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河捞尸人:不信鬼神,敬畏死者,但是怕碰上花季少女

鹿哥Gustav 2024-12-31 16:27:17

2010年,一张名为《挟尸要价》照片火出了圈。

至此,捞尸人这个职业渐被人所知。

当然,由于《挟尸要价》火了,捞尸人的名声都不太好,“挟尸要价”、“坐地起价”等负面词常出现在媒体。

看得多了,捞尸人也就没了名声。

毕竟捞尸人成天和尸体打交道,脏、臭、晦气、不吉利......难消的是人的偏见,且不论真相如何。

一、不信鬼神,误了人生

夜幕落下,圆月爬上枝头,不远处的岸边停着艘小船。

上涨的江水轻轻推着小船,摇摇晃晃,破碎了江中月亮。

不时,几只黑狗轻吠,被浪声盖过。

静谧的环境,被远处驶过的客轮打破,波浪激荡下,小船摇晃的更厉害了些,坐在船上的陈松眸子未抬,紧盯着手机屏幕。

“二筒,砰!”

“胡了!”

打完一局麻将,他终于将目光从手机游戏上移开,望着圆月照耀下的江面,不由感慨一句:“人呐,短暂的很。”

老陈是名专业的长江捞尸人,干这行干了大半辈子。

他已经记不清是多久当的捞尸人,当初从父亲手上接过捞尸人的接力棒,断断续续干了应该有二三十年了。

也记不得捞了多少具尸体,兴许有个上千具。

说起这些,他眼神里没有半点波动,眼眸深处却透着些无奈。

在许多人眼里,捞尸人是个很赚钱的行当。

事实上,捞尸人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

小时候陈松不懂这些,也没这方面顾忌,他父亲在这行干了许久,算是子承父业。说起来,从事这行业还有些无奈。

父亲年龄大些后,他就在江边帮父亲干活。

捞尸人这职业,其实并不光鲜,因为常年和尸体接触,别人会觉得他们不干净、有邪气,尤其是《挟尸要价》那张照片火了之后,越来越多人说他们赚死人的钱,不道德。

不道德这话,实在有些重了,都是为生活。

何况,这是一份直面死亡的工作。

至今谈起捞尸过程中发生的事,他都觉得瘆得慌。

陈松不惧鬼神,可长久和死人打交道,还是会害怕、会踌躇。做这行有不少忌讳,诸如不轻易捞花季少女,扭头就走,捞尸后要用鸡血洗手。

有时候报酬给的高,也都是大着胆子去捞。

许多人觉得干这行都是“水猴子”,实际风险很高,稍不注意,就搭进去一个人,以至保险公司常将之拒之门外。

一旦遭遇变故,就只能自掏腰包。

陈松常年在江山飘着,虽没有遇到过大事故,却没有存到多少钱,并不像外界说的,捞一具尸体就能赚几万。

真这么赚钱,也不至于一个捞尸队最多只有三个人,常年甚至只有他一个人。这行业,苦着呢!

二、旱涝保收,勉强过活

谈起捞尸人这份工作,陈松又爱又恨。

以前爱,现在恨。

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他基本就待在捞尸队。

万幸,那时候他结了婚。

刻意提到这件事,还是想说捞尸人在民间风评并不好。若非家里人坠了江、河,需要捞尸人去捞尸,恐怕没人愿意和捞尸人有瓜葛。

无他,觉得晦气。

如果没结婚就干这个职业,怕是连媳妇都很难找到。

除了难找到媳妇,自从干上捞尸人这活之后,他几乎全年都在船上,时刻注意着江面上的尸体。

天微微亮,陈松泡杯茶坐在趸船椅子上,眼睛就盯着江面,看来往客轮,潮起潮落,一旦看到浮尸,就开着小船追上去。

遇到泡了好几天的浮尸,远远就能闻见尸臭。

尤其是夏天,那气味实在好不到哪里去。

胆子小的,压根不敢靠近,这绝不是夸张。许多人兴许说起来觉得不怕,真看见浮尸,整个人就只剩下呕吐。

水里的尸体和旱地的尸体不一样,泡泛了,溺亡的人眼睛瞪着老大、肚子鼓着,加上尸臭,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

十几年下来,老陈养成个习惯——抽烟。

不抽不行,不抽总感觉的能闻到尸臭,抽了之后起码能盖住那股味道。所以一般人根本没法接受捞尸人的工作,累且辛苦,还脏,其实也赚不到钱。

至于说捞具尸体给三两万?那几乎是没有的事。

当然,确实有捞尸公司漫天要价。就说那张《挟尸要价》,拍摄背景就是捞尸人要价36000元,要捞的对象是救人英雄。

这不是个例,2015年、2017年都爆出过“挟尸要价”的事。

捞尸这行当很早就在长江和黄河沿岸出现,打捞遇难者遗体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机构,多数都是民间行为。

民间自发组织的捞尸队,收费自然有高有低。

像陈松所在的捞尸队,隶属于民政局,也就不存在滥收费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他捞一具尸体补贴500元,遇难者家属事后兴许会给辛苦钱,也就构成他的全部收入。

即便是民间捞尸队,多数也不存在漫天要价的情况,一般捞个人的费用在两三千,水流区域实在复杂,要价会高一些。

行业参差不齐,总要有人坚守。

常年待在船上,陈松和家人聚少离多。

好在家里人理解他,让他更有底气干下去。

他说:“年轻的时候我没想过在船上一辈子,没想到真快干了一辈子。”

三、接班,积德

在捞尸队这些年,来过些人、走了不少人,最后只剩下陈松一个。

其他地方也有捞尸人,人数都不多。

哪怕是民间捞尸队、待遇高些,依旧没多少人干。

干这一行,不仅需要水性好、熟悉长江黄河水域,胆子还的大,是个不敬鬼神的“水猴子”,关键得守规矩。

前面说捞尸人一般不捞花季少女,尤其是溺亡的少女。

倒也不是迷信,就是容易出意外。

捞尸人这活,不好干!

运气不好,是个孤寡命。

在船上工作这些年,陈松就很少和外界的人联系,唯有有人落水的时候,才会叫陈松去帮忙捞人。

他捞尸体,也救活人。

干这一行这些年,他也救过不少人。只要听到人呼救,就开着趸船去救。他记得最多的一次救了13个人,人救上来后千恩万谢,他觉得这活值。

对陈松来说,捞尸人不仅是个工作,也是在积德行善。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了总要找到尸体、下葬,他就负责把一个个漂浮在江上的人送回该回的家。

许多年前,他收到过一封感谢信。

拿到这封感谢信时,陈松突然觉得干这行有了意义。

就和捞尸队里的其他人一样,出去找个工作,日子也能安稳、也不用遭人背后指指点点,可又能找个什么工作?何况干了这么些年。

捞尸人不是其他行当,少一个捞尸人就真少了个,鲜少有人愿意接班。捞尸队这些年也来了不少人,就没一个人留下来的。

累、苦、脏,挣不到钱,遭人嫌弃,最后捞尸队成了陈松一个人的坚守。

越是这时候,他愈发不想走了。

他说:“捞尸队只要还在,他就一直干下去,积德嘛!”

慢慢的,他把捞尸当做件积德的事。

不管江面上的尸体多烂、多臭,他都会想方设法捞上来,给尸体清理掉身上的泥巴、青苔,包裹好尸体,等家属来认领。

后来《挟尸要价》火了,媒体关注到捞尸人这个行当,他时常接受报道,问的最多的还是捞尸人挣不挣钱。

每次回答这个问题,他脸上都有些苦涩。

捞尸人挣钱吗?他反正不知道,倒是落了一身病。

当然,部分媒体猎奇,想让他讲些诡异故事,他一般不太讲,实在是不值得讲,捞尸人是不信这些的。

兴许是年纪上来了,他倒是乐意讲些温情的事。

毕竟这是老陈坚守下来的原因,积德嘛!

媒体同样还关注一个问题——接班人,捞尸队来来去去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一旦他下岗不干了,捞尸队就没人了。

老一辈对这方面讲究个传承,三教九流都有传承,老陈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些年他也看明白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老一辈干不了这一行,想找个接班人,难呀!

0 阅读:5

鹿哥Gustav

简介:喜欢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