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学生们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春游?”
“春游?,你们可以春游?”我很疑惑,如今安全第一,谁还敢搞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县里一所学校曾经因为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去的途中出安全事故。尽管没出大问题,但是,该校校长被免职调离,全体教师也跟着触霉头,全员降薪(学校仅有的一点福利给学生交医药费了)。
“可以啊!我们去年就去了花博园。”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嚷着。他们看到我睁大双眼的样子,大概是觉得老师没见过世面。
“这样啊,还真有可能?今年就不一定了。”我心中嘀咕。根据经验判断,这不大可能,除非有上级文件要求。
单元三有个《口语和交际》活动,有机会让学生对研学展开讨论,过过嘴瘾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今年要去的地方。我提议到博物馆,我心想,这里又近,又有看头。学生可以多学习点。再找个解说员,肯定比上课要精彩多了。如果真要是去,不用花钱,我还真能向学校领导争取一下。最后,当然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大家意愿绝大部分指向琅琊山。我立刻感到这几乎不可能。那么远,安全第一,不可能!我也不能逞这个能!整装待发
以前变着法子带自己班学生出去,在学校附近爬山玩水,每次都是先让家长在安全出游意见书上签字。然后,我再拿着装订好的家长意见书和自己的保证书,厚着脸皮连哄带骗“胁迫”校长签字同意。
带着学生在山水间嬉戏,我们学到课堂无法给予的知识。在课堂无法提供的学习生活机会中我们心智得到提升。我们从家里带着锅碗瓢盆,在湖边烧火做饭,同学自己去拾柴草,淘米煮饭,吃了一锅又一锅,有的还夹生,面条煮得糊糊涂涂,但是大家就是吃得香甜。我心里开心极了。晚上回来,在家庭领导训斥下,一边洗着被烟火熏得乌漆墨黑的钢精锅,一边偷着乐。因为我在回味同学们在活动中耐人寻味的一言一行。
回忆归回忆,总觉得不可能。我心里告诫自己:姓张的,你收收得了,这是新学校,万不要去出那个风头!研学再好,肯定与你无关!
嘿嘿,没想到,前些日子领导透了风声,有戏。上周班主任会议,领导还真的宣布要开展研学活动。搞定!时间:4月18日。地点:琅琊山!
我心里那个乐啊!这下我满意,学生满意。
亲爱的亲情团队
发通知给家长,签字同意。去年因身体原因没参加的同学也参加了。不愿参加的,沟通一下,也参加了。嗨!真带劲!我想全校参加,一天之内,四五千人,这要有多大的魄力和经验支撑!一向不讨喜领导的老朽,心里还是给领导竖起了三个大拇指点赞。
家委会戎妈做了一个条幅:寻幽探古琅琊韵,研学励志山水间。
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大地方,没有个明显标志能行吗?我找了一家打印室,做了一个班级旗帜,还给四个小队分别做了旗帜。这样就不容易乱了。当然,自己还得做做功课,再背背《醉翁亭记》,复习一下欧阳修醉翁亭琅琊山的相关资料。多给同学说说。让手机满电,让小蜜蜂(小扩音器)满电。
我们班辅导员杨艳老师给力啊!四个小队,她带两个队我带两个队,便于管理。她工作努力,严格要求,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在学生中威信极高,镇得住场面。这让我心里踏实。
变身导游
有一点,没想到的是家委会张景戎妈妈和周逸朗妈妈,谢奇瑞爸妈,夏新喆妈妈,黄飞妈妈,李朵拉妈妈,赵崇轩哥哥(英武的退伍战士)也参加这次研学。我们班这样的安全保障,无敌!
我想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们得到应有的知识。客车上,我说了醉翁亭,也说了《醉翁亭记》,说了欧阳修和苏轼,说了琅琊山和摩陀岭。自己显摆《醉翁亭记》的记忆。同学们听得认真,还问了许多问题。那一刻,我有点佩服自己。我觉得今天将给同学灌输不少知识。但是,一下了车,可就没那么灵光了。
少年们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点啊!
饶有兴趣
介绍酿泉,介绍醉翁亭,介绍欧阳修王禹偁;意在厅九曲流觞;影相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花中巢许,古梅亭……听者寥寥无几。
人家不感兴趣,不是对知识不感兴趣,是对说教不感兴趣,当然知识也不够有趣。
大家研究竹笋,也知道石拱桥,他们想去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买一买,吃一吃,喝一喝,玩一玩。
曲水流觞
大家对着大山喊:哦——哦——哦……我们来啦!古圣先贤,我们向您致敬!能有此番表达足矣!
这样想着,我也释然。本来研学是需要学习,需要渗透,需要不经意。
当我们急急出来,峰回路转,到达蔚然深秀的湖边,已经十二点了,我们有同学意犹未尽。但也有人发出“好无聊”的感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本书,滋味不一,各有喜好;路途中,有人见到绝世风景,有人眼里是穷山恶水。
鞋不跟脚,辛苦!
太阳当空照,大家候车,又饿又渴又热,难耐!
有人感觉头晕,将她领到阴凉处,校长亲自用冷水帮其降温,感动!
人山人海
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辛苦、忍耐、感动,以及此时此刻表现出来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累并快乐着,也是研学旅行的的意义的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来坚韧合群友善等可视素质,让我欣慰。矫情、软弱、散漫,让我心忧。
这样的研学太有必要,甚至需要训练。
下午三点多,群里消息显示,二实小师生五千多人安全返回学校。下午五点,文思敏锐而手快的王静校长发文总结。同时转发老师们的分享。
这一切,把探究自然研学励志推向更深层次,也有了理性思考。
编辑:中国名家会客厅-高华芬;文字终审:张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