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砖国家峰会召开在即,俄罗斯准备在东方经济论坛的框架下,与中国、印度、老挝和蒙古国举行商业对话,并召开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国家会议,通过对这些对话参与国的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俄罗斯方面又一次为中印重开对话大门牵线,那么俄罗斯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普京主动发力又是怎么盘算的呢?

普京对中俄印结成铁三角主动发力
从宏观战略上来看,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层面展开了一系列制裁、围堵和遏制。俄罗斯在整个国际上陷入相对孤立的状态,而对俄罗斯表示支持,或是在乌克兰危机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大都为全球南方国家。尽管在全球民主的大趋势下,争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尤为关键,但这些国家经济体量较小,产业体系处于中低端水平,有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还与俄罗斯类似,使得俄罗斯与这些国家发展合作的空间很小。
然而,《孙子兵法》当中强调,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乌克兰战场目前已经进入僵化状态,双方都已经进入消耗期,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体量,即便是准备了一定的战争经费,也很难完全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撑完这场仗,而且战争越打到后期,俄罗斯经济暴露的短板就越明显。举例来说,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与西方联系较为密切,民航和军用飞机的一些重要零部件对西方的依赖程度是较大的,西方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和围堵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战争的消耗,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和维修开始出现问题,最后甚至不得不从伊朗进口无人机。

俄罗斯很难完全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撑完这场仗
放眼整个世界,能解决俄罗斯燃眉之急的也只有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都是能源消耗大国,自身资源储量相对来说就难以自给自足,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市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正是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市场稳定了俄罗斯的经济。而且,中国又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对俄罗斯的经济短板也有不错的弥补作用。
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三方合作能够进一步拓展,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原材料,中国承担制造业中心,中印两国共同形成大市场,再加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与合作,俄罗斯也是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不同于美欧的生产体系的。历史上,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后,就建立起过一个独立于西方的地区生产体系,还曾因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在全世界引起了不错的积极反响。

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后,就建立过独立于西方的地区生产体系
当前,如果能够重新建立一个类似的体系,不仅可以解俄罗斯的燃眉之急,对于未来的全球格局塑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如果只有中俄两国参与,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在新的产业体系当中,俄罗斯的话语权将远远不如中国,然而如果印度也能加入,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一来,印度与俄罗斯历史上的关系始终不错,俄罗斯彼得大帝将南下印度洋视为终极目标,俄罗斯对印度的重视程度始终不低。印度方面又始终想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冷战时期印俄双方甚至一度签订了同盟条约。时至今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依旧热度不减。但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却不尽人意,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可以做中印两国的“调停人”,可以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俄罗斯可以做中印两国的“调停人”
二来,中俄印三国要是想搞合作,以中印两国目前的政治互信程度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俄罗斯方面需要尽可能地为中印两国创造条件,中印两国实现关系稳定,中俄印之间的合作才能进一步向前推进。而金砖国家峰会正好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一方面,中印两国将在约翰内斯堡参加南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预计将会举行单独的双边会晤,这对两国关系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印两国也都意识到尽快解决边境争端问题,是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双方的军事和外交人员正在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目前两国军队已经开始在边境地区脱离接触,为对话解决争端问题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拉着中印两国搞共同会晤是趁热打铁,只要力度合适,未来有可能会打造中俄印铁三角,以此应对西方的挑战。由此可见,普京不动则已,一出手就抓住了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