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山西的革命党人领导了太原起义,建立了军政府,阎锡山成为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控制山西长达三十八年。
晋绥军是阎锡山领导的武装,阎锡山之所以能坐稳“山西王”,离不开晋绥军众将领的支持,而晋绥军中有很多名将,名气最大的要属“十三太保”,大名鼎鼎的傅作义就是其中之一。晋绥军在前期还是很团结的,各大将领跟随阎锡山南征北战,随着中原大战的失败,阎锡山被迫下野,虽然后来他又上台了,但他的疑心开始很重,导致晋绥军“十三太保”彻底瓦解。
晋绥军
“十三太保”中,不是被阎锡山除掉,就是跟着傅作义脱离了晋绥军,或者是战死在沙场,只有王靖国和孙楚二人,陪着阎锡山到了最后。
王靖国虽然官职没有徐永昌、商震、傅作义等人高,但他却是阎锡山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是阎锡山的死忠,更是一个顽固的“反共”分子,最终随着太原被解放,王靖国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1893年,王靖国出生于山西五台,据说他是遗腹子,父亲在他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去世了。王靖国从小跟着母亲生活,他特别懂事,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由于家里太穷,供不起他读书,还是同村的私塾先生,看王靖国聪明伶俐,才愿意免费让他进入私塾。
王靖国
1904年,在同村一个乡绅的资助下,王靖国考入五台的新式学堂,并且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对腐朽的清王朝不满。
1910年,王靖国弃文从武,考入山西陆军小学堂,当时阎锡山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山西陆军小学堂当了一段时间教官,因此他们二人相识。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山西的革命党人也发动了起义,当时王靖国十九岁,跟着参加了起义军,在太原城和清军作战。等太原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续西峰成立了忻代宁公团,准备去光复大同,赵承绶、王靖国等人,就加入了忻代宁公团。
11月底,通过大同城内的革命党配合,忻代宁公团顺利进入大同,不久后清军反攻大同,双方交战了四十多天,最后签订停战协定,忻代宁公团退出大同。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忻代宁公团被阎锡山强行解散,王靖国就回到军校继续读书。
1913年,王靖国保送到南京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但是由于“二次革命”爆发,学校被迫停课。
1914年,王靖国又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
1916年,王靖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
阎锡山
1918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王靖国回到山西,在阎锡山组织的学兵团当实习军官,不久后升为连长。虽然王靖国只是个连长,但他特别注重军纪,而且领兵训练也很积极,这些都被阎锡山看在眼里,加上二人都是老乡,所以阎锡山很看好王靖国。
1923年,王靖国升为营长。
1926年,直奉联军和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阎锡山也想捞一点好处,就率兵参与攻打国民军,最终拿下绥远的地盘,晋绥军正式成立,这时候王靖国也当上团长。
1928年,阎锡山已经加入了国民政府,晋绥军被改编为国民政府的第三集团军,通过一系列扩军,王靖国当上师长,率兵和奉军作战。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联合冯玉祥等人反蒋,张荫梧担任晋绥军第四路军总指挥,王靖国担任第四路军第三军的军长,在山东和蒋介石的部队作战。随着张学良率兵出关支持蒋介石,反蒋联军瞬间溃败,阎锡山和冯玉祥纷纷下野,王靖国率兵返回山西阳泉。
冯玉祥
张学良控制了华北地区后,把晋绥军的主力编为四个军,王靖国在杨爱源第三十四军里面当师长,驻守在绥远地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无心管山西,阎锡山和蒋介石和解,因此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阎锡山重新出山后,成立了绥西屯垦督办公署,自己担任督办,让王靖国担任会办,当时阎锡山主要在太原,是王靖国在主持那里的大事。王靖国把自己的七十师,编为了二十八个屯垦队,在绥西大面积的开荒耕种,为晋绥军提供了大量粮食。
1934年,蒋介石成立了庐山军官训练团,邀请王靖国来深造,王靖国在里面表现很好,蒋介石多次拉拢他,都被他给拒绝。
1936年,“十三太保”之一的李生达,由于和蒋介石走得太近,被阎锡山派人秘密刺杀,因此十九军军长的位置空缺,在阎锡山的推荐下,王靖国当上十九军的中将军长。
李生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计划组织大同会战,让王靖国率兵在雁门关一带设防,为组织大同会战制造时间。
9月底,日军突破茹越口,阎锡山下令主力部队退守忻口,王靖国率兵固守崞县,为忻口的布防争取时间。10月5日,日军重兵进攻崞县,王靖国率兵和日军激战,经过几场战斗,部队损失严重,参谋长梁培璜向上峰申请,最终王靖国率兵撤往忻口附近,导致崞县和原平失守。
1938年2月,日军占领临汾,威胁到晋西地区,王靖国率兵在石口镇阻击日军。王靖国认为日军会通过大麦郊进攻石口,因此在大麦郊集合了不少部队,结果日军主力绕道川口,想通过川口再进攻石口。由于川口守军不足,经过一番激战,晋绥军一个旅长和一百二十名士兵阵亡,然后日军两路包抄石口,王靖国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下令部队往永和撤退。
由于王靖国两次丢失阵地,晋绥军的军法执行总监张培梅,要判处王靖国死刑,可是阎锡山一心维护王靖国,说王靖国虽然丢失阵地,但是把部队保存下来,不同意处置王靖国。张培梅找到阎锡山争论,阎锡山说晋绥军中能打仗的将领就只剩这几个人,如果都杀了谁去指挥。
张培梅
阎锡山在抗日初期,不顾众人的劝说,坚持以丢失阵地为名处死“十三太保”之一的李服膺,而现在王靖国连着两次丢失阵地,阎锡山却还维护他,张培梅觉得自己这个执法总监没有一点用处,一气之下服毒自杀。
1938年7月,阎锡山在吉县召开会议,说现在要重点培养青年军官,于是成立了“山西军事干部学校”,和“民族革命青年军官教导团”,王靖国参与筹建任务。
12月,日军进攻吉县,企图消灭阎锡山,阎锡山立马带着随行人员撤往河西,王靖国就坐着阎锡山的汽车,往相反的地方撤退,为阎锡山打掩护,让日军误以为车子里面是阎锡山。
1939年1月,阎锡山撤到秋林镇,不久后王靖国也赶到那里,并且升为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王靖国
3月,阎锡山在秋林召开军事会议,集合了晋绥军的重要将领和山西的行政官员,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阎锡山准备建立一支效忠自己的“铁军”。在会议结束后,王靖国以“整军会”的名义,开始帮阎锡山扩大“铁军”的影响。
1939年11月,“铁军”的组织“三三铁血团”正式成立,虽然阎锡山是团长,但是平时的事务都是王靖国负责。王靖国首先在军中拉拢中下级军官,把他们变成阎锡山的忠实追随者,然后让他们控制住晋绥军,经过几年的发展,“三三铁血团”已经有了上万人。
1943年,阎锡山觉得建设部队,就要控制部队的思想,因此阎锡山在吉县成立“建军委员会”,王靖国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助阎锡山。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王靖国以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率兵进驻临汾,蒋介石要胡宗南多次拉拢王靖国,说把河南的军政大权交给他,但是被王靖国拒绝。不久后,阎锡山让王靖国回到太原,继续主持“铁军”的活动。
1946年,王靖国向阎锡山建议,组织一直“奋斗团”,其成员都是从解放区逃出的地主富农阶级人员,给他们发放武器,让他们去解放区发展。
1947年底,在解放军的进攻下,阎锡山在山西只剩下太原、大同、临汾三个大城市,以及晋东的十几个县,面对这种困境,阎锡山决定加强“铁军”的建设,王靖国一直在协助。
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赵承绶的部队全军覆没,太原已经变成一座孤城,太原的城防成了第一任务。王靖国在“铁军”中建立了一个师,取名叫“基干师”,把这个师布置在太原城防第一线。
孙楚
1948年冬天,解放军开始进攻太原,阎锡山在离开太原前,把晋绥军剩余的部队编为两个兵团,王靖国为第十兵团司令,兼太原警备司令。
当解放军攻入太原后,王靖国和孙楚在地下指挥所被俘虏,成为解放军的战俘。
1952年,王靖国病逝于战犯管理所,终年五十九岁。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如果方便请大家多多点关注。
声明: 历史公共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