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中国船厂一夜直接负债20亿,挪威“船王”变海盗

星光灿烂时 2024-12-01 15:20:03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造船业上可以说是叱咤风云,是全球造船业中最具分量和竞争力的国家,然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在前些年吃过一个大亏,那就是挪威单方面取消了我们130亿人民币的订单,最终使得接下其项目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陷入财政危机,最终宣布破产,甚至还反过来要我们偿还其13亿的定金,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挪威背信弃义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天降大单

对如今的我们而言,我国船企在国际上接下多大的订单,或是在全球造船业中占到多大的份额我们都不会太吃惊,因为我们确实早已经是全球造船业中最重要的玩家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翻了个大跟头,主角便是坐落在辽宁大连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以下简称大船海工),是我国重要的造船企业,2019年接到挪威的一纸取消订单的通知让这家造船巨头陷入了财政危机,最终狼狈破产。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最早可以从05年说起,这时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大船海工业正是在此时诞生和崛起,短短数年,大船海工就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在军工、造船、海洋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千吨级甚至万吨级的船都不断从大船海工的厂区里被生产出来,看起来一切都很好。

但在2013年,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这一年,“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的系卓尔公司向大船重工递上了一个大单,要订8座钻井平台,总价值达到130亿人民币,平均一台是16亿多。

弗雷德里克森旗下的系卓尔(Seadrill)公司在其领域全球排名第二,要是能完成这个订单,显然对大船海工打开国际市场有相当大的助益。

面对这样的机会,大船海工迫切想拿下,因而在合同和定金上做了不少让步,包括同意由系卓尔公司制定仲裁机构处理纠纷和只收取10%的定金,也就是13亿,而国际上一般是收取30-50%。

大船海工此时还沉浸在拿下大单的兴奋中,殊不知,其作出的妥协使得危险已然悄悄埋下,这两个妥协每一个都会让大船海工付出代价。

焉知非祸

对大船海工来说,接下订单后当然就是铆足劲开始生产,但坏消息却是来得很快。

18年,系卓尔公司突然单方面宣布前六台钻井平台订单统统取消,理由是公司的发展方向有变,钻井平台部对他们没用了。

接着,系卓尔公司又再次提出要取消第七台钻井平台的订单,并且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和损失。

这对大船海工无疑是晴天霹雳,要知道,由于各种原因,这五年间,他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相当多的物力和财力,背着不小的债务。

而在沟通和寻求仲裁无果后,大船海工能做的就是减少损失了,然而挪威这边还没完,甚至要求大船海工偿还其此前支付的13亿的定金,并且还要利息。

这完全压倒了大船海工,此时其负债已经高达20亿人民币,濒临破产,最终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法律诉讼来求得一线生机,但最终却是败诉,这使得大船海工的财务危机再一次加重。

因而在19年,大船海工在重压之下资不抵债,被法院裁定开始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经过多年重整,这家中国最重要的船企之一在23年重生,并更名为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不过虽然重生了,但经此一役,其发展不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挪威取消订单这一事件也成为近些年来我国造船业遭遇的最重要的危机之一,给我国的企业出海上了非常生动而又难忘的一课。

我们当然应该斥责挪威单方面取消订单的行径,但我们的企业,在面对国际合作条款也应该格外小心,尤其在面对大单时更要小心,毕竟商场如战场,对于违反惯例的行为,不只是要多个心眼,还要提前准备应对手段来减少风险。

万万不能因小失大,火急火燎只看眼前,谁知道眼前的大订单,究竟是福是祸呢。

这也不仅是对已经是全球第一的造船业的忠告,更是对所有出海赚钱的中国企业的建议,毕竟在风谲云诡的国际商场上,我们虽是座上宾,但一旦闹点什么矛盾,最终吃哑巴亏的往往是我们。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

《一访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郭超》中国船检杂志社

《中国重工:大船海工重整计划获大连中院批准》金融界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