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48岁的周总理太帅了,带着邓大姐赏花,多么浪漫温馨啊

琦琦评过 2025-04-22 03:44:14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如果要在革命夫妻中做一个评选,那么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绝对榜上有名,他们二人的婚姻生活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值得大众学习的榜样。

在革命中相识,尽管一生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真的做到了将全中国的孩子都看做是自己的子女,用热烈又纯粹的爱去呵护他们。

两人的感情看似相敬如宾,实际上却如胶似漆,周总理身为国家总理却总是会以学习的心态与邓颖超交谈,这样的爱情你羡慕吗?

周恩来的爱情是浪漫的,他曾亲笔写下“望你珍摄,吻你万千”,而邓颖超在这段感情中也同样怀揣着真挚的情感,一句“还吻你万千”,不仅诉说了对总理的情感也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常用书信去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在大众看来周总理是一个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却难以想象这样直爽又简单的人会用“肉麻”的话语去与爱人对话。

而邓颖超在我们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都在为女性权益而奋斗,为我们开辟了平等自主的先河。

可也正是这样一位对待工作从不喊苦喊累的女性却在爱人面前表现出了自己难得的“柔情”,两人的书信就仿佛是对彼此的爱情宣言,也是给大众树立的标杆。

字字句句都是想你与爱意却并没有粗俗的话语,用一种“老夫老妻”的对答模式展现出“新婚夫妻”的如胶似漆。

周总理曾在书信中“控诉”,他表示邓颖超的来信太过“官方”,并没有在信中表示对他的思念,而邓颖超的回复却带着一丝“俏皮”。

她回应称总理是大忙人,没有空去想自己,不仅回应了总理的话也表示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或许在现如今来说大众会直接表示“我想你”、“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可总理却没有。

他用反问和比喻的方式去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他将自己看做是“忙人”,将邓颖超比喻成“闲人”,在信中他直言“闲人怎知忙人有多想闲人呢”?

这样简单的话语却承载了两人的思念,虽然没有浪漫直接的话语可却能让人在平淡中去感受对方汹涌热烈的爱。

真正的爱是平等且自由的,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工作也十分繁忙,可尽管如此他也从未要求邓颖超一定要在家照顾家庭。

也从未在爱人面前“哭诉”自己的辛劳,工作尽管劳累,可他却懂得尊重与爱护,他支持邓颖超的决定,也尊重她的工作与选择。

美好的爱情总能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朝着更加幸福的方向迈进,周总理在工作中越来越出色,邓颖超也不差,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女性得到了解放,让她们明白女性的力量并不输给男子。

不仅如此在曾经封建的时期,女性的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尤其是在婚后,女性需要遵守“三从四德”,可男性“三妻四妾”却很正常。

不仅如此女性一旦步入婚姻,想要离婚也非常不易,在旧社会甚至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这也导致不少女性在婚姻中一直处于下风,甚至失去了能够自主选择未来的权利。

而邓颖超却解决了这一世纪问题,她与众多优秀女性一起努力,带领着新中国的女性走向幸福与平等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婚姻法》就是由邓颖超起草拟定的,这也是初步形成了男女平等的婚姻关系,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开辟了中国婚姻平等的先河,也是让更多女性看到了希望。

随着现如今婚姻法的逐渐完善,邓颖超的价值也在不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众几乎都投入进了生产和建设中,可她却依然牢记着女性的命运。

在她的带领下女性才能得以冲破枷锁,去迎接崭新的未来,在人生路上找到自己原本就应该得到的权益与地位,体现自身的价值。

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感情就像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她明白总理的艰辛,总理自然也体会她的不易,不仅如此,在他们二人发生的故事中也能感受到两人对彼此的绝对信任。

在长征即将展开之前,邓颖超因为患有肺结核,因此与周恩来商量,本想着不去拖大部队的后腿,自己就留在后方继续工作。

不过在得知此事以后的总理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对邓颖超说,长征是组织的决定,并不是个人能够决定或者改变的。

如果说放在现在一定会有不少人觉得周总理是不关心邓颖超的身体,然而在那时来说两个都同是革命者,身为共产党的一员,服从命令就是对党的忠诚。

周总理如此说既是希望邓颖超能够坚持,日后不落人话柄,更重要的也是他相信邓颖超的为人以及对党组织的拥护。

而邓颖超的决定也让周总理看到她的确是一个非常刚毅的女子,她在听到周总理的话之后毫不犹豫的就决定参加长征,即便带病也绝不退缩。

邓颖超在长征途中也展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力和作为革命者的高度思想觉悟,长征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更何况那时邓颖超的身体健康也面临着挑战。

在高强度的行走下,邓颖超不慎掉队,为了不影响队伍的行进速度她并没有选择让部队去等她,而是自己在后面缓慢跟随。

也正因如此,邓颖超后来不慎掉进了草地的泥潭中,也只能在其中等待后面行进部队经过时将她救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稳定力,面对生命的威胁,挣扎和恐惧才是正常的反应,可邓颖超却出奇的镇定。

她深知在泥潭中动得越厉害只会加速自己下沉,虽然不知后续部队何时能够赶到,可她也依然平静的选择等待。

或许此时对于邓颖超来说,生死都不怕又怎么会担忧一个小小的肺结核呢,她的坚毅与对革命绝对忠诚的态度是她能够与周总理走到一起的原因。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甘愿为革命付出生命的伟人,值得世人永远铭记,他们的爱情在炮火中悄然生根发芽,最后落地开花,绽放出最美好的爱情花。

或许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如此爱慕对方,感情也十分甜蜜温馨,可两人就是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呢?

实际上这也是两人为革命所付出的努力,邓颖超一生经历了两次孕育却都因革命而告终,她的第一次怀孕时间是在1925年10月。

此时邓颖超和周总理刚新婚不久,两人感情生活也非常好,因此没过多久邓颖超就怀孕了,可这时正值大革命的关键时期,邓颖超为了不影响工作,只能选择流产。

虽说作为母亲感受着新的生命在自己身体中慢慢流逝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可她却深知只有革命成功,自己的孩子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中国成千上万的孩子才能拥有新的未来,为此即便内心再不舍邓颖超也做出了选择,不得不说邓颖超的这个决定是煎熬又悲痛的。

初次流产后对她的身体就造成了损伤,虽说在1927年她再次怀孕,可这一次孩子也并没能顺利长大。

此时因为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开始大肆抓捕和杀戮共产党员,邓颖超也不得不开始逃亡和转移。

可是撤离的路上总是充满了许多未知,还未稳定的邓颖超也在多次转移和惊吓中难产,第二个孩子诞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两次孕育两次都没能将孩子留住,这对邓颖超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同时邓颖超的身体也被拖垮了,永远都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好在她与周总理的感情并不需要孩子来加固,两个高度契合的灵魂,就是对婚姻最好的加持剂。

因此哪怕两人结婚多年都一直保持着甜蜜又温馨的夫妻关系,这张照片就是周总理带着邓颖超一起赏花的场景。

此时周总理已经48岁了,穿着西装,看上去沉稳又成熟,邓颖超在他身边也非常知性优雅,虽说身上旗袍的样式简单,却也彰显出了邓颖超的慈爱。

两人坐在花丛中看上去非常和谐,他们一起欣赏着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不过尽管身后就是盛放的花朵,可目光却依然会被两个本就闪耀的人所吸引。

两人一生没有子女,但众多革命后人却都是他们的“子女”,其中周保章就是如此,邓颖超对他的关怀从小带大都不曾间断。

工作学习、感情状态都是展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如此,在不少革命子女前往苏联学习期间,周总理也曾多次前去探望,给他们带去家的温暖。

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感情就是大众步入婚姻的榜样与标杆,现如今不少人都开始追求极致的浪漫和轰轰烈烈的感情,但是却忽略了感情最初的模样就是纯粹又真挚。

两个彼此爱慕的心相互靠近,在生活中彼此相辅相成,在工作中成为对方前行的目标,引领着对方迈向更加耀眼、崭新的生活。

回看邓颖超和周总理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感情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无论在何时,都不要忘记“爱人如养花”,爱一个人要投入时间和责任,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经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