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太空8个月!两位宇航员或丧失重要身体机能,压力给到马斯克

谦语谈书风 2025-02-14 14:19:54

还记得那两位滞留在太空的美国宇航员吗?

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他们已经在太空飘了整整400天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们或许已经丧失了身体重要机能,是否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

如今,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声号令,救援重任落在了马斯克的肩上。

那么,马斯克是什么态度?SpaceX公司又能否成功营救呢?

太空惊魂

2024年6月5日,对于苏妮塔和巴里这两位久经沙场的宇航员来说,本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刻苦训练和各项测试,他们终于获得了登上波音全新研制的“星际客机”的资格。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太空中度过8天的时光,执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任务,并对“星际客机”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与评估。

发射当天,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人头攒动,数万名现场观众齐聚一堂,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巨大的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火焰,缓缓升空,朝着浩瀚的宇宙进发。

站在舷窗前,苏妮塔和巴里兴奋地欢呼雀跃,他们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没多久,意外突然发生了。

首先是推进器传来了异常的震动与噪音,紧接着,氦气系统的警报也响了起来。

苏妮塔和巴里立即按照操作手册,尝试对故障进行排查和远程修复。

但无论他们如何操作,这两个关键系统就是不肯恢复正常。

没有了推进器,飞船就无法按照预定轨道飞行;

没有了氦气系统,飞船内部的温度和压强就难以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形势万分危急,返航计划也彻底泡汤了。

为了避免更大的危险,地面指挥中心果断做出决定,指示苏妮塔和巴里立即前往附近的国际空间站避难。

消息传回地面,许多网友对NASA和波音公司提出了尖锐的质疑:

“你们是怎么对待纳税人的钱的?”

“就这样一艘半成品,也敢拿来做载人飞行?”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NASA的公关部门忙得焦头烂额。

他们一边努力安抚公众的情绪,一边催促波音公司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然而,波音公司这会儿也是骑虎难下。

“星际客机”可是他们的新宠,集合了多项尖端技术,零部件遍布全球各地。

现在,NASA让他们再造一艘备用飞船前去救人,谈何容易?

关键零件从哪里来?技术难题如何攻克?资金从何筹措?

公司上下一筹莫展,只能向NASA表示:“我们真的爱莫能助啊!”

NASA一听这话,当场就傻眼了。

眼看着两位宇航员还在太空中受罪,他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可是,除了波音,他们还能指望谁呢?

无奈之下,NASA的高层们只好厚着脸皮,去求助另一位航天界的“奇才”——马斯克,希望他的SpaceX公司能伸出援手。

身心煎熬

当地面上的争论还在激烈进行时,苏妮塔和巴里已经在太空中煎熬了数月之久。

在这个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微重力环境中,他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原本强健有力的骨骼,如今变得脆弱不堪,仿佛一碰就会断裂。

人体的骨密度每个月都会下降1%到2%。如果不及时补钙,骨质疏松就会悄然而至。

曾经结实的肌肉,也日渐萎缩,变得软弱无力。没有了重力的刺激和负荷,肌肉组织加速流失。

就连日常的行走和站立,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苏妮塔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小腿围度竟然缩水了足足5厘米!

更让他们苦不堪言的,是体液的重新分布。

在地球上,人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流向下肢。

但在太空中,这些液体却不受控制地向上“逆流”,聚集在头部和颈部。

她的心血管功能也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血压升高,心率失常。

而且,由于长期失重,她的前庭系统也出现了紊乱,平衡感和方向感大幅下降。

一个不慎,就可能在舱内撞到设备,甚至导致骨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机能的衰退越来越明显。

疲惫、头晕、恶心……这些太空病的老朋友,几乎每天都会来“拜访”他们。

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提醒着两位宇航员:人类的身体,本就不是为太空环境而设计的。

长时间脱离地球,对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不可逆的。

本以为这场噩梦很快就会结束,可一转眼,8天变成了8周,8周变成了8个月。

两人创下了美国宇航员太空滞留的最长纪录,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地球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对家人的牵挂也越来越深。

然而,回家的路似乎遥遥无期。

总统施压

眼看着两位国家英雄被困太空,从拜登到特朗普,历任美国总统都坐不住了。

特别是特朗普,他刚上台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件事。

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他直接喊话马斯克,一定要想办法把宇航员平安带回来。

事实上,在这场太空救援行动中,NASA的态度可谓是令人失望。

尽管苏妮塔和巴里是美国的国家英雄,但NASA似乎并没有将他们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对于NASA来说,这次事故已经对他们的声誉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

即便最终能够将两位宇航员平安救回,也无法抹去公众对他们能力和责任心的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NASA反而开始精打细算,对救援行动缺乏应有的重视。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其实有过几次将宇航员接回的机会。

一些友好国家的飞船在执行科研任务时,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让苏妮塔和巴里搭乘返航。

但NASA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这些善意,美其名曰“考虑到技术风险和外交影响”。

事实上,NASA真正的顾虑,还是那张昂贵的船票。

在他们眼中,每一次太空飞行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他们的预算早已捉襟见肘。

与其在救援上“挥霍”纳税人的钱,他们宁愿将两位宇航员继续“存放”在太空中,等待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如今,两位宇航员的命运,似乎只能寄托在马斯克和SpaceX身上了。

作为一个敢于挑战不可能的企业家,马斯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

在总统的授意下,他毅然扛起了这个重任,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只为给两位宇航员一个生的希望。

然而,马斯克也清楚,这场救援行动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苏妮塔和巴里在太空中停留了太久,他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退化。

即便SpaceX的飞船能够顺利将他们接回,他们能否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但马斯克明白,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太空救援了。

它关乎两位宇航员的生命,关乎美国的尊严,也关乎全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梦想和追求。

作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家,马斯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背负起这个重任。

在SpaceX团队的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救援飞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计划3月19日将他们接回来。

尽管前路布满荆棘,但所有人都在用百倍的决心和毅力,去争取这个渺茫的希望。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肩负的不仅是两个宇航员的生命,更是美国乃至全人类的尊严和未来。

结语

此刻,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翘首以盼,期待着那艘承载希望的飞船,能够冲破重重阻碍,将两位英雄平安带回蓝色的家园。这场太空救援行动,不仅是对美国航天技术和应急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性、勇气和探索精神的一次检验。

【参考资料】

1.湖南日报-2025.02.08-《滞留太空8个月“状况良好”?美宇航员或于3月中旬返回》

2.江南都市报-2025.02.08-《滞留太空8个月,美宇航员或于3月19日左右返回》

3.济宁新闻-2024.11.15-《美滞留太空女宇航员被曝瘦成锥子脸,本人回应:只是体液转移,目前身体机能正常》

4.译言网-2025.02.01-《59岁滞留女宇航员承认,已丧失重要身体机能,“压力给到马斯克”》

5.光明网-2025.01.29-《2名美宇航员已滞留太空大半年 特朗普给马斯克下令:去接回来》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