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问牛
丞相,辅佐君王、掌管国事、总领百官。但自秦到西汉哀帝后,这一官职就不叫“丞相”,改丞相为大司徒了。到了200多年后东汉献帝时,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三国后,魏晋南北朝除东晋初及北朝还零星地设官职叫“丞相”外,都没有再设。后来的隋朝没有,唐宋没有,元明清没有。说官职叫“丞相”的,基本是冒牌货。有朋友说了,电视剧开门见山:《宰相刘罗锅》!难道电视剧搞欺诈?难道电视剧贻笑大方(上一节刚讲过)?答曰:“Yes!”又有朋友问了,后来说“丞相”叫“冒牌货”也可,但不叫“丞相”,叫什么?应该说,仆射了、宰相了、中书令了、内阁大学士了,总理了,与“丞相”职责基本差不离。
闲言少叙。今天,本诗叔和列位说一个与百分百正牌、如假包换的丞相——和丞相相关的典故——问牛。
班固《汉书·丙吉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丙吉是西汉名臣、丞相。有一次,丙吉与几个掾吏、骑吏行走在长安街头,碰上有人在打架斗殴,死伤惨重。
丙吉过时,眼都没看一眼,径直前走,对死者伤者斗殴者不闻不问。其中一掾吏觉着丙吉冷血,也感到奇怪。
丙吉向前走着走着,又碰上一赶牛人,他看见那头牛喘气喘得直吐舌头,马上停下来,派骑吏去问赶牛人,问他赶牛走了几里路。
这个掾吏是一条有正义感的汉子。他见丙吉身为丞相,斗殴死人伤人不问,一头老牛喘了喘气,就赶忙去问,这不是不以人为本吗?他实在忍不过,就义正辞严地指责丙吉:你这样,简直就是本末倒置,不以人为本!

问牛图
丙吉看了一眼跟自己急眼的这个掾吏,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啊!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对不对?”看掾吏点头,他接着说:“我作为丞相,每年检查他们的政绩优劣,看他们称职不称职,能不能够搞地方治安,就比如处理百姓斗殴死人伤人事,对不对?而后上奏皇上或赏或罚。宰相不必亲自办理小事情,不应当过问路上斗殴的事情。但春日未热,牛喘气吐舌,恐季节失调,怕对农事有妨害。作为丞相,我应当总揽全局、调和阴阳,作好预先防备。这,才是我的职责所在。是以问之。”
这个掾吏这才知道丙吉识大体,口服心服。
后因以“问牛”、“再问牛”、“必问牛”、“丞相问牛”、“丙吉牛喘”、“牛喘问”、“问农夫”、“喘牛”等,咏为官关怀民生,或指官吏关心民间疾苦,或咏贤臣施政有方,治绩卓著,或指民间疾苦。
问牛:唐·长孙佐辅《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
再问牛:唐·郑谷《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必问牛:唐·郑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
丞相问牛:唐·罗隐《投永宁相公》:“晋代则司空试剑,汉朝则丞相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