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忠公楹联,精妙绝伦

零零看文化 2025-03-21 13:08:57

图片来自澄庐艺术馆

这副对联由林则徐书写,红笺墨字,尽显古朴典雅。从书法风格来看,林则徐的书法笔力雄健,端庄中见灵动,正如这副对联,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透露出一种凛然正气,与他本人刚正不阿的性格相契合。

从内容上,上联“绩炳金符勋铭铁券”,引经据典,“金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象征权力;“铁券”即丹书铁券,是皇帝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此句意在赞扬功绩辉煌,可铭刻于象征荣耀的金符与铁券之上,彰显其赫赫战功与卓越功勋。

下联“书探石室象绘云台” ,“石室”常指古代收藏图书档案之处,这里表示对知识的探寻与追求;“云台”则是东汉明帝为纪念功臣,将他们的画像绘于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此句表明不仅有文治之功,在学识探索上也颇有建树,其功绩和形象可与云台之上的功臣相媲美。

结合林则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虎门销烟彰显其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这副对联既是对他人功绩学识的赞颂,也隐隐体现出林则徐自身心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对知识和正义的尊崇,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刚正威严的精神力量。

图片来自澄庐艺术馆

这副对联为林则徐所书,从书法上看,其笔势流畅自然,笔画粗细变化得当,既有行书的灵动,又不失楷书的端庄,尽显深厚的书法功底,正如林则徐本人刚柔并济的行事风格。

内容上,“静坐读书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上联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读书情境。静坐读书,能在半日时光中沉浸于知识的世界,享受内心的宁静,这与林则徐重视学识修养相契合,他一生好学,不断探索救国之策。

下联化用唐代诗人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之意,强调清风明月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致无需金钱购买,可自由享受。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更传达出一种超脱物欲的心境。

林则徐所处的时代,清朝官场腐败,列强觊觎。在这样的背景下,此联反映出他在动荡的时局中,仍坚守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诱惑,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精神追求。

图片来自澄庐艺术馆

在书法艺术里,林则徐这副 “聆古一言如千日酿,摊书万卷笑百城封” 对联别具一格。其书法,笔法灵动,笔画变化精妙,结构和谐,尽显大气与灵动之美,恰似他的刚正睿智。

上联赞古人智慧如佳酿,越品越醇,如《道德经》的 “上善若水” ,短短数字,蕴含至理。下联用 “百城封” 典故,表达对知识的热爱远超权势财富。当下信息繁杂,我们应学林则徐,以书为友,在知识中寻宁静,不为物欲所惑 。

图片来自澄庐艺术馆

林则徐这副对联 “烟树远浮春缥缈,风船解与月徘徊” 极具韵味。书法上,笔力雄健,运笔流畅,结构严谨又灵动,尽显其深厚功底与不凡气质。

内容中,上联绘出烟雾树木间朦胧春景,如王维诗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的悠远空灵。下联赋予风船情感,与月徘徊,营造静谧浪漫氛围,恰似李白 “举杯邀明月” 的情感寄托。

此联是艺术与情感的融合,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自然之美,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宁静 。

0 阅读:61

零零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