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吃人到人吃虎,清代到现在,人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道远文史 2023-05-31 09:14:04

清朝的老虎灾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属于神话传说的范畴。其实,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一个问题:为何老虎之祸会在清朝的特定时期大规模爆发?而在东北,虽然也是一片盛产猛虎的土地,但为何却没有发生如此惨烈的虎害?

首先我们要知道虎类动物的生活习惯以及它们的食物。在清朝一代,虎害发生的区域以华南为主,以华南虎为虎害的亚种。华南虎通常在夜间活动,夜间活动,夜间或傍晚时出去觅食。其捕食对象为大型和中型动物,如鹿、麝、獐子和野猪。人类不是华南虎喜欢吃的食物。而且,华南虎大多都是独自行动,只有母老虎会带着小老虎出来狩猎。它的警惕性很高,一般都隐藏在草丛中,捕猎的时候,它会利用草丛和草丛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伺机而动。

清代拍摄的虎照

而与清朝《虎祸》的记录相比较,可以发现两大特征。

第1,日间狩猎。

第2,常常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一大群人中。

这两个特点,都与虎的生活习惯相背离,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虎?

逆天而行,祸害人间?

总之,这场可怕的灾难,就是因为人与虎之间的竞争,而虎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在清朝早中期,人与虎之间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均有显著的改变。

首先,在遭受虎害的地区,经常发生的战斗使当地的虎类动物的数量有所增长。陕南和商洛在明清两代战乱中屡遭摧残,民不聊生,商洛人口由六十万余人锐减至不足两万余人。广西的很多地方,也有超过六成的人死于战火之中。就拿广西来说,康熙年间,因为战乱的缘故,桂林,平乐,梧州等地,还有24%的田地没有开垦,所以这里的草木覆盖面积只有60%左右。

虎照

像这样一片杂草丛生,草木繁茂的贫瘠之地,简直就是养虎的绝佳机会。一般来说,一头虎的活动区域大约是26-78平方千米,并且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植物覆盖。大量的荒地和植物为老虎的数量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们的数量一直在增长,这一点从后来各地捕捉的虎的数量有点夸张就可以看出来。而虎患的前提,就是要有更多的猛虎。

第二,在官府扶持和经济建设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人-虎”冲突日益加剧。随着清朝前期战事的平息,大批难民又重新定居下来,商洛又有不少来自四川和湖北的难民涌入,当地的人口又回复到约六十万人。

在雪峰山地区,清朝官府为加强其统治,实行“逐苗夺业”的方针,向该区域大规模迁移人口,从而使该区域人口稀少的状况得到改善。在福建厦门,由于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居民数量已由咸丰年间的五万多人增长至十五万多人。

就整个国家而言,由于政局稳定,粮食增产,其人口由康熙年间的四千万左右增长至乾隆中期的三亿多。

总体而言,不管是地方官府扶持的外迁,或是国家规模的人口扩张,都极大地提高了虎害灾区的人口密度。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食物和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开荒,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狩猎,这也意味着,原本属于猛虎的大部分资源,都要被人类所利用。

不管是对于人,还是对于虎,在两者的种群数量都在同时增长,但资源却没有相应的增长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基本处于一个“零和”的状态,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虎与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虎照

这一点,在东北也能得到印证,这里的老虎很多,但却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东北的人口已经很久没有爆炸式的增加了,对于天然资源的开采与竞争也很少,所以才能让两者能够比较和平的相处。

在我们的认知中,猛虎经常会对我们发起攻击,甚至是猎杀人类。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人口和科技方面,人类占据着绝对的上风,让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地盘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在白天和人类交手,所以他们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在白天攻击。在他们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轻易捕杀鹿、野猪等珍稀野兽后,他们便会聚集在一起,以冒险为代价,猎杀对他们来说更加艰难的人类。这些猛虎看似凶猛,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只是在垂死挣扎而已。老虎看似食人,其实是人在"吃"老虎。

清朝以后,中国各地偶尔也会发生虎灾,不过,曾经风光无限的虎族,特别是华南虎,都成了昨天的黄花,只能黯然失色。

1 阅读:34

道远文史

简介:专注于国学历史、野史典故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