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各大儿童医院纷纷迎来就诊高峰。多地儿童医院人满为患,部分医院甚至出现了排号1000开外的现象。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我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其中甲型流感占比超过99%。监测数据还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但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才可能逐步下降。在此期间,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对公众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在北京,这一形势尤为严峻。据北京市昌平区京都儿童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医院儿科接诊量激增,不少患儿因感染甲流而出现高烧、咳嗽等症状。由于患儿数量庞大,医院不得不增设输液室以满足治疗需求。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湖北武汉。孔女士的儿子近日出现咳嗽和发热症状,在家自行治疗无果后,她带着儿子前往同济医院儿科急诊。孔女士表示,当天下午2点20分挂的号,直到5点5分才看上医生。诊室外,大厅里连坐的位置都没有,到处都是焦急等待的患儿和家长。
家住北京的杨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她的孩子在旅游回来后出现了咳嗽和发热症状,先后去了多家医院都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直到晚上9点到达儿童医院,挂号时已经是1000多号。经过漫长的等待,杨女士的孩子最终被确诊为感染甲流并开具了药物。杨女士表示,其实早该在家用测试盒初筛,但总觉得医院更靠谱,结果耗费了大量时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专家提醒,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其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在缓解症状方面等效,但玛巴洛沙韦对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可能更快一些。
然而,在抗病毒药物需求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滥用药物的现象。有家长为了应对流感“囤药”,甚至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就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病毒药物。对此,专家强调,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诊后再按说明书服用。同时,也提醒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上门核酸检测等方式进行初筛,以减轻医院压力并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专家还建议公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以预防流感。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与家庭成员接触时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随着寒假的临近和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强,预计流感活动水平将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