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讨袁战争的本质,你看懂了吗?

笑看历史风云 2024-10-01 23:35:08

讨袁战争的表象看起来就是蔡锷、李烈钧等人发起的护国运动,而本质却是人民对于君的主专制的憎恨。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面,民心就是不值钱的,但护国战争说明了民心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此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而在当时最厉害的莫过于北洋军阀,而袁世凯就相当于北洋军阀的首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三国时期董卓在西凉军团的背景下可以与十八路诸侯打得难舍难分,但拥有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却在这场战争里面草草下线了。

这其实就是民心,百姓并不希望袁世凯称帝,演变在战场就是不堪一击,这也是袁世凯称帝以后失败的原因。那么问题又来了,人们为什么不希望袁世凯称帝呢?原因就在于人民对于君主制的憎恨,而人们之所以憎恨君主制,就是因为君主制的发展是不合时宜,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尤其辛亥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谁又愿意回到集权时代呢?而这才是本质,人们不是恐惧袁世凯是否当皇帝,而是恐惧集权者的产生,那么集权者的危害有哪些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最推崇的就是汉唐时期,但也是只是矮子里面挑将军而已。因为汉唐的本质就是君主专制,君主再牛逼也无法一个人将整个社稷掌握在手里。于是便有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权力的赋予,比如县令就是权力赋予的结果。我就拿一个家庭来说,兄弟几个对一件事的认知和执行力都是千差万别的,更别说有私心的臣子了。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君主专制越是集中,一个王朝就越腐朽不堪,这也是那些像严嵩、和珅等大蛀虫出现在君主专制后期的原因。

而且一个王朝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就会对君主个人能力要求很严格。但问题是一个王朝除了开国君主以外基本都是庸弱之辈,这其实很正常,不管任何一个家族,能出人才是偶然,大多数是普通人。或许君主制相比于奴隶制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也是汉唐领先世界的原因,甚至被汉朝打废的匈奴依然可以西边称王称霸。但在文艺复兴以后,这种优势便不复存在了,相比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清王朝缺在原地踏步的倒退着。

我们积攒了几千年的优势被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当康乾盛世饿殍遍地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皇帝的盛世还是百姓的盛世。说白了,臣子敬重的不是皇帝的才能,而是他们手里的权力。换句话,你哪怕让一只猴子戴着皇冠,这帮大臣也能将它颂为千古一猴,至于清朝的皇帝是不是很伟大,历史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皇帝高瞻远瞩,大臣殚精竭虑,百姓民不聊生,这就是清朝的末期。他们只有愚昧和自大,换句话说清朝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它们已经从制度落后于西方了,这点从洋务运动就能看出来。西方赚的盆满钵满的黄金企业,在洋务派手里竟然全部亏损。有些东西并不是有钱就行,洋务派完全有能力建造毁灭如当时西门子一样的公司,但他们却没有能力维持这个公司的长久盈利和运行。因此这些被前行绽放的花朵只会在秋天快速凋零,而辛亥革命就不一样了。同样是一个民族,荣氏面粉厂、张裕葡萄酒等一大批走向世界的企业幸运而生。

而在科学方面,矛盾、童第周、詹天佑等人才井喷式发展,文学如矛盾、鲁迅等等,即使女子叶如萧红、林徽因等产生。这是一个民族,不同的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精神面貌,对于百姓而言,即使资本主义的底线也比君主专制的巅峰要好太多了,这也是人们反对袁世凯的原因。因为就连袁世凯手下的士兵都不支持袁世凯称帝,因此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一触即溃,这也是为什么强大的袁世凯会一触即溃的原因。

有人说过一句话:见过市面的鸟儿从来不会向往牢笼的温馨。不管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不管他们实力如何,他们在这一刻都是不堪一击的。或许有杨度这样的阿谀奉承为他们招魂,或许有北洋军阀充当他们的后盾,但民主共和已经走进了他们的内心,这时候再想回到大清朝谁又愿意呢?最终这就会成为一场闹剧,我还是那句话:一个制度如果真的好,那就不会成为过去。而妄图已经那些不合时宜制度开历史倒车的人,都会成为历史的闹剧。

1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