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用原木当装甲改造卡车值得我国借鉴,简单快捷适合大范围推广

司徒静好乐 2024-12-16 14:22:11

一谈到原木,大家一定会想到拿来做家具、盖房子或用于室内装修......

然而,在2014年上映的战争片《狂怒》中,一辆由M4A2魔改的“狂怒”号坦克,靠几根原木硬扛“虎式”坦克88毫米穿甲弹的桥段,也算开创了原木防弹的先河……

实际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硫磺岛战役中,美军还真给M4A3“谢尔曼”坦克安装过木板附加装甲。只不过它不是用来扛伤害,而是为了避免日军磁性反坦克武器吸附在车身上!除此之外,原木和木材在战争中,多是用来加固战壕或胸墙;几层原木叠加再敷上厚厚的泥土和树枝,还是简易隐蔽部或指挥所的基础构造。至于将原木或破开的木板贴敷在军用卡车上,就显得多少有些草率了!

3月上旬,据美国“The Drive”网站“War Zone”专栏报道,在普里皮亚季河靠近切尔诺贝利附近的白俄罗斯一侧,至少有3辆搭载PMP浮桥设备的俄军KamAZ-5350军用卡车,被发现在车头散热器部位临时固定了原木、方木块或废金属板。其中一辆KamAZ-5350卡车,还在副驾门窗处挂了一个装甲车的舱门....

另据流出的其它战地照片证实,俄军汽车兵和战地一级修理所,不只是用原木、木板、钢板、铁板等,来弥补军用卡车、轮式油罐车、架桥车、火箭炮发射车的防护问题;还使用从损毁装备上拆下的各类部件来加强车辆的防弹水平。例如在一辆被摧毁的KamAZ-5350车头处,就捆绑了一个MT-LB装甲车的变速箱上舱盖,两侧车门上还挂着类似于坦克装甲车引擎上护板的东西!

此外,还有将坦克附加装甲与原木混搭使用的案例;或在长头卡车的引擎舱四周堆砌大量铁板;将楼房窗户的防盗网当格栅装甲来用;甚至于将大铁门挡在车头的创举!更严谨一些的临时改装,则是将大块的钢板依车身外形切割后焊接......

这些看似简陋,却在中东地区屡见不鲜,且具有《疯狂麦克斯》“废土风”的改装方案,很难想象是出自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之手!

但是,这又不是俄军的临时起意。例如早在2019年的胜利日游行彩排中,就有2辆叶卡捷琳堡的乌拉尔-375军用卡车,披挂上了与原厂标准套件风格迥异的附加防护。在车头和风挡玻璃处,安装了“厚厚”的百叶窗式板条装甲件;动力舱两侧、车门和货厢四周则安装了防弹钢板。这种在车厢内搭载DshK机枪或双联装ZU-23-2高炮的装甲武装卡车,无论是从沙漠化涂装,非主流的改装方式,以及真实用途来讲,能出现在俄军的装备序列里,着实让所有观者对俄军的实用主义行为叹为观止!

以上,还不是俄式军卡临时改装的全部案例。在实战中,将КаmA3、KamAZ-5350、КрАЗ-6322、З?Л-133这类卡车武装化,也是俄乌双方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卡车上的武器也多是就地取材、五花八门,除上文提到的DshK机枪、ZU-23-2高炮,还有S-60型57毫米高炮,古董级的M1910/30式重机枪,乃至将T-55坦克和BMP-1步战车的炮塔装上了卡车!更是出现了一种将2M-3型双联装25毫米舰炮(我国61式)连同炮塔,安装在了MTLB履带式输送车的车身上!!

汽车第一次被运用于战争,是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此后,汽车便承担起兵员运输、弹药/补给运输、伤病员救护、火炮牵引、侦查等任务。乃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是衡量一国军队水平高低的标准。成为摩托化或机械化部队的首要条件,就是军中汽车数量的多与寡!

当然,出于压低采购成本的考虑,普通军车和军用卡车基本没有装甲防护。这就注定了它们,哪怕是面对手持步枪、机枪的轻步兵或武装分子都很难招架!因此,军用汽车也获得了“薄皮铁棺材”的绰号!可是,顺畅给力的后勤补给,自古以来又是保障一支军队战斗力、斗志和取得胜利的根本。本世纪初掀起的军队数字化改革、高素质化和专业化浪潮,又使职业军人变得的弥足珍贵;促使美、中、欧等国的新一代军用汽车走上了“装甲化”之路!

例如作为“海马斯”火箭炮底盘的美军FMTV系列中型战术军车,无论是其中的2.5吨级4×4车型,还是5吨级的6×6车型,均订购有大批量的驾驶室装甲套件。而且这种可抵御7.62毫米穿甲弹和炮弹破片攻击的套件,又通过分批改造的方式,早已全部装车到位。

另外,美军MTVR系列车型中的MK23/MK25标准轴距款、MK27/MK28长轴距款,其所衍生的4×4或6×6驱动形式的MK29/MK30自卸车、Mk31半挂卡车、MK36清障车、Mk37“海马斯”补给车,以及9/16.5吨自装卸车、Mk970型半挂燃料车等,均采用了装甲驾驶室,还具备另行加装附加装甲的能力!

德国莱茵金属曼恩公司生产的HX系列越野重卡,由此衍生的HX81“猛犸象”坦克运输车,以及6×6 HX42M/44M清障车等车型;捷克太脱拉815-7系列军用卡车等;都已经实现了装甲化防护。

我国在新一代军用卡车发展上,也是沿着装甲化这条路高歌猛进!例如一汽MV3系列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济南重汽生产的HMV3系列车型,以及陕汽SX2306第三代8×8军用卡车,都已采用“装甲动力舱+装甲驾驶舱”的设计,至少可抵御7.62毫米穿甲弹、炮弹破片的攻击;也可根据战时需要,另行加装附加装甲。可抵御反坦克火箭弹的“柔性格栅装甲”,不仅适用于装甲车辆、轻型车辆,也可以兼顾上述卡车的使用需求!

俄罗斯军方在前线就地取材改造卡车的行为,绝不是俄军工部门没有研发出装甲化汽车。例如乌拉尔4320-31型6×6军用卡车,早就具备了对驾驶室、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油箱的装甲保护。俄军的“旋风”-U军用卡车,同样具有重要部位防弹、防炮弹破片的能力......

高精尖武器固然好用,可是俄军这种反常的行为,恰恰是基于简单实用的考虑!值得我们深思,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打仗的核心目标在于取胜,至于靠什么样的方式取胜;前线官兵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绝不能限于坐而论道——更何况,我们的部队自成军之日起,就有动手改造、制造武器的传统!

0 阅读:3

司徒静好乐

简介:司徒静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