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安徽省著名画家王世勇先生
全媒体记者:张行方 高华芬
一、墨海征帆荷露角
乙巳四月,余访王公世勇于庐州城西,画室轩敞,翰墨盈香,四壁悬素绢云山,恍若置身太虚境。世勇鬓染霜华,目若寒星,执笔时,犹见当年东海戍卒之英气,谈笑间,朗声肆意,若舰艇鸣笛出海之锐不可当。
互谈间,情真意切,忆其弱冠从戎,十五载踏浪观澜,笔锋蘸尽沧溟色,画稿叠成海山屏。万里波涛,凝作胸中丘壑,九霄星斗,点就腕底烟霞。曾记否?战舰劈浪处,少年执青管,绘尽碧海青天无限意,飒爽英姿,谁能敌?
二、烟云供养德艺馨
观世勇挥毫,如观二娘剑舞。狼毫起处,千峰竞秀;侧锋横扫,万壑雷鸣。素宣之上,徽州黛瓦渐次显,黄山云涛次第生,淝水微澜层楼映。或问其法,公笑指案头《东庄论画》残卷:"昔王东庄有言,丹青可涤烦襟、破孤闷,今人但知泼墨为艺,岂悟其中养性修真之玄机?"言罢展卷,但见《和平山更秀》金辉犹在,皴擦点染间,似闻松涛和鸣,泉溅危石。此非纸笔墨功夫,实乃天人合一之化境。
三、气象峥嵘眯人眼
最奇者,世勇作丈二巨幅,竟不用粉本。立素壁前,闭目凝神,继之,忽如太白醉书,泼墨如雨,霎时云崩石裂,山骨嶙峋;俄顷又见烟岚舒卷,溪桥隐约,风和景明。观其《黄山烟云》作品,千峰竞翠,万松含黛,云海翻腾处,似有轩辕遗风;《再见了大别山》作品,则苍茫浑厚,赭石焦墨间,犹闻金戈铁马。
昔年为科大贵宾厅作画,三日不寐,终成《江山永固图》,观者但觉罡风扑面,恍见巨龙腾霄,盛世欢歌。
四、砚田心印系乡土
时如梭,白驹过隙,暮色渐浓,余与世勇兴正酣浓,其嘴叼烟斗,余烟袅袅,示余未尽之作。但见丈宣之上,新安江水澹澹生烟,岸畔老梅虬曲如篆。忽忆其警卫局画作,危崖百丈间,劲松倒挂,恰似虎贲执戟。公言:"吾画山水,不独摹形,更求铸魂。昔年海疆观潮,见惊涛裂岸而悟笔势;昨日山寺听雨,得空翠湿衣乃知墨韵。"语毕,窗外忽降微雨,画中云气竟与天际烟霭相接,不知是世勇墨染苍穹,抑或天公感动,携手作画?
五、云山无尽巅峰上
辞别时,公赠《烟云供养图》小品。展卷但见孤峰耸翠,云带半腰,留白处似有无尽江山。归途车过蜀山,暮霭苍茫中,忽见远山轮廓竟与画中神韵暗合。乃知大家手笔,原是将万里河山收入方寸,又自胸中放出乾坤。
世勇尝言:"吾愿作黄山一片云,朝随旭日染金鳞,暮伴松涛化甘霖。"是也。
今观其艺,再悟其人,多年神交,恍今日方识庐山真面目,洒脱,豪爽,耿直,岂止烟云供养?实乃以丹青铸就永恒河岳,以笔墨传承华夏精魂也。
世勇正值华年,墨上功夫,炉火纯青,假以时日,当剑指巅峰,雄霸锦绣河山,势不可挡。敬也,信也,服也。
延伸阅读:
王世勇先生作品《和平山更秀》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和平书画大展”金奖,并获得和平使者称号;中央国家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艺术展览荣获艺术成就奖;《再见了大别山》获“中国最高检察机关书画展”二等奖;《黄山烟云》获“浙苏沪皖四省检察官文联书画大展”一等奖。
编辑:中国书画名家专访 高华芬;文字终审:张行方
附:中国著名绘画艺术家王世勇先生绘画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介绍:
张行方,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总编、中国诗歌圈文学首席顾问、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宣传部长、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安徽古塬书画院副院长、新华学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法律工作者、金融规划师……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煮字疗饥,怡情养心,只为心灵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发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美跃然纸上。
小说:《得失》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学作为作文教例学习。
出版有:《回航》三部曲其一《等你回航》(徐沛东作序,吴雪题写书名,百度百科已经收录)、其二《正在回航》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仰面朝天》《合肥行吟》文学作品集。
回航三部曲第三部《已经回航》杀青,长篇小说《抱枕》创作中。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