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军事战略的转变,简述晋察冀野战军的组建及其战斗序列

恒鼎谈历史 2024-06-29 08:39:28

在蒋介石集团积极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蓄谋发动全面内战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新的任务、作战对象和人民军队力量的变化,及时作出继续进行军事战略转变的决策。即由游击战为主的作战形式向运动战为主的正规战实施全面过渡。从军事体制、军队编组、作战指挥、教育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着力调整,以便有效地集中优势兵力,抗击国民党军的大规模进攻。8月20日,中央军委向各地区下发迅速编组野战兵团的指示。9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又就进一步适应新的斗争形势,贯彻军事战略转变决策问题,下发《中央关于扩兵与编组野战军的指示》,对野战兵团的编组与指挥关系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晋察冀军区在执行扩大解放区、挺进东北等作战任务的同时,积极进行军事战略转变,加紧调整部署,着手组建野战兵团。10月2日,晋察冀中央局在张家口召开有700余人参加的干部会议,聂荣臻作了目前形势与今后任务的报告,部署了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组织调整和组编野战兵团等项任务。

晋察冀军区机关经过整编,由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克任副司令员,程子华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刘澜涛、罗瑞卿任副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后罗瑞卿兼),耿飚、曾涌泉任副参谋长,潘自力(罗瑞卿之后代理政治部主任)、蔡树任政治部副主任,封永顺任供给部部长,吴先恩任供给部政治委员,杨直亭任供给部副部长,彭威任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殷希彭任卫生部部长,姜希贤任卫生部政治委员,刘再生任工业部部长,张珍任工业部副部长,张乃更任工业部副政治委员,孙西帆(后刘宜贵)任兵站部部长,赵镕任兵站部政治委员。

所属部队的整编工作是在将地区队、县支队、县大队编组为野战团,将小团扩编为大团的基础上展开的。至12月,晋察冀军区分别编组了野战军与地方军。

(一)组建野战军

8~12月,晋察冀军区组成第1野战军和第2野战军。

第1野战军,由聂荣臻兼任司令员与政治委员,耿飚兼参谋长,下辖4个纵队:

冀晋纵队(亦称陈正湘纵队),1945年8月由冀晋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陈正湘,政治委员王平,参谋长唐子安,政治部副主任方国华,供给部部长杨步金,卫生部部长王之义。下辖:第3旅(由冀晋军区第4军分区第30、第47团,第3军分区第49团编成),旅长马龙,政治委员傅崇碧,辖第1、第10、第12团;第4旅(由冀晋军区第5军分区第35、第6、第11团编成),旅长陈坊仁,政治委员黄文明,辖第5、第6、第11团。

冀察纵队(亦称郭天民纵队),1945年10月由冀察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郭天民,副政治委员刘杰,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供给部部长况开田,卫生部部长张禄增。下辖:第6旅(由冀察军区第1军分区第3、第25、第45团及新1、新3团编成),旅长萧应棠,政治委员龙道权,辖第16、第17、第18团;第7旅(由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第7、第44团及第12军分区第40团编成),旅长萧文玖,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水清,辖第19、第21、第23团;第9旅(由冀察军区第13军分区第20团及新8、新9团编成),旅长熊奎,政治委员黄连秋,辖第25、第26团;骑兵旅(由冀察军区第19军分区3个骑兵大队编成),旅长陈宗坤,政治委员李光辉。

冀察纵队(亦称刘道生纵队),1945年10月由冀察军区部队一部编成。政治委员刘道生,参谋长萧思明。下辖:第8旅(由冀察军区第12军分区第10团,新6、新7团编成),旅长詹大南,政治委员刘国梁,辖第22、第24、第29团;第10旅(由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新4、新5团,第13军分区新10团和第1军分区新2团编成),旅长马辉,政治委员严庆堤,辖第20、第27、第28团。

冀中纵队(亦称杨成武纵队),1945年9月由冀中军区一部编成。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林铁(兼),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参谋长沙克。下辖:第11旅(由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22、第26、第33团编成),旅长杜文达,政治委员廖鼎琳,辖第31、第32、第33团;第12旅(由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第23、第61、第64团编成),旅长贾士珍,政治委员周彪,辖第34、第35、第36团;第13旅(由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第24、第27、第28团编成),旅长兼政治委员王道邦,辖第37、第38、第39团。纵队直属团有暂编第40团、第41团(由冀中军区第11军分区第77团、第6军分区第32团改编)。

第2野战军,司令员萧克(兼),第一政治委员程子华,第二政治委员罗瑞卿(兼),参谋长彭寿生(后李聚奎),下辖5个纵队:

晋冀鲁豫第1纵队(亦称杨得志纵队),1945年10月由冀鲁豫军区部队编成,11月奉命挺进东北到达热河,12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由晋冀鲁豫军区调属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苏振华,副司令员曾思玉,参谋长芦绍武,政治部主任崔田民,供给部部长马景赢,供给部政治委员惠世如,卫生部部长蒲荣钦,卫生部政治委员尹痴生(后王云林)。下辖:第1旅(由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第7、第6、第4团编成),旅长杨俊生,政治委员邓存伦,辖第1、第2、第3团;第2旅(由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第10、第12团及第1军分区第3团编成),旅长尹先炳,政治委员戴润生,辖第4、第5、第6团;第3旅(由冀鲁豫军区第10军分区第20团,第9军分区第16团及第8军分区第2团编成),旅长李东潮,政治委员陈云开,辖第7、第8、第9团。

热辽纵队(亦称黄永胜纵队),1945年11月由陕甘宁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1个团及热河部队编成。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朱涤新,副司令员文年生,供给部部长李汛山,供给部政治委员汪易,卫生部部长徐宏图,卫生部政治委员尹明亮。下辖:第22旅(由陕甘宁警备第1旅第2团,冀东第16军分区第18团及地方武装一部编成),旅长欧致富,政治委员陈志彬,辖第64、第65、第67团;第27旅(由陕甘宁教导第2旅第1团,冀中第8军分区第31团及地方武装一部编成),旅长丁盛,政治委员韦祖珍,辖第31、第70、第71团;第30旅(由陕甘宁警备第1旅第1团及地方武装一部编成),旅长张德发,政治委员谢镗忠,辖第60、第68、第69团;混成旅,旅长王衍,政治委员李志明,辖炮兵第1团、步兵第3团。

冀东纵队(亦称詹才芳纵队),1945年12月由冀东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李楚离(兼)。下辖:第12旅(由冀东军区第15军分区第17、第50团及第18军分区第56团编成),旅长刘水源,政治委员林茂源,辖第17、第18、第50团;第13旅(由冀东军区第17军分区第14、第2、第60团编成),旅长萧全夫,政治委员李振声,辖第14、第2、第60团;第14旅(由冀东军区第18军分区第57团及第16军分区第1、第16团编成),旅长何能彬,政治委员徐光华,辖第1、第57、第61团。

冀晋纵队(亦称赵尔陆纵队),1945年11月由冀晋军区和冀东军区各一部编成。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副司令员韩伟、杨梅生,参谋长张开荆,政治部主任张平凯。下辖:第1旅(由冀晋军区第2军分区第4团及第3军分区第2、第42团编成),旅长李湘,政治委员曾美,辖第1、第2、第3团;第2旅(由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第13团和地方武装一部及冀晋军区第2军分区第19团编成),旅长黄方刚,政治委员覃国翰,辖第4、第5、第6团;第3旅(由冀东军区地方武装一部改编),旅长赵文进,政治委员陈仁麟,辖第7、第8、第9团。

冀中纵队(亦称黄寿发纵队),1945年11月由冀中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副司令员黄寿发,副政治委员帅荣,政治部主任谭冠三。下辖:第1旅(由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第62团,第6军分区第71团及第9军分区第73团编成),旅长周仁杰,政治委员漆远渥,辖第62、第71、第73团;第2旅(由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第76团,第7军分区第81团及第8军分区独立总队编成),旅长萧新槐,政治委员张如三,辖第76、第81团及独立总队。

晋察冀军区直属教导师,下辖教导第1、第2团(新组建团)和警卫团(由第4军分区第36团改编而成)。

野战军组建后,晋察冀军区根据保卫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战略基地和配合东北地区作战的需要,区分了两支野战军的任务:第1野战军所辖4个纵队及军区直属教导师位于晋察冀西线地区,协同晋绥军区部队打击傅作义和阎锡山所部的进犯,保卫张家口;第2野战军所辖5个纵队位于晋察冀东线冀热辽地区,打击进攻冀热辽地区的国民党军,协同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同时配合地方军与民兵对津浦、北宁、平承等铁路线进行分段破击,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

(二)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在组建野战军的同时,晋察冀军区将地方部队10.4万余人,编为4个二级军区,各军区军政主官同时兼任野战纵队领导职务。西线为冀中、冀晋、冀察军区,东线为冀热辽军区,辖冀东、热河军区。此外,还组建了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序列如下:

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兼),政治委员林铁,副司令员孙毅(后代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副参谋长黄寿发,政治部副主任王奇才、吴西,卫生部部长顾正钧,卫生部政治委员吴志远。下辖第6、第7、第8、第9、第10军分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马泽迎,政治委员邓可运;第7军分区,司令员于权伸,政治委员张庆春;第8军分区,司令员贾士珍,政治委员周彪;第9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政治委员陈鹏;第10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政治委员旷伏兆。

冀晋军区,司令员赵尔陆(兼),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平,副司令员陈正湘,副政治委员刘秀峰(兼),参谋长唐子安,政治部副主任方国华,供给部部长封永顺,供给部政治委员王之平,卫生部部长贺云卿,卫生部政治委员萧平生。下辖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曾美(后廖鼎祥),政治委员张连奎;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湘,政治委员马天水;第4军分区,司令员马龙,政治委员丁莱夫;第5军分区,司令员陈坊仁,政治委员黄文明。

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政治委员刘道生,副政治委员刘杰,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供给部部长况开田,卫生部部长彭方复,卫生部政治委员李真。下辖第1、第11、第12、第13、第19军分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萧应棠,政治委员杨世杰;第11军分区,司令员萧文玖,政治委员高鹏飞;第12军分区,司令员詹大南,政治委员陆平;第13军分区,司令员熊奎,政治委员吴光;第19军分区,司令员陈宗坤,政治委员李光辉。

冀热辽军区(1945年10月划归东北解放区,11月9日,中共冀热辽分局由原属中共东北局改属中共晋察冀中央局领导,冀热辽军区亦同时由东北人民自治军划归晋察冀军区。12月15日,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指挥机关与冀热辽军区合并),司令员萧克(兼),第一政治委员程子华(兼),第二政治委员罗瑞卿(兼),副司令员李运昌,参谋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刘随春,副参谋长朱军,供给部部长张令彬,供给部政治委员孙文采,卫生部部长李资平,统辖冀东、热河两个军区。

冀东军区,司令员陈伯钧,政治委员李楚离,副司令员詹才芳,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后勤部部长程儒珍。下辖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军分区和第11旅(由第14军分区第16、第53、第54团编成)。第14军分区,司令员曾雍雅,政治委员方治平;第15军分区,司令员曹致富,政治委员杨文翰;第16军分区,司令员李道之,政治委员刘亦如;第17军分区,司令员李雪瑞,政治委员王世煜;第18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田心;第11旅,旅长曾雍雅,政治委员李振声,辖第16、第53、第54团。

热河军区,司令员段苏权,政治委员黄火青,副司令员杨梅生,副政治委员李子光,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苏启胜,政治部副主任杨建新,供给部部长汤池,供给部政治委员王进轩,卫生部部长张达成。下辖热西、热中、热东、热北4个军分区。热西军分区,司令员钟辉(后钟辉琨),政治委员谢明;热中军分区,司令员赵福兴(后刘兴隆),政治委员黄文;热东军分区,司令员刘兴隆,政治委员段德彰;热北军分区,司令员俞楚杰(后钟辉),政治委员王逸伦。

张家口卫戍司令部(1945年8月张家口解放,为维护城市秩序,晋察冀军区指示冀察纵队负责卫成工作,由冀察纵队司令员郭天民兼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后因冀察纵队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改由萧克兼司令员,刘澜涛兼政治委员,蔡树藩兼政治部主任。9月后正式组建了卫戍司令部领导机关),司令员郑维山,政治委员刘秀峰(兼中共张家口市委书记),副参谋长张挺(后任参谋长,纪亭榭任副参谋长)。下辖2个警卫团、1个警卫大队。

在这次整编前后,晋察冀军区还依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加强了特种兵、军事院校和军区机关的建设。日本投降后,晋察冀军区即派干部赴张家口地区搜集火炮,经半个月努力,搜集到各种火炮52门,随后以原炮兵干部训练队为基础成立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团长高存信,政治委员王英高,下辖3个炮兵营和教导队。1945年冬,晋察冀军区将直属工兵连和由延安调属军区的教导第2旅工兵连合编组成工兵训练队,半年后又将工兵训练队改编为3个工兵营的架子,经过调整与补充,分别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第3、第4纵队的工兵营,军区司令部成立工兵室,专司全区的工兵建设。

经过这次整编,晋察冀军区共辖2个野战军,9个野战纵队,1个教导师,26个旅,81个团,21.53万人;4个军区,1个卫戍司令部,23个军分区,10.47万人。总兵力32万余人,有组织的民兵约90万人。至此,晋察冀军区部队从组织编制上初步完成由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到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军事战略转变。

0 阅读:4

恒鼎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