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反复提醒并不是真正的关心,很容易起到破坏的作用。
试想一下,当你决定减肥的的时候,父母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
询问你:“减肥情况怎么样了?你瘦了几斤?你今天跑步了吗?去健身房了吗?”
同时还会催促你:“既然决定了减肥就好好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一遍遍的询问和催促,很容易令人倍感压力。
也许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反复提醒在某些时候,也被认为是“关心式pua”。
表面上是在“为你好”,实际上却是在打压你的自尊,导致你对自己产生怀疑。
在《老友记》中,莫妮卡(Monica)的妈妈就是一个喜欢反复提醒孩子的典型例子。
她在见到莫妮卡时首先建议道:“我觉得你应该开始使用晚霜了。”
之后又用充满关心的语气问道:“你的头发怎么了?”
在接下的整整一天中,她用各种行动和眼神来提醒莫妮卡的头发不对劲。
这些看似友善的提醒和建议,却让莫妮卡整晚都陷入了焦虑不安和自我怀疑中。
在长达十季的《老友记》中,莫妮卡一直深受母亲的影响,她的性格早已被原生家庭所塑造,某部分人格充满焦虑,并且是公认的控制欲强。
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是,这种反复提醒孩子的坏习惯,还会迭代相传。
在姥姥的葬礼上,莫妮卡的母亲提到,自己便是在反复提醒的原生家庭中长大,
她感慨道:“你知道和一个对你事无巨细都喋喋不休的人一起生活是什么滋味呢?”
莫妮卡也同样深受其害,她正在经历着母亲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她可以清楚感受到母亲带来的伤害,却没有办法规避。
电视剧中的故事充满戏剧化的表现形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国式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正在遭受着家长“反复提醒”式的恶意关心。
为什么要反复提醒孩子?
1.对孩子的不信任
其实反复提醒的本质,就是源于对孩子的不信任。
你一次次提醒孩子:“你该减肥了。”
“你在学校要听话,要好好读书。”
“你要去考编,不要忘记了去考试。”
“你年纪已经不小了,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不要让我一遍遍提醒。”
你之所以不断地提醒孩子,就是因为你认为他做不好,他会无法达成目标,导致人生步伐错乱,跟不上节奏。
2.自身控制欲
沈奕斐教授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曾经问嘉宾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最破坏爱的东西是什么吗?”
她的回答是:“当你用自己的正确观念,去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正确思路去做时,是最破坏爱的。”
中国式家长的强控制欲,是亲子沟通的最大鸿沟。
家长试图通过反复提醒,确保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行动。
这些反复提醒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你得听我的。”、“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但是请所有家长记住,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管束,所有孩子都爱自由。
反复提醒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1.失去自主性
过度提醒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他们的生活目标已经被父母规划了,所以天然缺少一些“为自己打算”的目标感。
毕竟从小到大,有父母替自己操心,导致他们缺乏主动思考的动力。
小时候,父母会提醒作业没做完,上学要迟到了,记得带本子去学校,不要忘记了后天要考试……
在父母的一手安排下,他们潜意识认为:“反正爸妈会替我着急,那我懒得考虑那么多了。”
长此以往,他们很容易失去独立自主性。
我有个朋友从小对孩子非常严格,做事喜欢反复提醒。他的孩子也很争气,从小到大学习优异,乖巧听话。
但在高考后,他犯了一个错误——险些错过了报志愿的时间。
他给出的理由是:“反正爸妈会提醒我,我就只管放开了玩,他们会替我安排好一切的。”
他在考试结束后,无视班级群里的消息,一直沉浸在游戏中。而父母因为信息差不清楚报志愿的时间,导致没有及时提醒他报志愿。
虽然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发生,但是也给予我们一个警醒——适当的放手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前行。
2.产生失序的焦虑
在《老友记》中,莫妮卡有很严重的强迫症和控制欲。
当事情脱离预期安排时,她会陷入失序的焦虑中,甚至习惯安排他人的生活。
这种失序的焦虑,来源于她对母亲苛刻挑剔行为所产生的应激情绪模式。
在反复提醒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性将事情按照家长的顺序来进行,一旦脱离计划,就会激发他们的焦虑症,并且产生情绪波动。
更可怕的是,他们因为长期被父母安排和挑剔,导致他们时刻寻求他人的认同。
在人际关系中,无法做到真正的松弛和自然。
面对别人的讨厌,他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呢?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这类孩子永远都在讨好他人,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路上。
如何和孩子相处,是无数家长正在面对的难题。
伊能静曾分享过自己与大儿子哈利的相处点滴,她提到,很多孩子不愿意和成年人进行沟通,是因为成年人常常越界。
也许家长们的人生经验足够丰富,但是他们常常带着“教育者”的姿态。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真的想听他的答案吗?还是想引导他说什么,这样你可以趁机教育他。”比如家长常常说:“你这样是对的吗?”
其实,他们并不在乎孩子的答案,只是想讲道理而已。
事实上,我们对于孩子并没有干涉的权利,我们可以作为家长分享自己的建议,但是并不能强行指导,因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