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备受列强欺压的黑暗年代,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到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中,不但做出巨大贡献,还亲赴战场身负重伤,在回到美国之后还为中国海军四处奔走。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绝对是一件非常玄幻的事情,可却是真实发生过的真事。他就是来自美国的费里奥·诺顿·马吉芬。
马吉芬出生于1860年12月12日,家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诺顿·马吉芬曾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名上校。少年马吉芬高中毕业之后进入了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军官学校,被誉为海军的“西点”。立志奉献海军事业的马吉芬也期待着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像自己的父亲和祖父那样,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884年,24岁的马吉芬一毕业就失业。由于当时美国海军编制压缩,没有足够的军官岗位来安置这些毕业生,因此,同期的100个毕业生只有12人幸运的进入了海军序列,其他八十多个均被迫下岗。美国海军为了弥补他们,按照上尉薪资水平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年的工资,当做遣散费。这让马吉芬倍感失望和郁闷。
国内不行可以出国试试运气啊。当他得知中国晚清政府正在全力建设海军的消息后,他打算来碰碰运气。
1885年,坐了四个月的轮船,马吉芬终于抵达中国天津。在这里他通过美国驻华使馆递交了自己的求职信。很快,求贤若渴的清政府迅速通过笔试和面试,决定录用这个年轻的美国人。
马吉芬被安排到天津水师学堂担任外籍教习,每月100两白银,远比他的美国同学的薪资要高的多。感受到被重视的马吉芬工作热情高涨,认真传授航海驾驶和舰炮操作两门课程。
久而久之,北洋水师的同行和学员都对他充满好感,并将其视为洋知己。有一次,形单影只的马吉芬过生日,北洋水师很多同僚纷纷亲来道贺,有的甚至从外地赶回来,这让身处异乡的马吉芬倍感温暖,也许就是从此时起,他真正将中国海军的强大视为自己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个赚取的机会。
1894年,也就是在马吉芬从美国海军学校毕业后的第十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参加了实战。中日甲午海战爆发,马吉芬被任命为铁甲舰镇远舰的副帮办,相当于副舰长。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马吉芬接替临危受命,接替受重伤的舰长继续指挥战斗。在他的指挥下,镇远舰全体官兵沉着应对,进退有序,在不利的形势下竟还打的有声有色。
镇远舰的主炮是20倍口径305毫米炮,舰首和舰尾各一座双联装炮塔,安装的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后膛填装炮,性能优良。此外还有四门150毫米副炮,2门6磅炮,8门3磅炮,3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火力方面不输于日舰。
然而好虎架不住一群狼,日舰凭借主炮的射速优势,一边向镇远舰集中火力,一边从各个方向包抄过来。镇远舰逐渐落于下风,力不能支,只得撤退。此时镇远舰已经满身伤痕,全舰中弹几十处,马吉芬的舰桥也被击中,他本人大面积烧伤,制服被冲击波撕烂,头部遭受重创,右眼几乎失明。
为了嘉奖马吉芬的忠勇,清廷授予其三等御赐双龙宝星勋章。该勋章专门颁发给为清朝服务的外国人,因此数量很少。又给了他一笔安家费,让他回美国去治伤养病。对此,马吉芬也是十分感念的。
1895年,回到美国的马吉芬并没有寻得进入美国海军的机会,同时他自己也经常遭受伤痛的折磨,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十分挂念中国海军,想念中国的同僚,尤其是当他看到美国社会充斥着对中国的歪曲,对中国海军在甲午海战中的战败原因的误解时,让他倍感痛苦。
他专门写了一些亲历黄海海战的回忆文章,为北洋海军的行动辩解。他认为中国军人绝不缺乏战斗意志,水兵们也十分英勇,北洋水师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战略上的错误,以及陆地上的官僚所导致。
然而他越是为中国海军辩解,越招致其他人的误解,以为他脑袋受伤神经错乱了。舆论上的攻击,加上新伤旧疾发作时,让他头疼欲裂,每天都过的十分艰难。
终于,在1897年2月11日,马吉芬不堪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在纽约的医院内吞枪自杀,这一天,恰好是他的老上司,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在两年前自杀的日子。
按照他的遗嘱,马吉芬穿着北洋海军军服躺在棺中,棺盖上铺盖着清朝的黄龙旗下葬。
马吉芬曾使用过的北洋军服和佩刀,目前作为重要文物,在北洋水师的博物馆中展出,以供后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