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唐朝天宝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史书上称之为“安史之乱”。安禄山亲自带领叛军南下,多次击败唐军。唐朝许多州县的官吏纷纷向叛军投降。叛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叛军将领令狐潮和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率领四万多人攻打雍丘。唐代的雍丘,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杞县。
雍丘和睢阳两个城市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多半依靠江淮地区提供。而雍丘和睢阳是保卫江淮地区的重要屏障。当时率领雍丘军民抵抗叛军的人是忠于朝廷的官员张巡。
雍丘守军只有两千人左右,而围城的叛军多达四万余人。因此,城中的军民都非常的恐惧。这时,张巡鼓励大家说:“贼兵精锐,非常轻视我们。如今我们只要出其不意,向他们主动发起进攻,他们肯定会惊慌和溃败。然后,我们雍丘城就可以守住了。”
于是,张巡派一千人登上城楼守城,自己亲自带领一千人,分成数队,突然打开城门,杀向叛军。张巡更是身先士卒,直冲敌阵。叛军根本没有想到,人少的守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居然敢主动发起进攻。结果,叛军被张巡率领的守军打的措手不及,被迫撤退。
过了一段时间,令狐潮再次带领叛军前来攻城,摆设上百门石炮(投石机)包围城池。雍丘的城楼和矮墙被砸毁。雍丘城危在旦夕。张巡命令守城的将士们在城墙上竖立木栅,抵挡叛军进攻。叛军像蚂蚁一样攀附着城墙向上爬。张巡命令士兵捆起干枯的蒿草,浇上油脂,点燃后投向敌军。叛军因此无法爬上城墙。
张巡趁叛军松懈的机会,突然出兵发起进攻,有时候晚上从城里用绳子把士兵放出城外袭击叛军的军营。守城六十多天,张巡率领的守军打了大小三百多仗。守城将士们穿着铠甲吃饭,受伤了裹住伤口继续战斗。叛军再次撤退。张巡率军趁胜追击,俘虏二千多人而回。雍丘守军士气大振。
令狐潮又一次重振旗鼓,率领叛军攻打雍丘,与张巡领导的守军对峙了几十天。雍丘城中的箭用完了。张巡命令将士们用蒿草扎成假人,穿上黑衣服,夜晚用绳子绑住放到城下。叛军官兵发现城下的黑衣人以后,都争先恐后地向黑衣人射箭。过了很久,叛军才发现那些都是蒿草扎成的假人。守军收回假人,收获了几十万支箭。过了几天,张巡又命令把一些士兵放到城下去。叛军看到之后大笑,还以为是假人,都没有做防备。趁叛军麻痹大意的时候,张巡组织五百勇士偷袭叛军的营地,放火烧叛军的营垒。叛军大乱。张巡趁机带领守军反击,追杀了十几里路。
大唐王朝能够延续两百多年,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巡一样的忠义之士。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保卫国家,多次与敌人浴血奋战,用生命去守护大唐江山和人民。
在孤立无援和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巡沉着冷静,率军坚守雍丘,创造战机打退敌军,充分展现出他过人的聪明才智与卓越的军事才华。在很多地方官吏都选择投降安禄山叛军的时候,张巡却选择忠于大唐,抵抗叛军。他的忠诚与军事才华,都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