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不多4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总共打死了13600多名以美国为头头的联合国军队士兵。这对美军来说,损失惨重,就像经历了一场大战一样。
在这次战役里,有个拿步枪的中国神枪手,大伙都叫他张桃芳,他的事迹也成了广为流传的故事。嘿,那场仗到底是怎么打的?这个战士到底立下了多少战功呢?
初入军营:张桃芳是1931年出生的江苏泰州兴化人。在朝鲜战争打响前,他并不是个老练的战士,而是战争开始后,他才决定去当兵的。他小时候家里挺穷的,没机会上大学。张桃芳还在啥都不懂的年纪,就亲眼看到了中国那段混乱的战争岁月。
从小他就梦想着上阵杀敌、保卫国家,但因为他年纪太小,一直没机会真正上过战场。等他长大成人,新中国都已经建立好了,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到处去打仗了。结果,张桃芳一直没能如愿以偿去战场上杀敌。可好运不久后就降临到他头上,他等到了一个好时机。1950年6月,朝鲜半岛上打响了战争。一开始,由于半岛之前已经分得很清楚,所以没什么大国急着派兵去掺和。二战那会儿,美国和苏联画了一条三八线,硬生生地把日本占领的地方一分为二了。
一半由苏联负责看守,另一半则被美国占领,这样的分割为后来朝鲜战争的爆发悄悄埋下了火种。1950年6月25日,朝鲜和韩国打响了战争。这时候,美国决定大力插手朝鲜战争,立马派军队去帮助韩国。可这时候的苏联却没啥反应,好像对美国出兵的事儿毫不在意。但朝鲜领导人心里很着急,就赶紧派人去苏联请求帮忙,盼着能得到军事上的援助来对抗美国。可苏联并没有立马答应朝鲜的请求,而是让朝鲜去找中国帮忙。与此同时,苏联也和中国进行了战略上的交流。
毛主席心里也想着去帮朝鲜一把。可是,就当时的条件来说,中国在武器和设施上都还不够强大,没法单独跟美国抗衡。正当中国面临抉择难题时,苏联伸出了援手。他们慷慨表示,愿意免费赠送一批武器给中国,并且与中国达成了购买先进武器的协议。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派兵前往朝鲜,与美国对抗。所以,抗美援朝的战斗开始了,没多久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拉锯战。在这场战役里,涌现出了许多让人感动又敬佩的英雄,像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等。
不过,能单靠一把枪就让美军吓得魂飞魄散的人,只有张桃芳。他是美军士兵超级惧怕的对象,甚至在美军里还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夺命使者”。为了对付张桃芳,美军居然还想出了一个叫“猎杀英雄”的计划,专门派来了他们最厉害的狙击手来追捕他。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元帅带着志愿军大军,跨过鸭绿江去帮助朝鲜,听说这事儿后,张桃芳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他二话不说就开始准备,瞅准了这个好时机,心里琢磨着要亲自上战场,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1951年3月份,张桃芳终于实现了心愿,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不过,他没能马上上战场,因为他是新兵,部队得先对他进行一番训练。
如今的中国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不会让人上午刚参军下午就上战场。张桃芳心里虽然着急,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部队里接受训练。虽然训练和真正打仗有很大不同,但张桃芳依旧非常努力,训练时表现特别出色,这为他日后的战斗积累了扎实的基础。1952年9月,张桃芳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人民志愿军,急匆匆地前往了朝鲜前线。他被安排到了24军的72师214团3营8连,之后在朝鲜的重要战略地点元山开始执行守卫任务。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张桃芳还没被称作什么“狙神”,他只是众多战士里一个挺平凡的小兵。
火热对决:张桃芳刚到朝鲜不久,他们连里就搞了个射击比赛。在这次比赛里,张桃芳终于有机会用上了苏联送来的“新家伙”,这让他高兴得不得了。提到这些武器,人民志愿军心里其实有点不是滋味。苏联给他们的装备,并非顶尖货色,而是人家已经不再使用的一批旧货。说到苏联答应给中国的那些高级武器,其实一直都在他们的兵工厂里“生产中”。但是,就算张桃芳领到的枪是苏联淘汰下来的,他也非常开心。毕竟在那个时候,这种枪还是挺厉害的。
可没过多久,他就乐不起来了,因为在这次的射击比赛里,张桃芳的表现大大出乎意料地糟糕。可能是刚到新地方还不适应,又或者是不太熟悉苏联的武器。反正,打完一轮射击后,张桃芳“不幸”地得了个“大鸭蛋”。张桃芳射出的子弹,压根就没沾到靶子的边。赛场上立着三个靶子,他也有三次尝试的机会,可惜一次都没能击中。这次的表现,把连长气得够呛。于是,连长就给张桃芳委派了一个特别荣耀的任务。
那就是去帮部队搞“后勤保障”,说白了,就是在部队里干些杂七杂八的活儿,虽然有机会碰碰枪,但要想上阵杀敌可就有点难了。张桃芳心里憋屈,被安排去干杂活,他很是不甘心。于是,他瞅准空档,拼命练习,就盼着哪天能在战场上扬眉吐气,挽回面子。在前沿阵地上,张桃芳虽然干的是些零碎活儿,但他还是有机会和敌人直接较量,拼个你死我活。不一会儿,张桃芳他们部队就意外撞上了美军的一小股队伍,张桃芳瞅准时机,鼓起勇气冲进了战场,心里琢磨着要通过打敌人来显示自己的实力。
尽管机会就在眼前,张桃芳却没抓住。他朝着美军士兵一顿猛射,结果尘土四溅,却连个敌人的影子都没打着。张桃芳因此暴露了行踪,差点就被美军直接干掉了。这次事件让张桃芳火冒三丈,气得他在战壕里直拍自己的脸。站在他旁边的老兵,瞧出了张桃芳那股子不服气的劲儿,还亲眼目睹了张桃芳刚才的一举一动。于是,这位老兵就主动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给张桃芳。他对张桃芳讲道:你眼下的毛病不少呢,要想做个像样的战士,心态得稳,你刚才太心急了。咱们每颗子弹都很珍贵,别随便浪费了。再说,你得把自己的武器摸透。
老兵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悠悠地说:“每种武器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你得把它的优点使出来。比如说,你要是拿手枪当机枪使,那可就差得太远了。”老战友点出了张桃芳心里的疙瘩,这让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不对,思想觉悟提高了不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断找许多老战士讨教怎样打败敌人的窍门,同时,也有人给张桃芳提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拿枪拿不稳,胳膊没劲儿,瞄不准目标,而且端着枪坚持不了多久。张桃芳发现了这些问题,立马就开始拼命地练习了。他为了练好打靶,经常保持一个姿势好久都不动,而且,他在举枪的时候,还会在双手上绑上沉甸甸的沙袋,好让自己的胳膊更有劲儿。
在那段拼命健身的日子里,张桃芳的枪法大有长进。而且,他还跟着部队去了上甘岭阵地守卫,守卫期间,张桃芳依旧练得十分卖力。张桃芳练得挺溜,把苏联的那些装备都玩得转,他特别拿手的一把枪,就是苏联产的M1944型莫辛-纳甘步枪。这把枪最开始也是苏联做的,经过好多次的改进和变化,现在变成了新款的枪。有了苏联的帮助,好多人都用上了这款枪。但这可不是啥专业的狙击步枪,对那时候的中国战士而言,它不过就是一支挺寻常的步枪罢了。
经过好几天的适应,张桃芳对这把枪已经熟透了,他能把这枪打得特别准,把精度都榨干了。之后的日子里,连队突然搞了个比赛,张桃芳这回可争气了,靠着他那厉害的射击本事,赢得了上级的点赞。当张桃芳的射击技艺有了长进后,他又被荣幸地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那就是从“干零活的”转变为正式的狙击队员了。张桃芳再次回到战场上,他并不急着跟美军拼命,而是先仔细观察起了自己所处的位置。那个地点便于出击,那块区域可以藏身,那个隐蔽的角落能让自己完全不被发现。张桃芳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得尽全力,别让任何一颗子弹白费。”
没过多久,美军就对张桃芳防守的地方发起了攻击。在这场跟美军的较量里,张桃芳表现得非常冷静,原来他两个星期前就已经把周围的地形地貌都摸透了。那时候的美军特别狂妄,他们在发起攻击前,还在阵地上载歌载舞,大吃大喝。相比之下,中国志愿军的条件就显得艰苦多了。张桃芳对美军的行为气得直咬牙,瞅准一个机会,拎起步枪,在美军离他还有四百来米远的时候,猛地扣动了扳机。这射击距离真的挺远的,这么一来,能打中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可张桃芳一点儿也不含糊,他找了个地势高的地方,对准了美军士兵,眼一眯,手一扣,就把枪给放了。
听到枪声一响,一个美军士兵就倒下了。随后,张桃芳又迅速开了一枪,不过这一回,子弹没打中目标。但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这次远程射击让美军大吃一惊,他们顿时有点手忙脚乱,好多人都赶紧就近找地方躲了起来。张桃芳为人谦逊,面对成功很是淡定,这次胜利让他对自己的枪法更有信心了。之后的日子里,他靠着200多颗子弹,干掉了70多个敌人。靠着这次出色的表现,张桃芳在连队里名声大噪,就连24军的军长都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不过,24军的军长皮定均对此持怀疑态度,他心想,张桃芳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新兵,怎么可能用步枪打出那么好的成绩呢。
狙击枪神 :皮军长想找参谋长一起瞧瞧张桃芳的真功夫,还特意翻出了他收藏的好皮鞋给参谋长看,说:“咱们得验验他的能耐。”你去瞅瞅那个新来的小兵,要是亲眼瞧见他干掉三个敌人,做到了的话,我这双皮靴就送他了!参谋长收到指令后,非常上心,正巧那时候国内来的记者也在场,他们也希望能借此机会采访这位人物,好回去写几篇新闻报道。接着,大家就去请了张桃芳来帮忙。参谋长领着张桃芳和记者们,一起溜达到了阵地边上,找了个隐蔽的地儿躲了起来。
这时候,一群记者围在边上,准备随时按下快门,他们都好奇张桃芳的真功夫,盼着能捕捉到几个值得留念的精彩瞬间。不一会儿,张桃芳在阵地前沿盯上了一个敌人,扣动扳机,“砰”的一声,那名美军就应声倒下。随后,张桃芳又迅速开了两枪,总共三枪,就撂倒了三个敌人。这次的战斗成果大大超过了皮军长的预期,连参谋长都惊讶得目瞪口呆,刚准备鼓掌欢呼,才猛地记起这是在战场前线。接着,他暗暗给张桃芳点了个赞,这一幕也被眼疾手快的记者捕捉了下来,十分难得。
为了嘉奖张桃芳,部队专门为他举办了一个“赠靴典礼”。皮军长鼓励所有战士,都以张桃芳为榜样。不过张桃芳没穿上那双靴子,反倒是常把它挂在胸口,当成了装子弹壳的小帮手。听说啊,是因为那位皮军长的脚太大了,靴子不合张桃芳的脚。美军在遭遇志愿军狙击手重创,损失惨重后,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跳舞嬉闹了。就连上厕所时,他们都得躲在罐子里解决,之后再把罐子扔到阵地外面,连脑袋都不敢稍微探出来一下。因为张桃芳特别勇猛,美军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死神”。所以,美国急忙从后面调来一名高手狙击手,上校艾克,他带着一把很厉害的狙击枪,来到了朝鲜战场。
艾克唯一的使命就是要除掉张桃芳,可张桃芳呢,对此还一点都不知道。到了上甘岭那个597.9米高的地方,张桃芳和往常一样,走到了打狙击的隐蔽点,打算开始他的任务。可他脚刚站稳,旁边就“嗖”地飞过了一颗子弹。张桃芳被吓得一哆嗦,赶紧趴进了战壕,头都不敢露。他慌忙捡起一个破旧的钢盔,用棍子轻轻把它顶到头顶上方。他这么来回晃动了好久,却没见有人朝那钢盔开枪。所以,张桃芳觉得,对面肯定有个高手狙击手。就在这时,张桃芳做了个挺冒险的决定,他飞快地跑到了空地上,紧接着,对面又传来了枪声。
瞅准时机,张桃芳假装被打中,猛地往地上一扑,躲进了掩体,打算迷惑敌人。接着,他利用掩体上的小洞窥探敌方阵地的动静。由于张桃芳对那片阵地了如指掌,他装得就跟真的一样,毫无破绽。不过,艾克身为顶尖狙击高手,对刚才敌人的举动心里直犯嘀咕。毕竟他手里拿的是超准狙击步枪,而那狙击镜里映出的一些情况,让他感觉不太对劲。接着,艾克出乎意料地又小心翼翼地放了一枪,试试水。没想到,这一枪刚好让张桃芳迅速发现了艾克的藏身之处。就在那会儿,张桃芳猛地窜到阵地上,瞄准了艾克就开枪。艾克眼疾手快,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刻回敬了他一枪。
两个人总共就开了一枪,艾克的子弹擦着张桃芳的衣服边飞了过去,可张桃芳不慌不忙,用他那把苏联步枪,瞄准敌人,一扣扳机,就把装备着高级狙击枪的美国顶尖狙击手艾克给干掉了。这时候的张桃芳,压根没想到自己干掉了个多么棘手的大人物。他就当这是个小插曲,接着,他又去找下一个目标,继续他的狙击任务了。在张桃芳驻守的上甘岭阵地上,他花了大约一个月,总共开了422枪,成功干掉了214个敌人。后来,美国报纸上公布了顶尖狙击高手艾克已经牺牲的消息,同时还公布了一个全球十大狙击高手的名单。张桃芳,来自中国,用一把苏联制造的步枪,竟然让美国把他排到了榜首。这时,中国人才慢慢知道,原来美国的顶尖狙击手,已经被咱们的狙神张桃芳给干掉了。
所以,“上甘岭的神枪手”这个称号,在中国广为流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桃芳回到了国内,并在1953年荣获了国家颁发的特别功勋奖。抗美援朝打完后,张桃芳回到了祖国,1954年他加入了志愿军空军,当上了新中国头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后来被拍成了好多电影,一直被人们记住。2007年10月29日,77岁的老英雄张桃芳,在潍坊市第一军人休养所安静地离开了我们。那把让他赢得“狙神”称号的M1944式莫辛-纳甘步枪,现在被中国军事博物馆珍藏,就像一枚永远闪耀的勋章。聊聊张桃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