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身负重伤,许世友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抬出草地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4-11-10 22:16:42

1935年夏末,在四川西北的茫茫草地上,一场生死营救正在上演。红四方面军11师政委陈锡联为掩护军长许世友脱险,在与敌军遭遇战中身负重伤,一颗子弹从左背贯穿至右背。在物资匮乏、战士疲惫的极端条件下,许世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将重伤的陈锡联留在草地等死,还是不惜代价也要将其救出。最终,许世友作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卸下驮马上的重机枪,将其改装运送伤员,并将自己仅剩的口粮全部留给陈锡联。

红军北上 敌腹会师

1935年的中国西部,红军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战略转移。这一年的6月8日,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向懋功发起了猛烈进攻。

懋功,这个清朝乾隆皇帝曾两次征讨的金川要地,在红军将士们英勇的冲锋下很快被攻克。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抵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胜利会师。这一天,两支红军队伍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紧紧相拥。

仅仅过了六天,6月18日,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也陆续抵达懋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红军将士们欢聚一堂,共商北上大计。

会师后不久,中央红军改称为红一方面军,两支队伍开始了共同北上的征程。在这支浩荡的队伍中,陈锡联担任着红四军第11师的政治委员。

红四军军长许世友与陈锡联配合默契,共同指挥着部队向北挺进。这支由他们领导的队伍,即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两军会师带来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一场更为艰巨的挑战已经等在前方。部队即将穿越川西北若尔盖地区的草地,这片被称为"死亡之地"的沼泽。

在这个关键时刻,陈锡联却不幸患上了重病。但作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他依然坚持带领部队前进。

为确保大部队的安全,陈锡联亲自率领一个团担负起了过草地的后卫掩护工作。这个决定,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笔。

在这片广袤的草地上,两支红军部队正式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他们将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有随时可能遭遇的敌军袭击。

这次会师,不仅是两支革命力量的汇合,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锡联和许世友将共同经历更多的生死考验。

当红军队伍向北挺进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充满希望的北上之路,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而这段历史,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之上。

草地征程 身患重疾

当红军大部队开始向草地挺进时,陈锡联的身体状况已经日渐恶化。头皮红肿、发烧不退,连头发都掉得精光,这位坚强的红军将领却仍在坚持带领部队前行。

凌晨时分,陈锡联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召集团队,安排后卫掩护工作。此时他已经连续发烧多日,上吐下泻的症状让他的体重急剧下降。

草地上的行军异常艰难,沼泽地时不时吞噬着战士们的双腿。陈锡联带领的后卫部队必须时刻警惕敌军的偷袭,同时还要确保大部队的安全通过。

每走一步都像是一场考验,泥泞的沼泽地让本就虚弱的陈锡联举步维艰。但作为一个团的指挥官,他必须给战士们树立榜样。

战士们看到政委的身体状况,纷纷劝说他乘坐担架。但陈锡联坚持自己步行,他深知在这片草地上,每一份力量都弥足珍贵。

队伍继续向前推进,陈锡联的病情却在持续恶化。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天检查部队的行进状况,确保后卫工作万无一失。

白天,烈日炙烤着这片草地,蒸腾的水汽让人透不过气。夜晚,刺骨的寒风又让战士们瑟瑟发抖。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陈锡联仍然坚持履行着政委的职责。他带领部队搜寻可能的敌军踪迹,组织战士们轮流休息。

草地上的补给极其有限,但陈锡联始终将自己的口粮分给更需要的战士。每当有战士因体力不支倒下,他总是第一个上前搀扶。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跋涉,红军终于走出了这片令人生畏的草地。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们。

部队刚一出草地,就接到了攻打包座的命令。尽管身体状况堪忧,陈锡联仍带领部队投入了这场关键战役。

战役进行得异常激烈,红军将士们以惊人的战斗力击溃了敌军。这场战斗共计毙伤敌军4000余人,俘虏800余人。

包座的胜利为红军北上扫清了障碍,打开了通往甘南的大门。然而在这场战斗中,红四方面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红10师师长王友钧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了填补这个空缺,陈锡联被任命为新的红10师师长。

担任新职后的陈锡联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开始组织部队筹集物资,为继续北上做准备。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命令打乱了所有计划。

几天后,红四方面军军部突然发来电报,要求部队返回包座。这个命令意味着他们必须重新穿越那片令人生畏的草地。

就这样,带病的陈锡联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危机四伏的沼泽地。这一次,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扎窝遭袭 生死相救

返回的路途比想象中更加凶险,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们疲惫不堪。陈锡联和许世友带着少数警卫人员走在队伍前方,为部队探路。

当队伍行至扎窝村时,暗处突然爆发出一阵密集的枪声。早已埋伏在此的反动武装分子抓住了这个时机,对红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子弹如雨点般扫向红军所在的位置。许世友和他的警卫部队在第一轮交火中就被打散了。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敌人占据了人数优势,不断向许世友的方向逼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锡联看到了许世友所处的危险境地。

没有丝毫犹豫,陈锡联抱起一挺机枪,果断向冲向许世友的敌人开火。机枪的弹道划破长空,击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敌军。

这个举动成功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围攻许世友的敌军纷纷调转枪口,向陈锡联所在的位置射击。战斗形势瞬间发生了变化。

就在陈锡联继续射击的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背部。子弹带着巨大的冲击力,从他的右背部穿出。

鲜血瞬间浸透了陈锡联的军装,但他仍然紧握着机枪,继续向敌人射击。直到体力不支,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附近的红军战士听到枪声后迅速赶来支援,他们从不同方向向敌军发起猛烈攻击。战斗持续了约莫半个小时,敌军终于被击溃。

战斗结束后,许世友立即跑到陈锡联身边查看伤情。鲜血正从陈锡联的伤口不断涌出,情况十分危急。

卫生员迅速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包扎,但是伤势实在太重。在场的战士们都看得出来,陈锡联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

许世友在战场上救过很多战友,但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贯穿伤。然而他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救回陈锡联的机会。

环顾四周,许世友果断下达了一个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陈锡联同志抬出草地!"这句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倍感振奋。

命令下达后,战士们立即行动起来,开始为转移陈锡联做准备。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草地里的战士们都已经精疲力尽。

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功转移一个重伤员,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许世友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很快想出了一个方案。

他让人把驮运重机枪的马匹全部集中起来,仔细检查每一匹马的体力状况。经过反复比较,终于选中了一匹最为健壮的骏马。

为了腾出这匹马,许世友命令将马上的重机枪拆解成零件,分配给战士们每人携带一部分。这样既解决了运力问题,又不至于丢弃武器。

许世友还特意挑选了一个身手敏捷的战士,专门负责牵马护送陈锡联。这个重担必须交给最可靠的人选。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正式展开。陈锡联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马背上,向着草地外的方向缓缓前行。

生死相托 革命情谊

在这片危机四伏的草地上,许世友马不停蹄地搜集所有能找到的口粮。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大米全部装进一个小口袋,亲手交给了负责照顾陈锡联的战士。

转移途中,许世友带领部队只能靠着野菜充饥,但他坚持让陈锡联保持着稀粥的供应。这份来之不易的口粮,成了维系陈锡联生命的重要保障。

草地里的气温昼夜温差巨大,为了保护伤员,战士们轮流用自己的衣物为陈锡联保暖。许世友更是时刻关注着陈锡联的伤势变化。

每当队伍经过较为平坦的地段,许世友就会放慢行进速度,让陈锡联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这些细微的考虑,都体现着一个指挥员对战友的责任与担当。

在艰苦的跋涉中,陈锡联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的意志力超乎寻常地坚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刻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许世友派出的侦察兵不断向前方探路,为队伍寻找最安全的路线。每经过一片可疑的区域,都要反复确认没有敌情才继续前进。

为了避免再次遭遇敌人伏击,队伍往往选择在夜间行军。黑暗中,牵马的战士寸步不离地守护着陈锡联。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锡联靠着许世友留下的大米煮成的稀饭,渐渐有了些气力。伤口的情况也开始慢慢好转。

经过漫长的跋涉,队伍终于走出了草地。来到相对安全的地区后,许世友立即组织人手为陈锡联寻找更好的医疗条件。

在这里,陈锡联得到了更为妥善的治疗。伤口的包扎可以定期更换,营养也得到了适当的补充。

康复期间,许世友依然保持着对陈锡联的关心。每当军务繁忙的间隙,他都会抽时间来看望这位生死与共的战友。

随着时间推移,陈锡联的伤势逐渐痊愈。这段生死营救的经历,成为了两位革命家之间最珍贵的革命情谊见证。

多年以后,已是开国上将的陈锡联在回忆往事时,始终对许世友充满感激之情。那场惊心动魄的营救,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

这段革命友谊的故事也在军中广为流传,成为了红军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典范。它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情谊。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