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上山祭祖

武桓社会趣事 2025-01-29 12:34:38

2025年1月28日(除夕)星期二 晴

祭祀先祖,是我国民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我们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特别是除夕这天祭拜祖先一直是我们恩施的风俗,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直到现在,重视祭祀祖先,依旧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我们每逢除夕总要上坟祭拜,感恩追始,祈求保佑。这是因为祭祀祖先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养成一个厚道、孝顺、感恩的心,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而孝、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所以人们在除夕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早上吃完饭后我和先生、女儿就去给我的爷爷上坟。这里漫山遍野的坟墓、芦苇、野草、蒲公英,路边有卖纸钱、香烛的,我们顺便就买了,恩施城区禁鞭,除了偶尔火车从铁轨上通过的轰隆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什么其他声响。今天整个大街上都没有什么人和车,而公墓里的人真多,停车场的车都停满了,公路上都停满了一长条车,像龙一样,我们的车也在路上缓缓前行,幸运的是一路上还没堵上,终于到了停车场。除夕的下午人们都来祭拜,一家一家人来给祖先上坟,公墓成了整个恩施城最热闹的地方。

这荒山之上、枯草之中,架在大山之间的铁轨上有火车时常经过,我们在山下望着那一辆辆火车急驰而过,想到在这里埋葬着我的祖先和长辈,当年他们一辈子没出过这里的大山,也没见过火车,如今,天天有火车经过这里,即使长埋地下也不会寂寞了。

给爷爷上完坟后,我们和女儿的大姑一家接着到七里坪毛坝的燕子坪村去给先生去世多年的爷爷奶奶上坟。我们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墓地。这是我和外侄女、女儿第一次去祭拜,这么多年都只是先生和他哥哥、姐夫一起去,一般都不会带我们女人一起去,这是因为通往墓地的山路很陡,我们开的车要爬六七十度的坡,还必须开四驱才能爬得动。而祖坟就在这荒山野岭的山里面,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老山路,路上杂草丛生,还要人用镰刀或者铲子砍杂草,才能从草笼子里钻进去。先生每年来,都有经验了,他专门带来了铲子,一路上铲掉荆棘,给我们带路。

我和姑子姐一家走山路如履平川,可女儿就不行了,她从小就没大走山路,平衡功能有些差,她手脚并用向山上爬去。她没有拐杖,我就要她扶着我这个行走的拐杖爬山路。我的稳定性很好的,以前我常常徒步,这些山路我一走就是几公里,爬山对于我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山顶有一棵树,寒冷的冬天让它变得光秃秃的了,树枝上没有一片树叶,它是蓝天这张画布上遒劲的线条,展现出强韧的生命力。马上春节伊始,这树的枯枝上就会慢慢长出树叶了!春节的意义可能就是在提醒我们春天马上就要到了,万物开始复苏了,枯枝可以变成枝繁叶茂的绿树,一切都会由枯寂变成生机勃勃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往复,生命就是在四季的轮回里变得越来越强大。

站在山腰看着山谷下的村庄,那一栋栋漂亮的小别墅,那一片片翠绿的小竹林,那满山坡高大飘逸的白色的荻,那对面巍峨的山峦,还有山顶飘着的一朵白云。虽然山路崎岖不平,但我们在山上能够欣赏到山村特有的美真是让人陶醉。

爬了十几分钟山就到墓地了,这一片都是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先生在前面做开路先锋,而先生爷爷奶奶坟上不仅长满了野草、藤子,还居然长了几棵大树,先生就和姐夫一起砍树、除草,我们几个女同胞就在除完草的坟前摆好祭祀用品、磕头祭拜。整个坟前都清理得差不多了,最后就是放鞭炮了,当点燃鞭炮的那一刹那,烟雾渐起,在宁静的山谷里响起噼里啪啦的响声,在爆竹声里辞旧岁、追思先人。

我们在山上一直等到火烛、鞭炮燃尽了才走,免得引起山火。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是高,每年除夕千家万户都得到山里给祖先祭拜,但很少听说起山火,大家都是在火烬之后,看不到一点火星才离开祭拜现场的。

今天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爬上山顶祭拜祖先,不仅仅是在追思先祖、为家人祈求平安,其实除夕祭祖更是在寻找我们的根和初心,我们只有明白自己来自哪里,才能不忘使命,不负先辈的嘱托。中国人的这种宗族观念让每个人拥有荣辱观,只有时时刻刻做好自己,心存是非,才能不辱没先人,不给家族丢丑。中国人觉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光宗耀祖,是给祖先增添光彩,祖先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的。正因为这种扎根于心底的观念,所以没人敢无所顾忌地干坏事,大家只想着做好事,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光耀家族门楣。

0 阅读:0

武桓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