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历来为大家所传颂,杨老令公不仅自己是一员大将,膝下七个儿子也都是沙场上不可多得的虎将。这虽然是民间传奇故事,但也侧面反映出了古代的军队状态,即武将往往会形成世家。
这一方面因为学武需要自小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阵父子兵”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父亲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儿子经验技巧,也会给儿子提供更多的立功机会。
例如历史上岳飞的儿子岳云、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都是将门虎子。而今天要介绍的共和国一门三将星,他们三位都堪称军中豪杰,不过两位儿子可不是依靠父亲的荫护,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就
开国中将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红安秦罗庄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就过着非常凄苦的日子。他8岁丧父,10岁因为家乡遭遇瘟疫,成了家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孤儿。
然而苦难的生活环境反而打造了他刚毅顽强的性格,秦基伟不仅靠打零工活了下来,还开始心向革命。1927年,年仅13岁的秦基伟就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了儿童团中的一员,并于15岁时正式加入红军。
他在红军中成长,不仅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还磨炼出了过硬的军事素质,爬雪山、过草地,他在红军中的最高职位一度达到了师长。1937年,秦基伟跟随西路军西征,然而这是一次战略失败,红军遭受了几乎全灭的损失。
在重创我军主力后,马家军集结5个团的兵力攻打秦基伟所在的临泽县城,秦基伟此时手下仅有不足300人,而且还面临零下20多度、缺衣少食的困境。
危难情形下,秦基伟没有屈服,而是率领战士们顽强阻击了自身20倍以上的敌人三天三夜,最终成功借助大雪突围,这一战也奠定了他名将的威望。而这段传奇故事后来被拍摄成电视剧《惊沙》于2011年上映。
不过秦基伟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荣耀,当属上甘岭战役。秦基伟为军长指挥的15军是上甘岭的我军主力部队。面对火力逆天的美帝军队,战士们以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爆发出的惊人勇气顽强守住了阵地。
最终在兄弟部队的协助下彻底击退了敌军。可以说15军用鲜血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不再是1840年那样可欺侮的“东亚病夫”了。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1988年担任国防部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实际上已经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军衔了。
秦基伟的长子秦卫江受父亲影响,高考中报考了军校。他刻苦钻研,理论水平很高。2002年成为我军作战部队中第一个军事学硕士。
在担任“御林军”27军军长期间,曾经协助石家庄市政府开展过扫黑除恶行动,解放军战士一出马,自然是将当地黑恶势力吓得屁滚尿流,一扫而空。2012年,秦卫江被授中将军衔。
秦基伟的次子秦天也是一名军人,他从基层干起,在1985年两山轮战时,他已经担任了团长。在战场上他丝毫没有辱没父亲的威名,秦天率领部队荣立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足见他的能力不容小觑。
后来秦天转入武警部队,担任过武警总参谋长、副司令员,2016年被授予中将警衔。值得一提的是,表现秦基伟临泽血战的《惊沙》就是由他担任的编剧。
秦家一门三将,个个都是为国为民流血流汗的英雄豪杰,他们值得得到我们的赞扬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