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痛斥儿子“婚外情”反被嘲讽:爸,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一念卿辛 2021-02-25 21:59:53

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

01

姑姑的儿子小奇有了“婚外情”,还是被姑姑亲自发现的。

为此,姑姑气得大哭不止:她觉得小奇太不争气,结婚也就三年多一点,而且还有了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媳妇也老实、懂事,明明可以好好过日子的,非要去走“歪路”,让人嚼舌根不说,自己脸上也跟着无光。当然,姑姑也气自己从小到大太过宠溺小奇、忽略了对他的管束,没能把他教育好。

不过,这不并是姑姑痛苦的主要原因,让她心里五味杂陈的是“另有隐情”。

姑父在小奇十三岁那年也有了一段婚外情,虽说被发现后他及时的和女方断了联系,但还是导致了和姑姑的感情急剧恶化,那几年,他们夫妻两个人没少吵架、也没少冷战。为此,姑姑也曾纠结过一段时间:离婚吧,就要忍受世俗以及周围人的眼光、指点,若是再影响了她的事业,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在经济方面肯定会吃力,而且家庭不完整还有可能给儿子带去心理伤害;但不离吧,和丈夫住在同一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又着实太闹心。

然而,思来想去,最终姑姑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选择了忍气吞声、得过且过。眼看着这几十年自己好不容易就要忘了这道儿“伤疤”,结果,小奇又出现了类似“状况”,这让她伤心又伤神。

或许,是自己经历过男人带来的这种“创伤”,也或许,是同为女人,更容易产生共情,在小奇婚外情这件事上,姑姑真的是费劲了心思,她不但数次以“断绝母子关系”去逼迫小奇和女方断个彻底,而且还强硬地让他给儿媳认错、道歉,并保证绝不再犯。

“妈那些年带着你怎么熬过来的,你难道忘了吗?你有妻子、孩子,一家三口多幸福!好好的日子让你过成了这样!如果你不诚恳地认个错、还要继续做这种混账事,那就自己在外和那个女人过吧!以后我没有儿子,只有这一个儿媳、孙子!”

只是,不管姑姑多么歇斯底里,小奇都执拗地听不进去,甚至,为了躲避在家被母亲的“轰炸”和自己妻子的哭哭啼啼,他果断地搬了出去。

02

看到姑姑的阻拦和抗议不起任何作用,整个过程中,一直默不作声的姑父亲自去找了小奇。

其实姑父心里清楚,虽说他对婚姻“不忠”时,小奇还小,而且从未问过一句父母的事情,但看到很长一段时间父母感情不合、争吵不断,小奇应该是心里也明白发生了什么,再加上随着年纪增大,偶尔再听到一些周围人说得“风凉话”,父母之间的矛盾,小奇也能猜出个七八分,因为,从十三岁那年一直到结婚,小奇对姑父都是很疏离,甚至,父子俩连面对面交流的场面都屈指可数。

也正因为此,姑父想着以自己那段不愿提及的经历以及多年被妻儿刻意忽略的感受、乃至作为男人的立场去和小奇谈一谈,他希望借此能缓和一下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希望能劝说小奇“迷途知返”,好好经营婚姻,然而,他还未开口说几句话,便被小奇无情地打断。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你们都不要管了!也不要为了这件事再来找我。”

小奇的这番话,让姑父既心酸又生气,他自然是不想再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可也不知道怎样能说服小奇,想当初,他自己都是挣扎了一番才跳出来,怎么能一下就让自己的儿子彻底“回头”呢?

可是,若是不能让小奇的婚姻重回“正道”,那么,这个家、乃至他这个做父亲的真的是失败至极。

想到这里,姑父忍不住发了通脾气,狠狠斥责了小奇: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为了一时的冲动而毁掉自己的婚姻,真的值得吗?你看看你自己,妻子贤淑,孩子可爱,家庭美满,也没有什么压力,这样的生活谁不想要,你是吃饱了撑的吗!难道非要看到我和你母亲不认你、你老婆和孩子恨你、和你老死不相往来的那一天吗?到时候你真是再想要回头也来不及!”

只是,姑父的话,非但没有震慑住小奇,反而让他大笑着嘲讽了一句,“爸,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既然都知道那么多,那当初为什么还要犯错?”

小奇的回答,戳中了姑父的痛点,他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口气:“我知道自己给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正因为此,我才更要劝你!想一想,我为自己的过错悔恨了几十年,也让你母亲伤心了几十年,对自己、对家庭都带去了不好的影响。我知道自己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母亲,也从不敢奢求你们的原谅。

你还年轻,如果不想以后众叛亲离,也不想经历我这些痛苦的煎熬,那就好好思量。”

姑父说完这些话,便转身离开了,他不知小奇会作何选择,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有机会去弥补给小奇带去的“创伤”。

03

一直到现在,小奇的事情过去了半月有余,至于他和女方断没断,没有人清楚,以至于姑姑是只要一提起就伤心欲绝,觉得是家门不幸,而姑父依旧是沉默不言。

家族里的长辈有的说,小奇只是玩性大,一时想不开,等自己过了那个劲儿就会回过头来;也有人说,他是从小受到了父母婚姻不合的影响,留下了心里阴影,以至于长大后刻意以这种方式去“报复”父母;当然,说得最多的还是抱怨姑父的不忠贞,因为“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才最重要。”

其实,在我看来,姑姑和姑父都有错,姑父的“错误”很明显,对婚姻的不忠、对家庭的不重视,直接给小奇带去了伤害,而姑姑,自己都没有能力、魄力消化掉姑父带来的“伤害”,却偏执地以为只要表面上原谅了姑父,就能给小奇制造家庭和谐的假象,就能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她的这种“自欺欺人”,其实对小奇也影响至深。

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小就代表不知道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父母遇到事情越是遮遮掩掩、强行翻篇,孩子反而越容易敏感。

记得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关系中,对一个人的伤害,伴侣也好孩子也罢,不是做了一些“不可挽救”的过错,而是发生了这件事情后,没有正确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及时的去安抚ta的内心,做出有效的“弥补”,而是固执地以为“我这样做就是真正为ta好”。

04

父亲痛斥儿子“婚外情”反被嘲讽:爸,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我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影响深远。

其实,子女的教育,除了父母的“熏陶”,更多的还是要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去引导。

而不是父母以为怎么样,事情就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不是你对婚姻不忠,诚恳地道歉、回归了家庭,就以为伴侣能原谅、孩子能接纳;

也不是你明知无法忘掉伴侣的背叛,却为了孩子,而委曲求全,就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庇护。

当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有没有真心地去为伴侣、子女考虑,有没有真诚地想听一听他们的心声,有没有真正地想要去体会他们的心情,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任何时候,想要获得一个人的原谅并不难,难得是站在ta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切记,不要让自己的“过错”,成为大家的心结,让彼此一辈子的错过。

0 阅读:726
评论列表
  • 2021-02-27 20:21

    我现在也是怕我小孩子长大了之后会说这样的话来呀,到时候真的是哑口无言

一念卿辛

简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人生苦短,爱恨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