即使抛开“间谍”这件事不谈,周令飞也算开了个“坏头”。毕竟他勉强算个为人熟知的公众人物,这种事情还是要多做防范的。就在周令飞的父母犹豫之际,大陆对台负责人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放心吧,你们一家人尽管团聚周令飞并不是叛逃人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令飞定居台湾后非常注意维护大陆形象。从来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大陆的坏话,台湾当局的计谋自然也从未得逞。周令飞在台湾地区之所以会经历那段窘迫时期,和这方面也有一定关系。如果他愿意按照台湾当局说的做,肯定能轻轻松松维持一家人生计。但他虽然没有继承爷爷的文学天赋,却继承了鲁迅先生刚正的品格。而在外奔波多年,他终于实现了当初的心愿“做自己”!有所成就之后,周令飞最想做的就是回归大陆。在与家人团聚的同时,也尽可能回馈社会。

在他回来的时候,为了公开澄清这一点。新华社还专门发布了消息,这种博大胸怀和台湾当局的“小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如此在回归大陆之后周令飞不再逃避,不仅前去鲁迅墓前祭拜。还特意开始从事与鲁迅有关的宣传工作,算是真正接过了这份衣钵。时隔多年当再度有人问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两颗枣树的问题,他晃然道:“同是枣树,一棵是身体上一棵是精神上的……”

四 、周令飞事件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名人的后代其实是一种不小的负担,比如饶漱石的长孙就曾公开说过:“作为他的孙子,我的前半生都生活在恐惧中。”这种恐惧既来源于自身才能的不足,又来源于外界给予的沉重压力。直到后来确认自己不会成为和饶漱石一样的人,这种恐惧才逐渐消散。还有爱因斯坦的小儿子爱德华,人们都说他是“与爱因斯坦最像的人”。究其原因他不仅在钢琴领域极有天赋,还在医学和精神领域有所建树。然而爱德华却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怨恨,因为爱因斯坦忙于工作。很多时候就像是消失了一样,给他写信也往往得不到回复。

“有个天才父亲根本没有用处,就和没有父亲一样。”这是爱德华亲口所说,令人在感慨之余也不禁唏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难免就无暇顾及家人。爱德华的人生虽然精彩但是并不圆满,后来他因为精神分裂住进了精神病院。而哪怕是他生病期间,身边也只有母亲没有父亲。

前面两位名人后代虽然也承担了不小压力,但是比起爱迪生的儿子就要幸运太多了。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爱迪生坚定地认为,他的儿子有这1%的灵感为此对他寄予厚望。可事实上他的孩子并没有,反而因为这种“沉重的期盼”而苦痛抑郁。最终,汤姆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不仅坑蒙拐骗,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最终在爱迪生去世4年后选择自杀,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与这些名人后代相比,周令飞虽然也遭遇了一些苦痛。但他最终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也成功的活出了自己。可能有人说周令飞后来从事与鲁迅有关的宣传工作,这不还是啃老本其实并非如此。一来周令飞早就事业有成,他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安身立命。这足以证明他的初心很“纯粹”,就是为了宣扬鲁迅的思想文化让更多人知晓。二来周令飞的行为很有意义,我们固然需要那些对鲁迅思想有深入研究的人可是我们也同样需要将鲁迅思想推广普及开来的人。

用周令飞的话很说,很多人提到鲁迅就觉得这是一位“文学大师”其实这种想法是有偏颇的。我们更应该读他的文章,让他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导师和生活中的朋友这才是真正的了解鲁迅、继承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寥寥十数个字,尽显鲁迅先生的赤诚与风采。也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更多地走进名家名人继承他们的思想光辉。

如您喜欢本文章,点个关注不迷路。点了“关注”,您就能经常收到此类文章的推送

0 阅读:28

源玮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