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深度求索(DeepSeek)在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科技风暴”,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关键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行业面貌正在加快焕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高瞻远瞩的视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绘制了清晰的科技发展路线图。报告中,“智能”一词高频出现10次,“大模型”首次被写入国家顶层设计,而“人工智能+”战略的提出,更是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从技术突破迈向全面赋能产业的新阶段。这一战略转变不仅是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回应,更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布局。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将算力基础设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在两会期间强调,算力、算法、算据、算网的“四算协同”已成为国家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的核心路径。为此,国家启动“算力西进2.0”工程,建设国家级算力调度平台,并通过电价补贴、土地指标单列等政策支持西部算力枢纽建设。
二、行业变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生产流程的面貌。以钢铁生产为例,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过去这个环节主要依赖岗位工人通过观察火焰,凭借经验判断钢水反应情况。而现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中冶赛迪信息产品部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介绍,他们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主要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将原来操作工人需要用肉眼目视的1600多度火焰的画面通过屏幕呈现出来;二是AI智能算法可以智能地识别当前冶炼的状态,并将冶炼状态反馈给操作工人,帮助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质量。这款人工智能大模型将一体化智能相机与AI智能算法结合,对转炉火焰实现了实时高清成像和动态细节还原,对溢渣、喷溅等各种情况识别准确率达到99.5%。
在新型显示设备制造企业,人工智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各尺寸液晶面板、LCD显示模组等新型显示设备。过去,传统生产线在生产面板显示模组时是由人工抽检,无法最大限度保障质量。如今,该公司运用机器视觉和AI等技术改造成的生产线项目,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据制造总监江楠介绍,这套本压粒子在线监测设备包含了机器视觉技术、激光自动对焦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品质分析系统。设备运用后,产品可靠性得到提升,不良品率降低,生产效率由行业平均的23秒每片液晶面板提升到11秒每片。
在农业领域,智能农机能够自动播种、施肥、收割,而智能监控系统则能够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农业的精准度和产出。在服务业,金融行业通过算法分析市场趋势,为投资提供决策支持;零售业根据消费者行为提供个性化推荐,提升顾客体验;教育领域,AI的应用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进行教材内容和难度的调整。
三、生活改变:人工智能成为“生活好帮手”“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生活好帮手”。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从清洁电器到智能厨电,从影音设备到儿童科技,全球千余家参展企业在现场展现AI如何赋能智慧生活。参观者可以体验智能手表的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功能,了解AI住宅解决方案等。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湖北,一款名为“远游”的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内正式量产下线。武汉大学副教授李淼作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之一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通过先商用、后工业、最终进入家庭的顺序,构建起渐进式发展模式。该人形机器人需具备人机对话功能,还要拥有人机物理交互能力,例如机器人递送咖啡时需保持液体平衡并具备温度感知功能。此外,多智能体协同作业也是该团队未来要攻克的技术挑战和具体的落地场景。
四、政务创新:人工智能提升治理效能人工智能还得到多地政务系统的青睐。常州市钟楼区通过“政飞云”AI管理平台低空政务巡查项目,以无人机搭载AI技术为城市治理装上“云端之眼”,实现巡查效率与治理能力的双提升,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据常州市钟楼区数据局技术人员杜柽介绍,“政飞云”无人机管理平台将5G+AI场景算法融合,实现了无人机自动执行任务、自动AI分析、实时问题预警。昆山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信息技术融入政务服务,开发多个“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AI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
五、挑战与展望: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尽管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对其的担忧也随之产生。AI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某些职业可能会因为自动化而被边缘化。然而,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新职业的诞生,AI时代也不例外。除了技术领域的工作机会,如数据科学家、AI算法工程师等,AI还将促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如机器人调解员、AI伦理官等。
与此同时,AI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如何防止算法偏见、如何建立合适的法律法规来规范AI应用,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这要求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以保障AI技术的健康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六、结语2025年,在“人工智能+”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制造业到农业,从服务业到政务管理,从生活场景到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正在全面渗透并深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面对未来,我们既要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又要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引领未来,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强大引擎。
在这场由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中,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这一伟大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