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给乾隆帝上"高宗"的庙号,是不是在恶心他爹?

飒沓风华舞 2025-01-07 18:01:26

世人皆知乾隆帝是个爱面子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超越康熙帝的功业。晚年时,他自称"十全老人",处处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可谁能想到,就在他驾崩之后,他最看重的庙号竟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乾隆帝生前曾多次暗示,希望死后能得到一个带"祖"字的庙号。可他的儿子嘉庆帝偏偏给他上了个"高宗",这个看似高大上的庙号,背后却暗藏玄机。历史上的"高宗"们,可都不是什么好下场啊!

究竟是什么让嘉庆帝对自己的父皇如此"孝顺"?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乾隆帝的野心:从康熙到十全

世人都说乾隆帝是康熙帝的"铁粉",可要说乾隆真心佩服康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1736年,乾隆登基之初,就在朝堂上大谈"孝道",时不时就要提一句"朕的皇祖父康熙皇帝如何如何"。可这话说得多了,大臣们都看出门道来了——这位新皇帝分明是想与康熙一较高下啊!

要说这种心思从何而来,还得从乾隆的青年时代说起。那时候,乾隆还是个皇子,整日泡在宫里读书。康熙年间的檔案奏折摆在他面前,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祖父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北征葛尔丹的赫赫战功,乾隆的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1758年,准噶尔部被平定,乾隆兴奋得几夜都睡不着觉。他连夜召集军机处大臣,特意将康熙年间平定准噶尔的奏折都翻了出来,一条一条地对比:康熙打了多少年?朕打了多少年?康熙花了多少银子?朕又花了多少银子?

这一比较不要紧,乾隆可高兴坏了!他对大臣们说:"康熙皇帝用了整整八年才平定准噶尔,朕只用了三年!"说这话时,他的语气里满是得意。

到了1775年,乾隆已经在位四十年,功绩渐显。一日,他在乾清宫翻阅奏折,忽然想到自己的功绩似乎不少,便找来几个老臣详细盘点。这一盘点不打紧,竟数出十件大事!

于是乾隆立刻下令,要把这"十全武功"刻在石碑上,还要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在碑文里写道:"朕之功业,岂在康熙之下乎?"

这块石碑刚立起来没多久,乾隆又开始琢磨起了庙号的事。一天,他把几个心腹大臣叫到身边,说起康熙的庙号是"圣祖",说着说着就话锋一转:"你们说,朕这一生功业,可堪配得上一个'祖'字吗?"

大臣们哪敢说不行?纷纷表示:"陛下功德盖世,超越三代,自然当得起一个'祖'字!"

乾隆听了很是受用,但又觉得自己亲口提这事不太合适。于是他轻描淡写地说:"罢了罢了,朕百年之后,就一个'宗'字便够了。"

这话说得轻巧,可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在暗示将来给自己上庙号时,千万别给个"宗"字糊弄了事。要知道,在清朝的规矩里,"祖"字可是比"宗"字高一个档次呢!

一个意味深长的庙号:高宗的历史渊源

乾隆帝一生为了超越康熙,到头来却连个"祖"字都没捞着。可这个"高宗"的庙号,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大有文章。

说起"高宗"这个庙号的由来,还得从商朝说起。商朝的高宗武丁,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一代明君!在他统治的时期,商朝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这位商高宗不但把商朝治理得井井有条,还亲自带兵打仗,南征北战,让周边的小国都服服帖帖的。

可是到了后来,这个"高宗"的庙号可就没那么威风了。汉朝的汉元帝,也就是汉高宗,简直就是个反面教材!这位皇帝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被他老爹汉宣帝批评说:"乱我家者,太子也!"这话说得可不是没来由。

汉元帝一生都在干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他最爱玩的就是跟宫女捉迷藏,经常把朝廷大事都扔在一边。更要命的是,他还特别迷信,动不动就找个道士来摆弄些稀奇古怪的法器。班固在《汉书》里把他评价得那叫一个惨,说他"阉尹之疵,秽我明德"。

要说最丢人的"高宗",那非梁朝的萧纲莫属了。这位梁高宗可是让侯景给活活饿死的!那会儿侯景造反,把他困在台城,别说是山珍海味了,连口粥都喝不上。最后饿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喝墨水充饥,结果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再说说唐高宗李治,这位更是个让人无语的主。他一生都被武则天牵着鼻子走,连朝廷大事都要问过武则天才敢做决定。后来武则天干脆自己当皇帝了,把李家江山都给抢了去。

说到这儿,最有意思的还是宋高宗赵构。这位可是乾隆帝最瞧不上的一个!要说为什么,那可就有说道了。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可他当皇帝的方式可不怎么光彩。他是唯一一个给金国称臣的皇帝,每年都要给金国进贡,还得叫金国皇帝叫"伯父"。乾隆帝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一点,他还专门写了首诗来讽刺赵构,说什么"偏安祗有姑息计,北伐曾无恢复能"。

这么一数,历史上的"高宗"们,除了商高宗武丁,后面这些要么是昏君,要么是亡国之君,要么就是被人拿捏得死死的。这样的庙号,嘉庆帝给乾隆帝上,这不是明摆着让乾隆帝"认祖归宗"了吗?

更妙的是,嘉庆帝给乾隆帝这个庙号的时候,还引用了乾隆自己的话。当年乾隆评价宋高宗时说的"顾腼然诩为中兴,不亦深可鄙哉",没想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拿来打自己的脸。

父子间的隐秘较量

要说乾隆帝和嘉庆帝这对父子之间的较量,还得从选太子这件事说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父子矛盾,而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权力博弈。

1760年,乾隆帝的长子永璜早早就去世了,这让乾隆帝伤心了好一阵子。可是朝廷不能没有太子,于是乾隆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皇子。先是看中了三阿哥永璹,刚要立他当太子,这位三阿哥就得了重病,没过多久也驾崩了。

这下可让乾隆帝犯了难。他四处打听各位皇子的表现,最后看中了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可乾隆这个选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

1773年的冬至,在天坛祭天的时候,乾隆说了一番让人匪夷所思的话。他对着苍天说:"如果这个孩子将来能治理好国家,就保佑他;如果他不行,那就让他早点死,也省得日后误国。"这番话传到永琰耳中,可想而知是什么滋味。

更让永琰难堪的是,乾隆还让他去祭拜已故的端慧太子永琏。这本来没什么,可乾隆却说:"你不是因为弟弟拜兄长才去祭拜的。"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你这个太子的位置,本来是要给永琏的。

这还不算完,乾隆还找了个和珅来"辅佐"太子。这个和珅可不简单,他不仅是乾隆的心腹大臣,更是个会来事的主。每次太子要见乾隆,都得先通过和珅通报。有时候太子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第二天和珅就会添油加醋地告诉乾隆。

1795年,太子永琰去看望生病的满洲都统,还写了首诗表达关心。这首诗一出,和珅立马就向乾隆报告说:"太子这是在拉拢军队啊!"乾隆一听就火冒三丈,立即派人严查此事。

究其根本,乾隆对永琰的不信任,源于一个深深的担忧:这个儿子会不会比自己更有本事?永琰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在经史子集上的造诣很深,处理政务也很有一套。这让乾隆既欣慰又忧虑。

1793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来访,带来了不少稀罕物件。太子永琰对这些西洋玩意儿很感兴趣,还专门研究了一番。这事传到乾隆耳中,他当即下令:"太子不许过问这些事。"表面上是怕太子分心,实则是担心太子的见识超过自己。

太子永琰在和珅的"监视"下,每天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即便当上了皇帝,只要乾隆还活着一天,他就得继续扮演这个听话的儿子角色。直到1799年正月初三,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较量,才随着乾隆的驾崩画上句号。

乾隆朝末年的权力格局

1796年九月,乾隆帝宣布禅位给太子永琰,自己则做起了太上皇帝。这一天,嘉庆帝站在大殿上,手捧着父皇递过来的玉玺,可这玉玺却迟迟递不过来。这一幕,被当时的军机大臣们看在眼里,写在了奏折里。

这场交接仪式显得格外尴尬。乾隆太上皇帝紧紧抓着玉玺不放,直到大臣们咳嗽了好几声,他才不情不愿地松了手。从这一天起,大清帝国就进入了一个奇特的时期。

宫里宫外,两个年号同时使用。宫里的奏折还用乾隆年号,宫外的公文已经改用嘉庆年号。这可让朝廷上下的官员们为难了。比如,一个官员要写两份奏折,一份呈给太上皇帝,一份呈给皇帝,连年号都得分开写。

更有意思的是军机处的情况。军机处的大臣们每天都要面对两位皇帝:早上先去给太上皇帝请安,汇报完工作后,再去给皇帝请安。他们说话办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了这个,哪件事办错了得罪了那个。

有一次,嘉庆帝批阅奏折时用了蓝色的朱笔。这事让乾隆太上皇帝非常不高兴,说道:"朕用红笔批阅奏折几十年了,怎么能随便改变呢?"从此以后,嘉庆帝只好也用红笔。

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候嘉庆帝正在处理朝政,突然就收到太上皇帝的口谕,说某事应该怎么办。这时候,嘉庆帝只能放下手中的事,按照太上皇帝的意思去办。

军机大臣们更是左右为难。1797年,嘉庆帝的老师朱珪被提拔为吏部尚书。嘉庆帝写了一首诗祝贺,结果这事被和珅告到了太上皇帝那里。太上皇帝立即把军机大臣董诰叫去询问:"这事违反《大清律》没有?"

这可把董诰问住了。说违反吧,皇帝写诗祝贺大臣升官,这事从古到今都没人说过不行。说不违反吧,又怕得罪太上皇帝。最后,董诰只好说了句:"圣明的天子没有错误的言论。"

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799年。这期间,嘉庆帝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实际上什么事都得先请示太上皇帝。连宫里的大小事务,也都要经过和珅这个"二皇帝"过手。

就连嘉庆帝要去看望生病的大臣,都得先打报告。有次他去看望病重的都统,和珅就立马向太上皇帝报告说皇帝在笼络军队。这种情况下,嘉庆帝连走动都得处处小心,生怕被人告状。

最后的反击:庙号背后的故事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太上皇帝在暖阁里安详地走了。嘉庆帝这一哭,可就有意思了。按照当时的记载,他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满朝文武都拦不住。可等他哭完了,立刻就开始发号施令。

谁也没想到,嘉庆帝的第一道谕旨,竟然是要给太上皇帝定庙号!这谕旨一下,军机处的大臣们都蒙了。按照惯例,定庙号这种大事,怎么着也得先召集大臣们商量商量吧?可嘉庆帝压根就没这个意思。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新皇帝给出的庙号是"高宗"。当时就有老臣提醒说:"陛下,乾隆皇帝生前不是说过,想要个'宗'字吗?"嘉庆帝立马接话:"正是啊!先帝遗训,要一个'宗'字,朕不敢违背。"

这话说得可真是绝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乾隆当年说要个"宗"字,那是在暗示要个"祖"字。可嘉庆偏偏装糊涂,说:"我老爹要'宗'字,那我就给他个'高宗',这不是正合他的心意吗?"

这份谕旨发出去还不到十三天,嘉庆帝就开始对付和珅了。先是派人查抄和珅的府邸,光金银珠宝就抄出来八百多箱。紧接着又查出和珅的贪腐案,最后把这位"二皇帝"直接赐了死。

有意思的是,嘉庆帝处理和珅的时候,还特意说这是遵照乾隆遗诏。可是谁都知道,乾隆最宠信的就是和珅,怎么可能留下这样的遗诏?

就在处决和珅的同一天,嘉庆帝又下令修改了《乾隆朝实录》。这一改可不得了,把乾隆朝很多"十全武功"的记载都给改了。比如,当年乾隆说平定准噶尔只用了三年,比康熙用的八年还快。可嘉庆一查军机处的档案,发现这仗根本就打了十多年!

四月初七,嘉庆帝正式给乾隆帝上庙号谥号。这个完整的称号可长了:"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听着挺威风,可就是没有那个"祖"字。

这天的仪式上,嘉庆帝特意让人宣读了当年乾隆和军机大臣们谈"宗"字的记录。他还说:"先帝圣德谦冲,曾亲口说过百年之后要用'宗'字,朕不敢违背遗训。"说这话的时候,朝堂上鸦雀无声。那些当年陪着乾隆暗示要"祖"字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作声。

就这样,乾隆帝这一生追求的"祖"字庙号,最后成了一个"高宗"。他最信任的大臣和珅,也在他走后不到半个月就被处死。这一切,都是他最疼爱的儿子做的。而这一切,还都是"遵照遗训"。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