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大人说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理由是水浒传中逞强好胜、持械街斗的场景较多,年轻人看了,难免气盛,热衷于武斗。
而《三国演义》中,权谋诡计过多,老人已是看尽世间冷暖,掌握其中的权谋诡计之后,容易多做处心积虑害人的事情。
以我对历史浅薄的了解,我认为这两段话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可惜的是,很多人,读了几遍《三国演义》,能够说得上几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认为自己可以用《三国》洞察天下大事。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世界格局怎么演变,张口“孙刘联盟”“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世间风云际会。用《三国》来解读局势的野生国师们层出不穷。
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北宋名相赵普倒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但是你别真的认为只读半卷论语就可以将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朝政民生乃是涉及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的具体事物,怎么运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合理调度人才,知人善任都是大有学问在其中的,千万别认为读一部“万金油”的著作就可以解决一切事物。
接下来我简单说说三国时代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背景,一种“私权化之下的乱世”。这个其实自东汉立国以来就埋下了种子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重夺大汉江山以来,便对当年的功臣进行大肆封赏,并且进行联姻,久而久之,武勋集团与外戚集团便合为一体,开始干涉朝政。甚至左右皇帝的废立。
外戚权贵从此成为了东汉尾大不掉的力量,而刘姓皇帝为了夺回权,便依赖于宦官集团。桓帝时期,宦官集团在与外戚集团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又成为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后来名士陈藩与大将军窦武联合起来密谋清除宦官,但是最终泄密身死。
在宦官与外戚水火不容的形势之下,双方都试图去发展自己的势力,勾结地方豪强士族以及官吏。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将土地与财富肆意分给自己的同党。将整个大汉的江山变成党争的私产。久而久之,朝政日趋昏暗,党争内斗层出不穷,加上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混乱,民不聊生。
《三国演义》开篇之处所提到的大将军何进以及他的支持者,就是投靠外戚集团的代表。而曹操,简单来说,可以将他归为投靠宦官集团的代表。前面说到,朝政混乱,民不聊生。
于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底层动乱纷纷涌现,前后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后有张鲁在汉中创立的“五斗米教”。训练不精的流民武装虽然在正规军的冲击下很快溃散,但是“私权化”之下的地方割据和朝中大臣,纷纷为了自身的利益参与逐鹿天下。董卓、曹操、孙坚、袁绍等小说中的知名人物,就是这江山”私权化“之下的争夺者。
好了,于是问题来了,这些人,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手下的幕僚武将,也多出于当时的世家大族。简单说,就是"私权化"过程中的站队者。这些幕僚,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希望寄于"私权化"的军阀身上,清河崔氏、颍川荀氏等就是这些代表。
你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你有多大的概率是身在这些世家大族,然后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找到一个明主,一展风采呢?
你又有多大的概率,本是一普普通通的田舍翁,无依无靠,在天灾人祸中奄奄一息,难得遇见天公将军张角的太平道,以为大救星来了,然后在一起外出作战中,成为官军的刀下亡魂。
两者比较一下吧,你假如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哪种情况在你身上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好的,姑且你出身好,运气也好。曹阿瞒说:乱世用人,论才不论德。你成为了朝思暮想的孟德帐下的一名谋士,嗯,使个诈降计,或者宴请敌将之时,帐中埋下五百刀斧手,我可太会了。成为郭祭酒、荀令君指日可待。
等一等,流民遍地,土地荒芜,白骨千里,且这些饥民天天闹事。怎么安抚他们,你在面对一个个饥肠辘辘,恨不得把你作为盘中餐的饥民的时候,你有这样的口舌和勇气嘛?
土地要恢复生产,应该做什么呢?种植什么作物,恢复快?怎样安排种植,这山间地形,哪里适合修建堤坝,哪里适合打口水井,哪里适合安营扎寨?等一等,我好像只知道不要连营,具体怎么看山川地形嘛?我好像地理没学好,emmm
黑科技嘛,嗯,我知道就是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可是我好像没看过图纸啊,具体怎么制作我也不知道。《出师表》嘛,我勉强背得出几句,可是行军中还有那么多行文奏折要写啊,小说里面也没有,怎么写,我好像也不知道。
北方,还有鲜卑,匈奴,通往西域的路上,还有乌孙、柔然、大宛这些国家,我知道怎么舌战群儒和七擒孟获呀,至于怎么跟西域诸国打交道,处理外交事务,我好像也不知道。
怎么样,发现了没有,你即使带着一本《三国演义》,穿越回去,你好像也不能成为国师,做出什么很大的贡献,更不要说快2000年以后的今天了。沧海桑田,早已没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道理很简单,《三国演义》本身只是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只是借用了那个时代的一个大IP进行的创作,很多原著粉对于今人的衍生作品看也不看,就大肆攻击,仿佛《三国演义》就是金科玉律。
实际上,《三国演义》也就是一本几百年前的IP衍生作品(我这里没有丝毫冒犯的意思,从小到大我也看了几十遍,陈述一个事实罢了),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可以搞创作,其他人自然而然也可以啊。而且你看今人的衍生作品,兴许会发现前所未有的视角,这对于打开你的眼界和格局,也是很有帮助的。
然后我来说一说,为什么读完《三国演义》,容易产生国师心理。我这里列举一段罗贯中另外一部作品《残唐五代演义》中的片段:闪过一仙女,立在黄巢面前道:吾奉上方款令,差吾下来,送此一口宝剑给你,刺剑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
罗贯中描写的黄巢,这些恶性和影响,在他眼里,好像就是数字一般。这部《残唐五代演义》嘛,多次出现一员上将,上阵擒获敌营大将,然后敌军就彻底溃散(三国演义中,这个场景也不少见)戏曲中,“王不过霸,将不过李”就是这样来的。(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指的是罗贯中笔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这样的作品放到今天,就是一个逆天的主角,虽千万人吾往矣,一人拥有超人类的能力,搞定一切。这难道不就是一个爽文小说的男主嘛?古人也会写爽文小说的,只是受制于条件,想象力没有今天这么丰富罢了。
所以说,像罗贯中这样的文人,他仅仅是做过张士诚的幕僚,并没有将庙堂江湖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经验。而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抱负就是“平天下”了,现实中的失意与理想中的憧憬,使得他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失意融入到文学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评价为“多智而近妖”的原因,其中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理想主义色彩。
至于两军阵前单挑,决定胜败,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战争,不可能这么打。同时你还会发现,《三国演义》中,具体解决民生、朝政以及外交问题的方法,真的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作者自己也没有经历过治国安邦的过程,只能根据自己的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了。
要描绘出宏大的场面,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写作训练与浏览大好河山就可以达到的。但是要解决纷繁复杂的军政中的实际问题,没有经过体系培养和真正的实操,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结尾处,我还是想说一下,我并没有贬低《三国演义》的意思,这本书,时至今日也是我爱不释手的作品。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场景栩栩如生地描写以及对人性入木三分地解剖,都非常值得学习。能够通读下来,必然对于写作能力和了解人性有着很大帮助的。
但是,你如果只是读了《三国演义》,认为自己可以当国师,或者说奉为圭皋,用来参照,解决一切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上的问题,我只能说,这是暴殄天物。
术业有专攻,不要指望有任何一部万金油的书籍帮你触类旁通天下事。否则,徒增笑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