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大头、银币到纸钞,民国时期拿什么钱“打红包”“随份子”?

98年的小美嘉 2020-03-23 22:12:45

民国人物全图

每逢亲戚朋友有啥喜事,都会包“红包”、“随份子”,农历除夕之际,长辈都会给予晚辈“压岁钱”,表示长命百岁之意。

打红包示意图

那么,你可知道“红包”、“随份子”和压岁钱从昔日铜钱演变至现在的纸币的个中奥妙?或者,我们每次使用现金或刷卡时,可曾想到过货币与历史的渊源?

地图

新中国成立将近71年了,当我们习惯用人民币作为红包、份子和压岁钱时,是否想到过去是用什么当作红包、份子和压岁钱呢?

民国地图

民国在1912年成立后,随着货币的改变,红包里的钱,从袁大头、孙小头、帆船、法币,到关金券、金圆券、银元券,这些货币到底何时变化的呢?

1917年

壹民国初期:红包里的钱有几十种

1915年在外蒙古库伦发行的地方货币

民国时期的货币,发行时间在1912-1949年间。因为时局多变,各类政权林立,大多自行发行货币。除民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外,还有多种地方性以及民间货币。地方性货币比如在西藏发行的藏币等。而由地方政府、商号、金融机构发行民间货币则更为复杂。边币和汪精卫政权发行的中储券等,由于其势力范围较广,也是当时发行量、流通区域较大的货币。

1911年中华民国军用钞票上海通用银圆拾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曾经在海外印制并发行了多种筹饷票券,比如,让在美国旧金山的美洲洪门筹饷局,于1911年发行的金币券等。

1912中华民国元年(四川军政府造)“汉”字壹圆

民国在1912年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发行军用票取代之前清朝的货币,同时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的各省也发行自己的军用钞票。

民国时期

民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币制尚未建立以及战争的影响,金融市场、货币流通均十分混乱。1912年和1913年,曾两次设立币制委员会,讨论币制的问题,但都无果而终。

民国元年四川发行的大汉银币

各地铸币厂皆铸造各式货币以供流通,全国范围内仅流通货币就有几十种,有鹰洋、站人、本洋等外国银元,有江南、广东、湖北、安徽等地铸造的各类龙洋,还有东三省币、奉天币、吉林币、造币厂币、北洋币、大清银币等等,阻碍了地区交流和经济发展。譬如1912年时,四川就发行了大汉银币。

民国元年

贰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确立银本位制度,发行货币的银行有30余家,外国银行发行钞票数额竟超过本土发行总和

民国9年发行之袁世凯像银币

1914年,裁撤币制委员会,另外设立币制会议。币制会议决定:采用银本位制,并在清朝末期《币制则例》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国币条例》及实施细则。

1913年北洋政府黄金债券,20英镑

1914年2月7日,《国币条例》公布,规定采用银本位,把银元定为国币,将国币分为银、镍、铜币三种,一共十种面额。然实际发行的仅有银币,都是袁世凯侧面像,1914年12月和1915年2月,先后由天津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元新银币,俗称“袁大头”。

1914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袁大头)

段祺瑞在1917年组阁上台,为获得外国借款,重新设立币制局,由时任财政总长的梁启超兼任币制局总裁,计划逐步将币制改为金本位。1918年8月10日,以大总统命令公布《金券条例》,但由于多方反对最终并未实施。1919年的时候,受运动影响,上海钱业公会公开宣布抵制使用外国银元,从此袁大头取得了当时唯一主要货币的地位。

1919年北洋保商银行天津伍圆、天津拾圆

据1922年的数据,“袁大头”币在流通领域已占有85%以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国币条例》明文规定了银元的地位,但因外国势力的干预,当时仍然是银元与银两并用。虽全国商人和老百姓强烈要求废两改元,可是,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终未实现。

1914年在上海发行之拾圆纸币(印有凭票即付中华民国国币拾圆正字样)

各省则滥铸银角、毫洋、铜钱等各种辅币,造成北洋初期辅币的混乱相比晚清,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国时期发红包

在纸币方面,北洋时期的各种钞券则更为混乱。1912年12月,袁世凯特许发行兑换券。除了外资银行外,先后发行货币的银行竟仍有30余家。而从清末到民初,外国势力一直对当时的币制金融粗暴干涉,众外资银行多在我国各地擅自发行钞票,据1925年的数据,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钞票数额竟超过所有本土银行发行的总和。

过节

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废两改元”,发行法币,抗战期间形成“一国多币”的现象

政府发行的孙中山像银币

到了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铸币厂铸造孙中山侧身像银币,称为“开国纪念币”,俗称孙小头,形成南方使用“孙小头”、北方使用“袁大头”的有趣现象。

民国年间的北平春节。

1928年,民国北伐成功后将“孙小头”改为国币,全国通用。此时各地除使用“孙小头”外,“袁大头”等其他银币及部分银行发行的纸币,也还可以流通。

汉代铜钱红包

1933年3月,民国政府宣布“废两改元”后,继续维持银本位制,单位则改为“元”。由中央造币厂专属铸造,一面为孙中山侧面像,另一面为帆船图的新币,俗称帆船,此时流通国币类型主要有袁大头、孙小头及帆船。

民国25年中央银行委托中华书局印制之法币

1935年11月,鉴于世界银价上涨,致使白银不断外流,造成经济萧条,决定改革币制,不再采用银本位制,以4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1936年发行的100元法币

规定所有的纳税和交易用法币,不得使用银币,也就是说禁止银元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人民拥有的银币需到4大银行兑换法币,每元银币兑换法币一元。此时的国币,即为2大银行发行的法币。

抗战时期中央储备银行于民国33年发行之贰百圆纸币

当时中央印制厂尚未成立,离1941年成立还有6年,因此4大银行委托民间印制法币,主要印制厂为:中华书局、英国德纳罗公司、英国华德路公司及英美钞票公司等。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南银行上海伍圆

抗战时期,日本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先后在华北、南京扶植相关政权,并成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中央储备银行”等银行,各自发行钞票流通,形成了“一国多币”的奇葩情形。

“北洋银元局”正门外景

战时,民国政府为筹措军费,贬值法币及增加发行量,致使物价飞涨。1947年以后受战争影响,法币信用崩溃,政府开始发行大面额原用于收纳关税的“关金券”,作为比法币更高面额的货币。

民国38年发行之银元券样张(壹圆、伍圆)

1948年8月,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以金元作为本位币,并且发行“金圆券”取代法币,然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金圆券无法流通,从而结束9个多月的寿命。7月,在广州公布“银圆及银圆兑换券发行办法”,恢复银本位制,在广州、重庆发行银元兑换券及银元辅币。民国政府溃败后,银元券流通地区仅限几个海岛;此后,银元券就此划下句点。

宋代钱串红包,给嘻哈少年带来灵感

打红包自古以来就有,近代以来,红包也已经成为民间恭贺婚庆寿诞时的必备。到了民国时期,一些精明的商家发现了红包背后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他们尝试着在春节来临的时候,给一些老主顾和客户赠送一些装有小额礼金或礼品的红包。

清代硬币饺子,让你锦鲤附体

只是货币太多太乱,所以在民国时期,要是给别人打红包、随份子、给压岁钱,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方,红包里面包的钱币完全不一样。

民国连号红包,连连高升寓意好

其实,当我们打开红包里的钱时,金额多少并不重要,而是这些崭新的人民币所隐含的祝福心意。从过去到现在,人们有喜事的时候或除夕围炉之际,这些钱总是家人传达亲情最常见的表现。

民国时期红包封

从袁大头到人民币、从银币到纸钞,形式多变,“红包”、“随份子”和压岁钱的外观亦有不同,但祝福、长辈疼惜晚辈的关怀、期许却无二致。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也在纸币风华逐一呈现,展现精髓。

1 阅读:434

98年的小美嘉

简介: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