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刚走完长征的毛主席相貌,美国人拍摄,满脸憔悴,瘦到脱相

琦琦评过 2025-03-26 04:02:49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万里长征的成功不仅是向世人证明了红军的能力也是向敌人展现了红军的坚毅,不仅如此,万里长征也将每个红军的心性进行了磨砺,这条路走得虽然艰难,但绝对值得。

毛主席在万里长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明确了行军途径还在长征途中对政治思想进行了明确,这才让红军在结束长征之后能够准确找到未来行走的方针。

然而长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轻松,出发前三十万人的大军队在陕北会师时仅剩下了25000余人,除此外过草地、爬雪山等每一件都是困难重重,伟人们经过长征洗礼后的照片你见过吗?

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在结束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拍摄的,此时每个人身上都是衣衫褴褛,神情也显得十分疲惫,被敌军不断地围追堵截,然后再冲破防线,长此以往,每个人的身形都非常消瘦。

从主席身上衬衣上的褶皱也不难看出,出发前还能撑起来的衣服,此时已经显得有些宽大,不过尽管长征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主席的目光中依旧透着那份坚毅。

长征进行了一年的时间,跨越了十余省,总共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当中共中央与红一军主力部队抵达陕北之后毛主席曾就说过“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

1934年10月,也是长征开始的前夕,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了能够顺利摆脱国民党的包围,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为了能够将主力部队顺利转移,中央不得不退出原本的根据地,进行长征,而在长征的途中他们也并不是一味的躲避包围,反而是在面对敌军时依旧正面迎战。

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团,然而红军也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营级以上的干部牺牲人数就达到了430余人,并且他们平均的年龄都还不到30岁。

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600多次,攻占了700多座县城,而中央红军在攻占县城时都有一个不成文但必须遵守的规定,那就是决不允许将枪支对准百姓,绝不允许伤及无辜百姓。

你能想象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穿的鞋子吗?不仅单薄还出现了破损,过雪山时,面对冰天雪地的侵袭也只能穿着这双鞋艰难行进。

不仅如此,那时候并没有专业的防滑设备,为了避免在雪山上打滑掉进冰缝中,红军只能将防滑钉固定在鞋底。

虽说这样穿起来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但因为底子比较薄,所以穿着是非常硌脚的,而在过草地的时候,这种鞋因为鞋底比较平,很容易被沼泽浸湿。

而浸湿以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因为那时候连吃食都困难,哪里还能找到另外的新鞋呢,有时候饿极了,为了保命,鞋子、皮带等都是会被当成食物吃下去的。

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在抵达延安之后拍摄的,那时候才刚刚经历了长征,两人的面容都十分消瘦。

虽说毛主席看起来十分高大,但是从衣服上的宽大依旧能够感受到长征的苦楚,并且此时的贺子珍看着是面带笑容,实际上身体却是非常羸弱的。

这也主要是因为在长征的路途中贺子珍为了掩护伤员转移不幸受了伤,那时候又不能停下来等待身体慢慢恢复,因此就落下了病疾,在拍摄这张照片后不久,贺子珍也不得不前往苏联治疗伤病。

“四渡赤水”对于长征中的红军来说堪称“奇迹”般的战役,红一军的总人数仅仅只有三万人左右,而国民党集结的围剿军队人数高达40万。

并且全都是重兵,持有重型武器,这一战对于红军来说胜算是非常小的,但是就仅靠着三万人,红军不仅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还成功拿下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而在这场战役中毛主席是功不可没的,他临危不乱指挥着红军穿插进敌军重兵之间,在不断移动中与敌军拉开优势,歼灭大量敌人,将被动变成了主动。

面对看似不可能突破的困境,毛主席丝毫不惧,他的坚毅精神也传递到了军中,每位红军都听从指挥,一起攻克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张照片充满了悲情,照片中站在毛主席身边的三名士兵都是他收留的孤儿,从小就跟随在红军身边,一直带着他们长大,后来也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员。

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十分多舛,为了保护毛主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中最先牺牲的就是吴光荣,在拍摄这张照片后不久就牺牲了,这也成为了他与毛主席为数不多的合影之一。

在长征的途中戴田荣也牺牲了,剩下的一位陈昌奉从1930年到1936年期间都一直担任主席的警卫员,保护着毛主席顺利抵达陕北。

在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了上校军衔,后来又再次提升成为了大校,他也是开国大校之一,除了照片中这三位以外,还有一位名叫胡昌保,也是一位甘愿豁出性命保护毛主席的勇敢战士。

这是主席与周总理在长征结束以后一起拍摄的,此时两人的神情都有些疲惫,不过目光却十分坚毅。

在周总理的众多照片中都是保持着非常优雅的模样,很少像这张照片中这般透着疲惫,并且胡子也空打理。

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在长征出发前拍摄的,虽然此时也比较清瘦,但是脸上轮廓却还十分清晰,看上去也没有疲惫的感觉。

在不少照片中毛主席的神情都非常坚毅,作为领导者,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位士兵,没有跨不过的坎儿,只有不坚定的心。

这张照片就是在结束长征以后拍摄的,此时的主席站在陕北窑洞前,身形看上去远没有出发前那般高大,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瘦削。

不仅如此他的衣服看上去也有些脏乱,长征的路途除了条件艰苦以外,更重要的是食物的紧缺,而主席为了能够让更多士兵活下去,经常都是挨饿的状态。

并且那时候主席的压力也非常大,在他身边是数以万计的红军战士,他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他们的生命。

因此在缺衣少食的饥饿下、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主席的身体也开始暴瘦,好在最后他们都坚持了下来,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的长征之路成为了红军战士们的传奇篇章。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出发,刚开始就要突破四道封锁线,损失惨重的同时主力部队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在同年11月就再次经历了一场恶战,此次战役被称为湘江战役”,这也是红军征途中最惨烈的一战,到了1935年1月红军在政治层面上就迎来了重大的突破。

“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确定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这张照片就是在那时候拍摄的,因为长征初期受创严重,因此中央不得不明确主要领导者。

因此就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此次会议,在会议开始前每个人都要选择支持的那一方,这张照片中的人就是当时支持毛主席的红军将领们。

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聂荣臻、邓小平、罗瑞卿、程子华等等,时至今日依旧能够证明他们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毛主席就是中国伟大的领袖。

长征出发前,朱德主要负责红一军,由他们先行北上,后来红一军与红四军会师以后,朱德又前往了红四军。

而作为红军三大主力,还有一支红二军,当时王震上将就在其中,红二军的规模比较复杂, 主要是由红二和红六两个军团组建在一起的。

那时王震在红六军团,关向应政委在红二军团,两人一起带领着红二军向陕北进发,这张照片就是王震、关向应与朱德在陕北三军会是后所拍摄的。

这张照片就是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个人照,他在长征途中的事迹也是令人钦佩,那时他带领着骑兵师翻阅雪山,为了避免前方未知的危险,因此派遣了侦察兵李苗学前去侦查。

奈何不幸被独臂王桑坦巴布给俘虏了,李苗学面对这样的困境非但没有害怕,还给独臂王不断输送着红军的好,希望他能够放红军过山。

只是当他得知许世友是少林高手时,就当即决定用打擂台的方式来决定红军是否能够顺利过山,如果许世友赢了,那独臂王就会送红军过山,如若输了骑兵师就不能通过。

许世友先是以一敌四,将独臂王的四个手下都打倒以后又开始对战独臂王,凭借自己毕生所学加上心中必须要带领骑兵师过山的信念,许世友最终赢下了这次擂台战,骑兵师也得以顺利经过雪山。

在1936年长征胜利以后,朱德与毛主席坐在一起休息,记者拍下了这张合影,两人的情谊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长征途中无论充斥着多少艰难险阻,朱德也坚定的选择相信毛主席。

毛主席即便实在苦寒的日子里也依旧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突破层层包围,为了中国备受压迫的同胞,即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坚定的完成心中信念。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艰辛的,主席是伟大的,如今人民安乐、国运昌盛繁荣,五星红旗不仅飘扬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有我国国旗的身影,连曾经无法涉足的太空,如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因为有他们的努力,祖国才能万事太平,人民才能在祖国的庇护下安稳生活,他们开创了盛世,我们则要承袭先辈的遗志,让中国变得更加强盛与繁荣!

1 阅读: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