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韩国人心心念念的“大韩帝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5-02-21 14:24:54

说起韩国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国家有一种蜜汁自信。一个本来不怎么大的国家非要起名叫大韩民国。在韩国人心目中他们的国家简直堪称宇宙级强国。2020年在韩国大火的电视剧《国王:永远的君主》里虚构了一个在“平行时空”里一直存在的“大韩帝国”。剧里的“大韩帝国”特别强大。强大到什么地步呢?首先这个大韩帝国统治着整个半岛不存在南北分裂的问题。统治着整个半岛的大韩帝国GDP排名全球第四。在半岛北部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大韩帝国因此得以掌握着众多国家的经济命脉。

剧中的大韩帝国强大到足以对中、日、美等国保持强硬外交姿态。剧中甚至多次出现大韩帝国以威胁断供稀土的手段对日本进行外交霸凌。当中国观众看到这剧情时直呼好家伙!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印象里韩国似乎从来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古代是中国的藩属国,到了近代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如今又成了美国控制下的小弟。还舔着脸自称什么“大韩帝国”这也就纯粹是剧情虚构情节吧?其实半岛历史上还真的曾存在过一个大韩帝国,只不过这个大韩帝国从来没像韩国人自己吹嘘的那样强大。

过去几千年间朝鲜半岛这地方政权换来换去,但始终是中国各个朝代的藩属国。在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宗藩朝贡体系里只有中国君主才是受命于天的皇帝。藩属国的君主则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称帝。因此古代历史上朝鲜半岛的君主一直称国王。国王统治下的朝鲜只是一个王国,而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才是帝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和一帮藩属国包括朝鲜都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朝鲜眼瞅着中国清王朝越来越不行就渐渐生出摆脱藩属地位的念头。当时有的朝鲜大臣乃至民间人士纷纷上书国王高宗李熙劝他称帝。

当时一个还没考中功名的读书人也上书说:“我国虽地方不大,但从伏羲、黄帝那时起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正统礼仪文化都在我国。中国自清朝入关以来早已剃发易服被胡人同化。因此继承了中华正统文化的朝鲜比清朝更有资格称帝”。1866年法国武装入侵朝鲜江华岛。1871年美军舰队在汉江口与朝鲜军队发生炮战。1875年日本派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1876年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日本由此获得了在朝鲜的通商和治外法权等权益,此后英、美、法、德、俄、意、奥等西方列强也接踵而至纷纷与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

朝鲜国门打开后逐渐受到外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朝鲜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主张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改革的开化党群体。开化党的宗旨之一就是要打破朝鲜与中国之间的宗藩关系实现完全的独立地位,与之对立的一派政治势力则是坚持维护中朝宗藩关系的事大党。开化党投靠日本作为外援,事大党则投靠清政府驻朝鲜的代表袁世凯。在开化党的徐载弼等人主持下朝鲜把迎接中国大使的“迎恩门”改成了“独立门”,又把招待中国大使的宾馆“慕华馆”换成了“独立馆”。这其实标志着朝鲜已有了摆脱中国藩属身份谋求完全独立地位的念头。

1884年开化党人在日本的支援下发动“甲申政变”被袁世凯率领驻朝清军镇压。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将清朝势力逐出朝鲜后,随后扶持了由金弘集、朴泳孝等开化党掌权的亲日政府。1895年战败的中国清政府被迫在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解除了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日本在战胜中国后已开始图谋吞并朝鲜,但恰逢此时沙俄势力也扩张到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日本与俄国的竞争反而使朝鲜获得喘息之机。彼此忌惮的日本和俄国都无力立即吞并朝鲜,于是朝鲜开始试图在日本和俄国之间两头下注左右逢源。

1896年2月11日朝鲜国王李熙率领王族从日本控制的王宫逃到俄国驻朝公使馆。李熙在俄国的保护下清除亲日派人物重组了一个亲俄政府。早些年就不断有人劝李熙称帝,但那时李熙对清王朝的实力仍有所忌惮不敢贸然行事。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已然解除。这时李熙本人也开始动了称帝的念头。1897年10月12日李熙自称皇帝建元光武并改朝鲜王朝国号为“大韩帝国”。改国号、称帝标志着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摇身一变成为与中、日平起平坐的独立自主国家。此后朝鲜改称韩国。当然这个韩国和今天位于半岛南部的韩国不是一回事。

大韩帝国模仿西方和日本制定了各级官吏的勋章、绶带。1902年1月大韩帝国下令制定国歌。这就是现代朝鲜和韩国《爱国歌》的雏形。确立国号、勋章、国歌都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并强化韩国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大韩帝国时期大力推广韩文。当初朝鲜还是中国藩属国时长期使用汉字。李氏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李裪在位时期发明了让民间百姓识字的拼音文字训民正音。此后这种文字开始被朝鲜民间作为识字工具使用,但朝鲜上层贵族阶级仍习惯于使用汉字。大韩帝国成立后才开始大力推广民族语言文字。

李熙称帝后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开展了一系列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政策。这一时期大韩帝国的纺织业、海运业、陆运业、采矿业、能源业都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原基础上还陆续开通了木浦、镇南浦、马山、群山、城津、平壤等港口。1900年大韩帝国引入近代预算会计制度开始公布国家预算完善财政。从1899年起韩国成立了一些民间银行。1903年3月大韩帝国中央银行成立。大韩帝国还积极实施国土开发政策:1896年7月朝鲜政府发布了六条“铁道规则”决定在国内兴建标准轨距铁路。1898年汉城电气会社成立。

从1899年起汉城市内开始运行电车并安装了路灯。1903年汉城又开始建设自来水和下水管道。汉城等地还兴建起了公园、剧场等基础设施。在日俄战争前汉城的电气化和现代化已初步完成。1898年大韩帝国设置量地衙门在美国人的协助下丈量全国土地。1901年10月大韩帝国设立地契衙门,1902年3月又将量地衙门合并入地契衙门中。韩国在推进量田事业的同时根据量田之成果作成“量案”,又根据“量案”对土地所有者发给“地契”。“地契”的立案制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产权制度。同一时期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1899年韩国已建立10间汉城国立小学、6间外语学校、1间医科学校、1间师范学校及62间地方国立小学。1900年韩国设立国家医院广济院。1901年10月高宗李熙下令设立惠民院。这其实是一个负责赈恤救护鳏寡孤独贫穷之人的社会福利机构。1901年12月李熙又下令在汉城设总惠民社、在各郡设分惠民社。韩国从此开始引入近代化的社会福利事业。1902年汉城、仁川、平壤、釜山等地已开通长途电话。这一时期韩国涌现出《独立新闻》、《皇城新闻》、《帝国新闻》、《大韩每日申报》等近代报刊对国民启蒙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熙称帝后的年号是光武。从这个年号可以看出他希望效仿汉光武帝刘秀复兴自己的王朝。因此李熙称帝后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如今朝、韩两国的史料中被称为光武改革。光武改革的重头戏还是在军事领域。毕竟其它任何改革成果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早在1896年高宗李熙就派遣特使前往俄国签署秘密协议取得军事援助。李熙计划用3年时间使韩国新式军队的士兵和军官达到4万人的规模。韩国聘用经验丰富的俄国军事教官建设新式部队,又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学校和兵工厂。到1900年韩国新式军队已达3万人。

1903年3月15日皇帝李熙下诏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整个改革期间军事支出连续几年都占据了韩国财政支出的40%以上。经过这样一番改革后李熙君臣竟野心勃勃想要对外扩张。李熙深知以大韩帝国的实力远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再看家门口的中国和日本似乎也不怎么好惹。综合对比起来似乎中国比日本更好拿捏一些。毕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早已将自己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1900年中国又遭遇了八国联军的侵犯。这让李熙君臣看到了可以趁机下手的机会。

长期以来朝鲜就对中国辽东地区怀有野心。当年李氏朝鲜的开国之君李成桂本来作为高丽王朝的将领被派出去征伐辽东,可他走到鸭绿江边就突然回师返京架空了高丽王朝的军政系统。此后朝鲜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不敢公开表露对辽东的野心,但在朝鲜君臣潜意识中仍始终不曾忘记过辽东。李成桂、李芳远、李裪等李氏朝鲜王朝早期几位国王都曾通过蚕食女真部落的领地向辽东扩张。如今中、朝两国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的版图格局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尽管李氏朝鲜蚕食了部分辽东女真部族的土地,然而辽东的主体部分仍始终保留着中国境内。

19世纪李氏朝鲜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日渐衰落。从这时起不断有朝鲜人为躲避天灾人祸越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这些人成了日后中国朝鲜族的祖先。1900年后大韩帝国不断向中国清政府提出要把边境上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划归大韩帝国。1903年大韩帝国在沙俄的支持下派兵越过边境骚扰侵占中国的地盘,到了1904年更是派出6000人的部队入侵辽东地区。可这些由俄国教官培训出来的新式韩军几个回合下来却被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即使这时的清王朝已行将就木,但教训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大韩帝国还是绰绰有余。

这一仗也让世界看清了大韩帝国的外强中干。合着李熙称帝后搞了那么多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结果就这样啊。此时韩国也没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试错寻找正确方向的时间了。甲午战争后清朝势力退出朝鲜半岛,取而代之的是日、俄两国加紧在半岛扩张势力。高宗李熙他抓住日、俄势均力敌彼此牵制的机会开展改革试图富国强兵,但只要日、俄势均力敌彼此牵制的微妙平衡一旦被打破对韩国而言就是灭顶之灾。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战后俄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至此大韩帝国已失去所有能与日本博弈周旋的筹码。

1910年日本终于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了朝鲜半岛。1897年李熙改朝鲜国号为“大韩帝国”时应当是想振作一番的。在过去的数千年间朝鲜半岛国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1897年诞生的这个“大韩帝国”是半岛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帝国。这个“帝国”曾开展了一场旨在实现富强的改革,但改国号称帝仅仅13年后“大韩帝国”就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大韩帝国”从立国到亡国短短13年的历史让如今的朝鲜人、韩国人唏嘘不已。尽管大韩帝国早已成为过往云烟,然而它在韩国人心中的地位却历久弥新。

在韩国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以大韩帝国为背景的剧情:从华丽的宫廷斗争到壮烈的抗日故事乃至平行世界中虚构的大韩帝国强大形象。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韩国人对那个时代的好奇与幻想,更深层次地激发了他们对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共鸣与自豪。大韩帝国的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毕竟象征着那个年代韩国人追求现代化与国际地位提升的初心。当时亚洲各国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民族危机时都曾有过救亡图存的努力:日本有明治维新、中国有洋务运动。大韩帝国的光武改革同样是朝鲜半岛近代史上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

如今韩国在经济、科技、娱乐、体育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却又在政治上受到美国的高度控制。这让韩国人形成了一种自卑与自大交织混杂的国民情绪。回望这个国家的历史几乎乏善可陈。韩国为了塑造民族自信只好采用虚构历史的方法进行自我吹嘘。现在的韩国人往往会幻想如果当年大韩帝国的改革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取得了成功会不会成为又一个亚洲列强呢?有时他们甚至分不清这种幻想与历史现实的区别。这就是今天的韩国人为何会对只存在了13年的大韩帝国念念不忘的原因。

0 阅读:58

鸿鹄之志从国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