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风送爽,走进江苏如皋白蒲镇,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映入眼帘,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发出隆隆声响,将一排排成熟稻谷收割入仓,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热闹的丰收景象。
收割收购一条龙 鼓起村民“钱袋子”
在白蒲镇新陆村,种粮大户肖海林望着稻田里热闹有序的收割场景,不禁喜上眉梢,“现在是水稻收割的黄金期,这些‘大块头’可帮了咱们大忙,一台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四五十亩地。”
近两年来,白蒲镇推进开展4个片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面积达4.92万亩,全部采用无人机、翻耕机、旋耕机等多种现代农业机械耕作,如今的水稻耕、种、管、收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秋收效率。
“收”得到了保障,“售”也不落后。据了解,肖海林早早便与白蒲镇当地的数家米厂签订了收购协议,机收的稻谷在地头就可以卸货给收购商的大卡车。肖海林感慨道:“现在水稻收割和收购是一条龙服务,脱粒在田间,交易在地头,不用运到家,就把卖粮钱拿到手。”目前,米厂以1.4元一斤的价格,已收购20吨左右。
农产品销售事关“米袋子”,更联系着“钱袋子”,这种“田间收获,地头交易”的方式方便省心,还省去了运粮、储存的时间和成本,让农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顺畅。
完善农技服务 助力优质“稻生金”
“这个水稻品种叫‘南粳’,产量高、口感好,还适宜机械作业。”白蒲镇沈腰村种植大户杨镇华指着眼前一片稻田高兴地说。
据了解,在江苏省委联合省农科院组建的“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杨镇华引进了新的水稻种植品种,并且通过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掌握了秧田耕整、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技术要领。
“放在以往,‘分层镇压’‘叶面精调’这些词咱们庄稼人听都没听过,现在有了专家们手把手教,我们一步步学,什么时候用肥、什么时候施药清清楚楚,产量明显上去了,以前收八九百斤就算高产了,今年亩产超过1300斤!我们心里很感激。”杨镇华表示。
更高产的种子、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先进的农机装备……现代科技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全流程。在秋收期间,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保障各种机具不违章、不超载、不“带病”工作,为秋收“保驾护航”,让农民把好收成“收入囊中”。
合作社产销融合 共赢丰收“金满仓”
走进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只见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大米码放整齐,米粒洁白晶莹、颗粒饱满。“这是我们基地生产的‘梓韵’牌大米,近年来获得‘南通好大米’银奖、‘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白蒲镇合兴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陈永建自豪地说。
恒孚合作社建立起“种植-加工-销售”的产销融合发展新模式,生产和销售两手抓、两不误。合作社与邮政公司加强“社邮”合作,利用智慧悯农互联网外销,年销售优质大米300多吨,远销江浙沪闽皖粤等六省市,同时与平安保险公司合作在平安线上商场上架农产品,利用平安自主直播渠道,在全国推广“梓韵”产品。
优质稻米产销一条龙,只是恒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的一环。合作社着眼长远,努力做到“土”得出奇,“特”出效益。自2019年起,合兴村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优质元麦种植基地,口感和品质均得到客户好评,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
“家里的田没人种,交给合作社统一托管,一来土地能利用起来,二来还能拿分红。”社员张大妈笑着说。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让老百姓共享红利,促进村集体稳步增收,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一幕幕秋粮丰收只是白蒲镇今秋全面丰收的缩影,白蒲镇今年共种植水稻8.79万亩,预计总产值9670万斤,11月上旬可全部收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